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夏侯嬰之後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0-10-17 23:49      字數:1389
  盤算到這裏,夏侯楙心中大定,決意向蜀軍投降了。於是夏侯楙便登上府門附近的哨樓,向門外的“鬼兵”喊道:“門外可是蜀漢之兵,本人乃是長安太守夏侯楙,有事欲與汝等主將相談,望速速通報。”

  夏侯楙雖然立定主意投降,但亦要探一下蜀軍的底細,若然隻是蜀漢孤軍來襲,外無接應,那麽長安便可能再次易手,那麽自己投降後就一言不發、一事不做,寧願身陷囹圄也絕不能參與蜀漢之事,屆時魏主一旦收複長安,自己托人說情一二,當不至有殺身之禍。

  但若是諸葛亮大軍在側,此隻是先鋒之軍,隨後還有接應之軍,那就另當別論了。到時長安必陷,關中亦當落入蜀漢之手,屆時自己隻要手書一份軍令,交予蜀軍之手。

  蜀軍憑此軍令,自能輕易騙取潼關,潼關如果落入蜀漢之手,等於切斷了魏軍從司隸往關中來援之路,關中之地便穩穩掌握在蜀漢手中了。

  蜀漢先有益州,再占涼州泰半,複得關中雍州之地,已是盡得當年漢高祖劉邦龍興之地,幾有與曹魏平分天下之勢。

  以諸葛亮之才,定必迎蜀漢之主遷都長安,皇帝得返舊都,自當將蜀漢中的“蜀”字去掉,再稱煌煌“大漢”亦是理所當然,想必那時世人亦當讚許了。

  “炎漢三興”,隻要想想這四個字就足以動人心魄了,如此猶如神話傳說的事竟然有幸發生在自己所生的年代,屆時天下人心如何激蕩,定必比大河之水還要澎湃吧。

  想想當年漢光武帝劉秀隻是“再興漢室”,就已經造就了“雲台二十八將”此等青史永載、赫赫功名的人群,若“炎漢三興”果然成事,那將會造就多少永留青史的傳說啊,想必到時會有不少刺史、太守、大將經受不住此種不朽功業的誘惑,毅然投身進“炎漢”這團熊熊烈火之中。

  遙想一下《後漢書》中所載的漢光武帝諸事,可說是天下景從,自起兵伊始,短短兩年便攻滅了篡漢的王莽,四年時間便登基稱帝,再次建立漢朝,如今若“炎漢三興”此等奇事發生,甚至已經能看到成事之可能,那麽,再來一次天下景從也沒什麽不可能的。

  暢想到這裏,夏侯楙頓時心中火熱起來,隻要證實此次蜀軍奪回長安是有諸葛亮大軍接應,定能穩守住長安,那麽自己定當跳入“炎漢”這團火中。

  以自己身為漢朝開國功臣滕公夏侯嬰之後的身份,可謂“根正苗紅”,再憑此次獻城投降,使天子得返舊都,然後還輔助大軍奪取潼關,鞏固關中之地等等功勞,當可以謀得一個與“雲台二十八將”差不多的地位。

  屆時斑斑青史,上書己之姓名,豈不比做一個被人稱為“膏粱子弟”的駙馬強多了,甚至更進一步,有幸得承“滕公”之名,那不是更加光宗耀祖,足慰平生之願,亦得遂大丈夫之誌了。

  想到此處,夏侯?更是望眼欲穿地看著門外之軍,希望主將之人快快現身,好讓自己能盡快投入“炎漢三興”此等大業之中,重新光耀“夏侯”這個姓氏,使“夏侯”這個姓氏不負先祖威名,再次與“炎漢”聯係起來。

  而蜀軍主將也沒有令夏侯?失望,

  不一會,就有一名身材高大,儀態不凡之人在數十名士卒的簇擁下走上前來,問道:“可是長安太守夏侯子林?”

  夏侯?當即答道:“正是在下,未知將軍姓名?”

  來將便在臉上擺弄了一陣,揭下一個東西,原來青麵獠牙這個樣子隻是假的麵貌,其實乃是一個簡單的麵具,隻是長安守卒和百姓受連日流言所惑,對“鬼兵”過於恐懼,並沒細察,一見到果然有“鬼兵”襲城便逃之夭夭。

  夏侯?暗自擂胸頓足不已,但事已至此,不可表現出任何異樣,隻能默默聽清對麵來將是何人再作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