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八陣圖果然很簡單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0-10-17 23:49      字數:1543
  我看著敵方軍隊以一往無前之勢,前仆後繼衝進我軍陣中,頓時感到有點目瞪口呆,能於此種窮途末路的情況下,仍可以激起士兵的鬥誌,敵軍領兵之將絕非庸人啊,估計便是三馬中的其中一馬了,隻不知道究竟是司馬懿、司馬師還是司馬昭了,按道理不應該是司馬懿了,那麽不是司馬師就是司馬昭了。

  我正在暗暗佩服敵方將領,並猜測究竟是景皇帝司馬師還是晉文帝司馬昭之時,諸葛老大就發話了,隻聽他淡然說道:“敵軍之誌,甚為壯烈,可歎可惜,如此亦好,正堪作吾八陣圖之試金石也。”

  牛人就是牛人,諸葛老大這種人果然非是吾等這些凡夫俗子可比的,我還在發呆,他卻可以出此炎炎大言,把眼前這些已經明顯進入狂化嗜血模式的敵軍,視為自己所創造之物的實驗品,狂拽帥氣**炸天說的大概就是諸葛老大這種人了。

  不過諸葛老大實在也是有資格說這種話的,畢竟也是武廟十哲之一,那可是與秦武安君白起、漢淮陰侯韓信、唐尚書右仆射衛國公李靖、唐司空英國公李績、漢太子少傅張良、齊大司馬田穰苴、吳將軍孫武、魏西河郡守吳起、燕昌國君樂毅等人並列,隻屈於周朝開國功臣薑太公之下,中華上下五千年曆史,軍事戰略便首推此十一人。

  可以說這十一人俱是一世之雄,在他們所在的年代便如皓月當空,與其同處一世之其餘諸人,盡皆淪為群星閃爍,難於朗月爭輝也。

  因此從現時正處於人生巔峰階段的諸葛老大口中說出這種話,我並沒覺得誇誇其談,,反倒認為是理所當然的。

  隻見諸葛老大說完這段話,便麵色一正,開始進入認真模式了,我知道現在就是諸葛老大的表演時間,亦是我的考試時間,於是立刻打起十二分精神,全神貫注盯著諸葛老大的一舉一動,不然如果之後我並不能說出一些“重點知識”,估計與諸葛老大的師生名分就會有所折扣了。

  在我的細心觀察下,發覺自敵軍甫入我軍之八陣圖中,諸葛老大便一副沉思之狀,久不久會說一句“甲一,鼓一號三”、“乙二,鼓二號四”、“丙三,鼓五號一”、“丁四,鼓三號五”之類的說話,每有這些說話發出,高台上的某個親兵便會於擋板上懸掛出某一顏色的旗幟,而負責擊鼓司號的兩名親兵亦會按照數字擊出相應的鼓聲和吹出相應的號聲。

  當這些動作完成,前方陣中便即伴有陣陣騷動,顯然是前方陣中有人能看懂這個高台上的旗號和聽懂鼓號發出的信號,然後作出相應的調動,這令我立刻聯想到諸葛老大之前所說的,陣中有二十名其教導多年的領軍之人,想必就是這些人在調動八陣圖中的外八陣之兵馬了。

  隨著戰事越發激烈,諸葛老大發出的號令亦越來越多、越來越急,我眼看著高台之上的眾人都如越發忙碌、汗水津津,而我也漸漸看出端倪:

  第一句號令隻聽過“甲、乙、丙、丁、戊、己、庚、辛”這八個天幹,後麵的“壬、癸”沒有聽過;

  第二句號令中“鼓”隻聽過“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之後的數字就沒聽過,而“號”隻聽過“一、二、三、四、五、六”,之後的數字也沒有聽過了。

  而我記得在來到這個三國亂世前,曾看過一些資料,說到諸葛老大的八陣圖可以理解為一個戰鬥編製的八種隊形。

  這八種隊形應該分別適用於進攻、包抄、撤退、行軍、駐紮、休整……等任務,到什麽時候就擺什麽隊形。

  而在大的戰鬥中,各小隊可以根據戰鬥需要,擺出不同的或相同的隊形進行相互配合,並且隨時根據需要變換隊形,以達到最佳效果。

  使用這種八陣圖,必須依賴於嫻熟的訓練,嚴明的紀律,高效率的通訊,和靈活正確的指揮,缺一不可。

  八陣圖說白了並不神秘,是一種極佳的資源配置和調度手段,其基本原則是讓一個兵頂幾個兵用,一支箭頂幾支箭射,同時讓士兵做到勞逸結合,在最大程度上節省人力物力,發揮效率。

  綜上所述,我對諸葛老大的八陣圖有了一些大概的猜測,這樣想來八陣圖也沒有那麽高深莫測,還是很簡單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