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子午奇謀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0-10-17 23:49      字數:1761
  我向諸葛老大說道:“老師,弟子聽聞當日北伐伊始,魏將軍曾獻一計,乃是由子午穀小徑,直取長安,長安腹心之地,承安日久,守軍定然無備,當下一鼓而下。

  老師當時認為此計太險,一旦魏將軍於子午穀中伏,不但徒折士卒及上將,更恐挫動大軍軍心,使北伐大計大業大受影響,不利於興複漢室之大業,故老師並未允準此計。

  然弟子此時細思,依如今之局勢,魏將軍此計,似甚有可取之處,望老師再三考慮。”

  “哦,幼常果是聰敏,經汝一提,此計似確有可取之處,且容為師細思一二。……

  嗯,還是不妥,此計實在太險,成算僅有兩三成,雖則吾軍現今確有行此險計之資,且即便折損行此計之軍,亦無礙北伐大計,但明知成算如此之低,還貿然驅使士卒行此險計,則與驅士卒赴死無異,吾堂堂複漢王道之師,絕不允許此事發生。”

  “老師,且容弟子細稟,弟子思及魏將軍此計,便已有腹案,應能為此計再增兩三成成算,弟子雖則愚鈍,亦不會行無端驅士卒赴死此不仁之事。”

  “嗯,為師隻恐汝屢經大戰,赤子之心蒙塵矣。既汝不是視士卒如草芥,而是胸有腹稿,為師便聽汝一一道來。”

  “老師且聽,如此這般、如此這般……”

  “嗯、嗯,幼常此等手段,確是不凡,為師卻未曾耳聞,可又是於山中老丈處學得?”

  “老師高明,正是如此。”

  “非是吾不信高人隱士之學,實是此處關竅,關乎此計之成敗,汝可能於為師麵前驗證一番?”

  “此事易矣,隻需覓一高處,略備幾樣材料即可。”

  “如此甚好,且隨為師出營。”說話一畢,諸葛老大便帶著我,領著一眾親兵出營去了。

  待一番驗證完畢,已是半個時辰過去了,諸葛老大和我便回至帳中繼續研究接下來的計劃。

  “高人隱士之學果然神妙,不想如此簡單之手段,可達成如此大之功效,省卻了許多麻煩。隻是還有一事,屆時文長襲取長安之時機,汝等如何知會吾等大軍,如兩軍無法及時配合,恐即便順利收複長安,亦會得而複失。”

  “此事弟子亦早有考慮,早年弟子於荊州遊學,曾於鄉間偶見有人燃放一物,名曰星燈。此物用竹條紮成燈籠形狀,頂端以厚紙層層密封,底部盛放一燈具,點燃燈具,稍候片刻燈籠則緩緩升空,仰首觀望,火光於夜空之中閃爍不定,仿似夜星一般,故名星燈。

  弟子與老師事先約定,於攻取長安前,連續燃放三晚星燈,三晚過後,第四天吾等便發兵攻取長安,如此老師便知吾等行事之日,屆時亦請老師同樣以星燈呼應,弟子便心中有數矣。”對不起了,諸葛老大,為了順利攻取長安,隻能把你的“孔明燈”搶先發明出來了,希望你大人有大量,不要見怪啊。

  “哦,此物為師亦仿似於某地見過,想不到幼常亦曾見過,還能用於此時此地,實是機變巧智之極,難得難得。

  此事既已有成法,為師便與汝現今約定,便依汝之方法行事。現下便手書軍令予汝,汝持軍令、令箭,速速連夜匯合文長,盡快趕往漢中準備一切。

  文長久為漢中太守,自有辦法籌備一切所需,汝等且需謹記,吾所部大軍,半月之內必陷郿城,一月之內必兵臨長安。

  汝與文長當仔細計算時日,且莫延誤軍機。”

  “弟子自當知曉,然弟子尚有數件難事,煩請老師為弟子去之。”

  “汝且道來。”

  “魏將軍之前獻計,為老師所拒,然弟子如今與魏將軍再施此計,弟子恐魏將軍心有芥蒂,實不知如何與魏將軍言及此事,還望老師有所教弟子。”

  “愚,汝太小覷為師,亦太小覷文長矣。汝至文長處,無需多言,隻以軍令傳於文長之手,文長自會曉得如何行事,汝無須多慮矣。”

  “謝老師教導,弟子還需向老師借一人相助。”

  “何人?”

  “董厥董令史。”

  “龔襲?汝借來何用?”

  “此番若果真僥幸順利收複長安,或能借董令史之手,偽造軍令,騙取潼關,潼關一旦落入吾軍之手,則雍州可定矣。”

  “幼常之慮,已深遠至此,實是大漢之幸、為師之幸,如此之議,可。汝還有何事?”

  “弟子還需煩請老師,著意探察長安如今由何人鎮守,若守將庸庸,則此計成算便大增矣,若守將精明,我等行此計之時便須加倍小心。”

  “為師之謹慎,幼常已深得其味也,汝等且去漢中準備,待探得長安何人鎮守,為師即遣龔襲通報於汝,龔襲亦當隨汝一同行事。”

  “諾,弟子這便告退。”

  諸葛老大微微頷首,我便退出大帳,帶著馬坤、馬巽及諸葛老大派來領路的一眾親兵,往尋魏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