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不愧為東晉西晉那群混蛋的老祖宗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0-10-17 23:49      字數:1324
  隻聽司馬懿說道:“此番街亭大敗,吾父子若領軍回防長安,長安故無傾覆之險,然朝廷複安,魏主必追究此次戰敗之責,屆時或如為父此前所言,吾等難逃滅族之禍,縱無滅族之禍,亦必然罷官削爵,使吾等淪為布衣百姓。

  吾等世家之子,世代錦衣玉食,安能忍受此等之辱。

  故為父決意率子元所領之十五萬大軍,再襲街亭,若諸葛亮得知街亭得勝,大意輕視吾等,導致增援遲緩,則予吾可趁之機,吾自不必客氣,全殲馬謖其軍,重奪街亭,以雪馬謖小兒賜吾之辱,然後再次施行之前所定方略,讓諸葛亮此次出征無功而回,飲恨撤兵。

  屆時吾等自當加官進爵,再次壯大吾司馬家,甚或使吾司馬一族更進一步亦未可知。

  即使諸葛亮繼續小心謹慎,急速增援街亭,吾亦自當與其決一雌雄。

  勝則無需贅言,就算再敗於諸葛亮之手,吾等亦免去滅族之禍及罷官之憂,大不了被投閑置散,隻需靜心蟄伏,必有再起之時。”

  “父親,恕孩兒愚鈍,父親此言何解?為何初敗於馬謖之手,戰損五萬大軍則有滅族、罷官之憂,再敗於諸葛亮之手,損失十五萬大軍卻隻有降職投閑之懲?”

  “癡兒,汝任事多年,竟還不知此中關竅,也罷,汝且細聽,待為父為你一一說明,此乃吾等世家處世之道。

  汝須知,若為父敗於諸葛亮之手,此十五萬大軍多半不存,則雍州前後共喪約二十萬大軍,屆時莫說雍州,司隸亦難再起二十萬大軍來拒諸葛亮十數萬大軍。

  如此,長安便直麵諸葛亮之大軍,朝廷必定震懼,若長安萬一有所閃失,則天下大勢頓時逆轉,曹氏定必勢窮矣。

  屆時,曹氏自顧尚且無暇,安能問罪於吾司馬家,其豈不懼嚴懲吾司馬家,卻激起其它世家之變,危及自身基業?

  事故為父若敗,亦隻需回京到各世家走動走動,自能保吾司馬家萬全,隻是吾父子之職,自需降上一降,如此方能讓曹氏不失麵子。

  昭兒,此戰為父尚有三四分勝算,勝則盡挽前敗,對吾司馬家有所著益,甚或讓吾司馬家更進一步,敗則對吾司馬家並無大損,故此為父必定會拿這十五萬大軍與諸葛亮博弈一番。

  如此種種,汝當明白,此則是吾等世家處世之道耳。”

  “謝過父親教誨,孩兒謹受教。”

  “如此,汝且去歇息,明天還要趕路,吾等需盡快與師兒匯合,盡起大軍再襲街亭,遲恐生變。”

  “父親,此間之事,還有何變?”

  “昭兒,汝以為陛下派張郃此等曹氏老將來吾賬下,真隻為前部先鋒不成?此亦是掣肘之一,恐防吾獨掌大軍而已。”

  “那父親為何還要舉薦張郃此人?”

  “此乃君臣之默契也。汝當謹記,此等揣摩君上之技巧,亦為吾等世家安身立命之道也。故為父亦不知張郃與陛下可有隱秘傳訊之手段,若陛下能知曉此間之事,派遣快馬趕上傳令大軍,則吾事不濟也。故我等明日當早些趕路,以求盡早至汝兄軍中,好行吾大計。”

  “諾。”

  一宿無話,次日司馬懿父子便徑往司馬師大軍而去。

  且說我自山上率軍而下,匯同馬坤往司馬懿駐軍之處追去,卻隻追上馬巽所部之軍,隻聽馬巽向我報告道:“稟將軍,司馬懿所率軍馬早已撤離,屬下隻趕及追截一下,擊潰其大半兵馬,惜讓其逃離了。”

  “如此也罷,司馬懿此人奸狡無匹,或其察覺戰情有異,及早撤離亦未可知。汝能擊潰大半敵軍,已立一功,且收拾戰場,隨吾匯合王平將軍與魏延將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