第一百零八章 孫子和老子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1-01-01 23:28      字數:1267
  等那名親兵送來熱茶和茶盞後,諸葛老大揮揮手讓那名親兵站到帳門處守衛,我便知機拿過茶壺和茶盞,為諸葛老大斟好茶,靜候諸葛老大發話了。

  諸葛老大喝了一盞茶,緩了一緩,就對我發問道:“聽興國所言,幼常近來苦讀《孫子兵法》,不知可有何進益?”

  來了來了,我就知道,諸葛老大這名師傅並不好應付,還好我最近確是對《孫子兵法》有了一些心得,且不論正確與否,姑且先向諸葛老大訴說吧,就算理解有所偏差,也正好讓諸葛老大指點一二啊。

  於是我就回答道:“弟子最近重讀《孫子兵法》,有了一些新的見解,發覺與老子於《道德經》所言可互為印證,弟子不知道自己所見是否正確,正好讓老師指正。”

  “哦,兵家之言,殺伐果決,道家則崇尚無為,兵家聖典《孫子兵法》所載之言竟可與道家始祖老子所言互為印證,此事還是首次聽聞,幼常且詳言,為師自當為汝一一分辨。”

  “諾。弟子近日重讀《孫子兵法》,其中《謀攻篇》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乃是言說了解敵方也了解自己,每一次戰鬥都不會失敗;不了解對方但了解自己,勝負之機各占一半;既不了解對方又不了解自己,每戰必敗。

  但是此段話對如何做到‘知己知彼’,並沒有明言,而老子《道德經》中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說的乃是能夠了解他人的人是智慧的,能夠了解自己的人是清明的。

  於是弟子頓時明白,‘知彼’乃是了解他人,靠的是智慧,而‘知己’乃是了解自己,靠的是清明,具體而言,智慧乃是經驗與天賦,清明乃是清醒的意誌和中正的態度。

  故此,弟子又有所領悟,智慧難得,清明可求,智慧此事,並非人人可有,而清明之心,卻是隻要自己願意,就可以做到的,是故《孫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之人鮮有,而‘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之人卻是可期可求。

  一個人,隻要願意正麵自己的缺點,可以狠下心批判自己的種種不當行為,清醒地知道自己有何不足,那麽應該就算是‘知己’了。

  何況戰陣爭鬥,有三分勝算自可施為,而做到‘知己’,就有了一半勝機,如能做到每時每刻都能‘知己’,此應當算是良將了。

  若能依此方法,為吾大漢造就一些良將,豈不是對將來討伐曹魏大大有利,此便是弟子近日所思所得,還望老師指正。”

  諸葛老大聽完我的一番說話,並沒有說話,而是沉吟不語,約莫過了一刻鍾左右,諸葛老大才慢慢說道:“幼常此論,甚是新穎,發前人之未想,然為師細細思之,亦確是此理,隻是孫子亦於《孫子兵法》內明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是故為師亦不能單憑汝之說詞,便輕易以此為練兵之道,當徐徐試之,若確實有效,為師自會稟明陛下,於軍中推廣,並為汝表功。”

  “老師,弟子隻是一時有感,大膽推想而得此法,老師若能推廣證實此法,已是對弟子愛護有加,亦是對弟子的讚賞,弟子又何敢言功。”

  “嗯,幼常之謙遜,還是一如既往,既是如此,為師亦暫且不言此事之功,待尋機證實幼常此法是否確實可行,屆時再言此功便是。”

  “弟子自當一切聽從老師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