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賽後總結噢不,是戰後總結才對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0-10-17 23:49      字數:1310
  我爽快答道:“借魏將軍吉言,願大漢早日興複長安,使陛下得返舊都,屆時吾等自應痛飲,不醉無歸。”

  王平亦湊趣道:“那時吾等三人,誰人功勞最大,便由那個人負責提供美酒,務必使其餘兩人滿意為止,如何?”

  我立刻答道:“理應如此。”

  魏延隨後道:“王將軍此議甚好,吾無異議。隻是此番大破司馬懿其軍,馬參軍必是首功無疑。此已是領先吾二人一大步矣,若此次伐魏功成之日,吾等三人中還是以馬參軍功勞最盛,則吾必不會輕饒汝,務必將汝之美酒飲盡,使汝傾家蕩產不可。”

  說完此話,魏延便哈哈大笑起來,我和王平對望一眼,亦不覺莞然一笑,然後便陪魏延大笑起來,其實魏延此人,若其對你心服,也是十分容易相處的啊。

  我們三人這邊在敘話,那邊眾親兵已經布置好酒菜,我們三人便各自入座,然後打發親兵們到帳外四周把守,以防有陌生人撞破我等在此飲酒。

  須知軍中禁止飲酒,是軍規鐵律,雖然以我們三個軍中最高級的將領,用慶功名義小酌一番,料無大礙,但如果被人公然撞破,鬧出事端,也是相當麻煩,甚至引來諸葛丞相的責罰,就更是不美了,所以還是小心為上的好。

  酒過三巡,我們邊喝酒邊談起此次大戰的種種細節,待說到此戰若非王平守禦得法、調度將士有方,死死頂住了張郃的猛攻,否則此戰就勝負難料之時,王平卻舉杯向我敬酒道:“不然,若非馬參軍戰前向吾細說壕溝之法,則此戰勝或可得,要獲如此大勝卻難矣。”

  魏延聽了此言,當即大惑不解,便問道:“小小一條壕溝,古今都是一個挖法,究竟有何特別之處?能左右此戰局勢?”

  王平答曰:“壕溝挖法,確是古今如一,但在何處挖,卻大有文章可作,此亦足見馬參軍之用心耳。

  馬參軍於戰前向吾提議,挖壕溝時,可於營中將士兵所用之弓拉至七分滿,拋射出箭矢,以箭矢墜地之處為壕溝所在,吾聽聞尚不明其意,待聽馬參軍細細說明,方知道其中深意。

  魏將軍試想,吾等平日若守如此戰之平寨,是否弓箭手俱用平射之法?此射法容易被敵方盾兵抵禦,殺傷有限,然為何不用拋射之法?

  蓋因拋射之箭矢,墜地需一定時間,士卒衝鋒迅疾便能輕易越過箭雨覆蓋之地,故殺傷亦是有限。

  如今馬參軍此法,將壕溝所在之地置於平常士兵拉弓射出之箭矢能及之處,敵軍欲越過壕溝,則必須費一番功夫,而吾軍之箭矢已到矣,即使部分弓箭手力有未逮或用力過猛,射出之箭矢亦當在壕溝前後附近,想必也能殺傷附近之敵軍。

  而且吾軍之弓箭手,無需如以往一般,待領射之人確定弓箭所及之處再命眾人放箭,隻需看到壕溝處有大部敵軍出現即能命其放箭,省卻不少功夫,便能多射一至兩輪箭矢。

  是故在壕溝附近停留觀望、試圖攀越、奉命集結之敵軍,俱淪為吾軍弓箭手之箭靶,馬參軍曰此為定靶之法,取其確定箭靶所在之意。

  今日一試此法,粗略估算,弓箭手殺傷之敵軍,要比以往之例多一至兩倍,因此吾方能屢次殺退張郃所部,大大折損其軍,方才引得司馬懿調動後軍上前增援。

  否則,吾等即便依馬參軍之計能擊潰張郃所部,然司馬懿後陣尚在,則勝負尚且難料啊,就算能勝,亦難竟全功矣。”

  魏延聽完王平此番話,沉思了一會,亦舉杯向我敬酒道:“想不到馬參軍初次領軍作戰,便有此等心思,延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