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膏粱子弟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0-10-17 23:49      字數:1334
  隻聽蕫闕說道:“正是丞相遣闕前來傳令予馬參軍,丞相有令‘前方探子回報,長安此時正由夏侯楙鎮守,命馬參軍莫失良機,速與魏將軍籌劃一切,刻日依計行事。另命令史蕫闕隨軍出發,輔助馬參軍行事,一切聽憑馬參軍調遣。’。丞相口述軍令便是如此,另有手書軍令一封,請馬參軍接令。”

  我一聽,立刻上前接過軍令,腦海中卻如翻江倒海一般,一個個疑問不斷冒出來:夏侯楙?那個夏侯惇的兒子?那個娶了曹操女兒清河公主的駙馬?那個憑著外戚身份得享高位的膏粱子弟?

  他不是在隴右被諸葛老大設計大敗,導致南安,天水,定安三郡丟失,還坑得薑維不得不投靠了諸葛老大,如此人物,不是聽說在隴右敗於諸葛老大之手後便失蹤了,有人還說他投靠了涼州那邊的羌胡,怎麽現在又變成長安太守了?

  如果真的是他,這次子午穀奇襲之計不是變成了剛北伐時魏延獻計的情形嗎?當時魏延獻計,很大程度就是算準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無謀。隻需精兵五幹,取路出褒中,循秦嶺以東,當子午穀而投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夏侯楙若聞敵軍驟至,必然棄城望橫門邸閣而走。

  這樣想來,我和魏延此次奇襲長安,便有多了一二分成算,使得這次的計劃有了七八分成算,可謂大事有望矣。

  隻是我真的很好奇,不是說魏主曹睿已經親臨長安督戰,以拒諸葛老大大軍嗎?怎麽突然又換上了夏侯楙這個膏粱子弟守城,那麽魏主曹睿去了哪裏呢?

  要說夏侯楙為什麽成為了長安太守,還得從魏主曹睿勞軍完畢,派司馬懿領十五萬大軍出擊迎戰諸葛老大說起。

  話說魏主曹睿到司馬懿軍中勞軍完畢,便返回宮中休息。次日,曹睿的近身太監來報,有人入宮求見陛下,說有要事向陛下稟告,不知陛下是否撥冗接見?

  曹睿便問來人是誰,近身太監說來人是荀俁,曹睿一聽,連忙叫近身太監喚人來整理衣冠,並命人將荀俁帶至書房,一會自己將於書房接見荀俁,看看他有何事稟告。

  荀俁究竟是誰?為何讓曹睿不敢怠慢,在書房如此重地正式接見呢?原來荀俁是被曹操讚譽為“吾之子房”的荀彧的次子,官至禦史中丞。

  荀彧效命曹操多年,世人皆稱其為“王佐之才”,在建計、密謀、匡弼、舉人等方麵多有建樹,為曹魏的建立可謂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雖然荀彧晚年與曹操因為對待漢室的立場有了爭端,最後疑似被曹操賜死了,但荀彧這麽多年在曹魏積累下來的人脈可謂深厚至極,荀家在曹魏的影響力並沒有因為荀彧故去而受到很大的影響。

  因此荀彧的長子荀惲能官至虎賁中郎將,並娶了曹操的女兒安陽公主,而次子荀俁也能做到禦史中丞這等高官。

  隻不過荀惲早卒,已經故去多年了,現在荀家的領頭人物便是荀惲,所以魏主曹睿才不敢怠慢,要立刻接見荀惲,聽聽他有什麽要說的。

  荀惲被宮中太監帶到書房中等候,約莫兩刻鍾,曹睿擺駕到來,等曹睿坐定,荀惲便上前施禮道:“陛下,臣聞陛下將雍州內之十五萬大軍盡托予司馬懿,許其便宜行事,往拒諸葛孔明大軍,未知可有其事?”

  “確有其事。”

  “陛下先前見疑於司馬懿,與其多有嫌隙,現今卻托重兵於司馬懿手中,臣下擔心,恐生禍端矣。”

  “無妨,朕已派張郃張將軍為大軍前鋒,以張將軍之威望,定不至讓司馬懿掌控全軍,而且以朕觀之,司馬懿內明之人,應不會在諸葛亮大軍壓境之時,行不智之事,愛卿無須多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