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夏侯歸漢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0-10-17 23:49      字數:1416
  於是夏侯楙便向魏延說道:“實言相告予將軍,楙之祖上,乃是漢初夏侯嬰,因追隨漢高祖起兵反秦,屢建戰功,漢高祖建朝稱帝後,感念其功,封祖上為汝陰侯。

  因祖上曾經擔任滕令奉車,世亦稱其為‘滕公’,太史公司馬遷所著《史記》中的‘樊酈滕灌列傳’,便是樊噲、酈商、祖上、灌嬰四人之合傳。

  楙每於夜深人靜之時,念及祖上之功業,再思己身之處境,常常不覺淚流,神傷不已。如今長安之形勢,楙已是了然於心,此或是上蒼垂憐於楙,又或是祖上有靈,使楙有機會再續祖上之功業,重顯‘滕公’之名號。

  故楙決意重歸漢臣之列,願助將軍速定長安,未知將軍可願信楙一回?”

  啥?夏侯嬰?好像聽過此號人物,那是自己於茶坊酒肆聽民間之士談論漢高祖劉邦沛縣興兵伐暴秦之時,便有此人,是與書吏蕭何、屠夫樊噲、獄頭曹參、吹鼓手周勃等人一起追隨劉邦反秦的最早一批人,為漢朝鼎立可是立下了不少功勞。

  想不到啊,眼前這個曹魏的駙馬、有名的膏粱子弟竟是那名定漢功臣的子孫後代,而且聽他的意思,似是為了重顯祖上之聲名,甘願拋棄在曹魏的榮華富貴,重歸入漢室之臣的行列,並助自己快速平定長安。

  一向以膏粱子弟麵目示人的夏侯楙,竟然說為了這麽一個有點虛無的理由,舍得放棄在曹魏那邊養尊處辭,讓他幫助自己快速平定長安了。

  不過魏延轉念想了想,其實自己不管相不相信夏侯楙的說辭,隻要夏侯楙落入自己手中,便大有文章可做,甚至可以借其令長安守軍俯首投降。

  想到這裏,魏延便向夏侯楙說道:“不意太守竟是漢室忠臣之後,太守之心,可昭天地,本將自當信之,不知太守有何教吾,使本將速定長安?”

  “此時,營中諸將還不知楙之心思,楙隻需帶將印、虎符、令箭,前往軍營之中,擂鼓聚將,自能令全營守軍棄械休整,屆時將軍便可與營外進軍,輕易俘獲一眾守卒。”

  夏侯楙甫說完,便望了望魏延,發覺魏延一麵狐疑之色,頓時知道自己剛才說話裏麵有問題了,急忙思考一下,發覺問題所在後,便連忙補救道:“隻是此事,恐有不測,還需煩請將軍派五百人協助楙,扮作楙府中親兵,隨楙至營中,若諸將中有不聽號令之人,便助楙將其彈壓。”

  魏延聽了這番言語,才說道:“太守此議甚善,請速回府取將印、虎符、令箭,本將當親率五百人馬,變易旗號、服飾,充作太守之親兵,陪同太守至營中彈壓全軍。”

  夏侯楙雖然聽了魏延這樣說,卻沒有真的回府取東西,隻因他看到魏延目光炯炯盯著自己,如果自己一旦真的邁步走回府中,定必引起魏延疑心,到時當場格殺自己也有可能,不過幸好自己為了不招致多餘的懷疑,早作出了相應的安排。

  隻見夏侯楙往還開著的府門處喊了幾聲,不一會,就有一個人走了出來,張望了一下,便往夏侯楙這邊跑來。

  魏延問道:“此是何人?”

  “乃是楙之親隨,楙之物品,一向由其收拾整理。”說完,夏侯楙便把那名親隨招至身前,向其道:“汝速往吾之書房,取吾之將印、虎符、令箭前來,另速令府中之兵,脫下衣甲,送至門外,吾有大用,還需取吾之旗號來此,汝速速回府處理諸事,勿誤了吾之大事。”

  “諾。”那名親隨應了一聲,便急急忙忙跑回太守府中辦事了。

  魏延看到夏侯楙如此上道,當著自己麵前下令,應該是真的要投降了,便把自己的親兵招來,讓他們準備兩個馬紮,然後便邀請夏侯楙到自己親兵那邊坐著等候了。

  夏侯楙知道自己應該是打消了魏延的初步懷疑,亦沒有推辭,跟著魏延去到魏延所部中,坐在馬紮上,默默等著那名親隨辦事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