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六章 厚積薄發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0-10-17 23:49      字數:1433
  薑維在此次涼州之役中的表現,使我不由自主聯想到被譽為“日本戰國第一兵”的真田幸村所在的真田家。

  真田家曆代都紮根在信濃地方的家族領地,經過多年的經營,在領地附近及整個信濃地方編織出一張密密麻麻的人脈網,連自家領地也被稱為“真田鄉”。

  而真田家曆代經營的成果,就在真田幸隆和真田昌幸父子兩代人手中得到了充分利用,父子兩人都是憑著曆代經營積累下來的親朋故舊,牢牢控製著真田鄉,進而影響著信濃整個地方大部分豪族的動向。

  真田幸隆和真田昌幸父子通過這種手段,曆年來分別影響著武田家與村上家、武田家與上杉家、德川家與北條家、北條家與上杉家等多次圍繞著信濃地方展開的戰爭。

  真田幸隆憑借著自家在信濃的影響力,在武田家的信濃攻略中屢立戰功,成為了武田家重臣中的重臣,在日本戰國史上被稱為“攻彈正”。

  真田幸隆的兒子真田昌幸,繼承了父親在信濃地方的影響力,繼續把控著真田鄉和信濃地方的走向,所以能在神川合戰中,固守上田城,以微弱兵力擊敗了德川家鳥居元忠所率的數倍於己的敵軍,是日本曆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謀略家,也是戰國時期得享盛名的智將,更得到了以一介下仆之身進而取得日本全國的太閣豐臣秀吉的讚譽。

  而真田幸村在祖父、父親的餘蔭和培養下,小小年紀已是不凡,為質上杉家時深得上杉景勝喜愛,對其恩遇有加。

  後來作為人質被送到豐臣家的大阪城中,更是得到太閣豐臣秀吉的異常器重,不但授予其從五位上左衛門佐的官位,還賜豐臣姓給真田幸村,讓其擔任近侍,最後真田幸村還娶了大穀吉繼的女兒安歧。

  由此,真田幸村除了本命真田信繁外,又多了一個名字豐臣信繁,可謂與豐臣家結下了不解的因緣,因此才有了真田幸村前後兩次的“大阪之陣”,成為了日本“三大末代悲劇英雄”之一,與源義經齊名,後世書籍、動漫對其謳歌不斷。

  真田家祖、父、孫三代,俱在日本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看似是遽然輝煌,但究其原因,皆在於真田家曆代在信濃地方,尤其在真田鄉埋下的根基,真可謂是“厚積薄發”的經典案例了。

  反觀薑維在此次涼州一役中的作為,看似簡單平易,卻是薑冏、薑維兩父子在涼州經營數十年的成果,如果沒有數十年刷出來的人脈,換個人來,如何在短短數日內取得涼州豪族的信任和配合,進而促使他們反魏歸漢。

  果然歌曲《真心英雄》裏那句“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的歌詞,一點也沒有唱錯,薑維如此簡單大膽的舉動,是基於對涼州豪族的了解和對自己在涼州所建立人脈的信任而作出的,而薑維的表現,也充分證明了諸葛老大對他的看重是沒有錯的。

  而涼州豪族們的舉動,雖然看著有點倉促和貿然,但分析其舉動的背後,除了對現今涼州形勢的判斷外,也應該是包含有個人感情因素的。

  試想想,涼州由於一向貧瘠,涼州之人也少有人得授高官,故自東漢建立以來,朝廷之上“放棄涼州”的說法屢有所聞。

  而《孟子》裏的“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一語,用於朝廷與地方的關係亦可以。

  試問朝廷屢有“棄涼”之議,那麽涼州地方的人又會如何看待朝廷呢?

  如今自己涼州有人深得漢室丞相青睞,一旦漢室興複,則有望位處中樞,影響朝廷之議,自己作為同鄉之人,不但深感同有榮焉,甚至有機會憑同鄉之誼,獲利不少。

  現在有這樣的大好機會在自己眼前,作為一個涼州豪族,自然會大肆投資,即使是有人因為膽量或其他原因不投資,也斷斷不會破壞此等機會,隻會樂觀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