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急切
作者:東風暗刻      更新:2020-03-13 15:23      字數:2385
  吳娘子心如火燎,前頭還不知道是什麽狀況,樓船過了這裏不知道還要往前再走多遠,嶽雲泊船的地方可以說是僅有的好地方,行到此處,再想派人上岸拉船都不行了。

  因為船根本就無法靠岸,隻要一停槳便漂回去了,萬一失控了還要撞到後邊停泊的大船。

  她除了告誡底下的船工們不要鬆勁,簡直一點別的辦法都沒有,感覺離著在前頭開路的九哥越來越遠了。

  船艙底下喊起了號子,船身兩側巨大而堅固的輪槳在執著不停地轉動,隻掀起來小小的白浪。

  ……

  在來州,完顏宗弼截住了路上的行人,從他們的口中打聽到,十來日以前,這裏確有一隊兩三百的人馬護送著十幾乘豪華的車子向北去了。

  宗弼催促著馬隊片刻不停,在半路上看到婁室宿營的殘跡,篝火餘燼、車轍、蹄印子依然清晰可辨。

  雖說隻有區區的兩三百人的規模,但他能看出營地的守衛和警戒井然有序,婁室在這一路上確屬盡心盡意了。

  他一邊往前飛奔一邊想他的族兄,認為宗翰在軍務繁忙的間隙裏,不但安頓了宗強的後事,對自己的妻子也很重視,而且還專門派婁室北上護送,這就比讓他南下接應自己更為正確。

  一直以來擋在他和宗翰之間的那座大山,不知從什麽時候起,已不再巍峨。

  還有婁室,四太子想,如果婁室能保護三位王妃無虞,便和婁室盡棄前嫌。

  這支一千人的馬隊奔向韓州的速度一點都不慢,婁室營址上遺留的馬糞還未幹透呢。

  但他不敢鬆懈,自己丟給趙構的金雀開山斧,多半會被他在一路上加以利用,甚至可以憑著它輕鬆打消越王妃的顧慮,這個念頭讓宗弼不寒而栗!

  不見到王妃、二嫂和八弟妹的麵,他一刻都不會停下來。

  他已經趕到了來州,趙構一去時是逆流,回來時可不一樣,如果他實在來不及的話,至少也要趕到遼河再想辦法。

  ……

  臨津倚往北是一片綠油油的土地,除了在東方起伏著難以跨越的山嶺,其他三麵並無遮擋。

  正是午時時分,小雨細細紛紛,落衣無聲,連遠處罕見的、拔地而起的樹叢都是新抽的葉子,很鮮亮,很濃密,就像濃彩染過的,這裏的五月氣候很好,很有幾分江南煙柳的意境。

  但趙構一看這裏的地勢,便體會到了韓州那些人的無奈,他們即使萌生了逃離的念頭也插翅難飛。

  往北不可能,往南是臨津倚,往東是大山,往西估計要走到茫茫大漠裏去了。

  以往趙構一想到韓州,想的都是邢秉懿,這是他第二次想到了道君皇爺,還有他的那位上任僅僅一年多的皇兄。

  不知道被囚這幾年的遭遇會不會讓兩人徹底死心,對於他這位趙九哥的從天而降,又會是什麽驚訝的表情。

  還有他的母親韋賢妃、在道君皇帝心幕中能力一直強過他的鄆王趙楷、許多宋室親王、帝姬、駙馬和離開汴梁時才兩三歲大的下一輩人,帶上這些人從金國腹地逃出來真的很麻煩。

  而且除了自己的母親之外,趙構能夠隱約地想到,帶他們平安回到臨安之後,很可能還會有層出不窮的麻煩。

  但是機會僅有這一次,帶他們回臨安是第一要務,別的沒功夫細想。

  疾行了六七裏,路邊出現耕作過的土地,一個農夫都沒有。

  地裏長著一片片秧株低矮的豆子,都匍匐在地上一片碧綠,還未到開花季節,正北大約十五六裏的地方,在豆秧和野草叢裏很快露出一小片村莊來。

  高寵和張憲可不會像皇帝一樣胡思亂想,長年的戰場廝殺,讓這些人對陌生地帶始終保持著警惕。

  離村三裏外,他們停了一會兒,先將馬車藏在樹叢後,將村子周邊打量一遍。

  一片小村子,過不去一百戶,村口有個軍營掛著金國旗子,村東向山的一麵也有一處營地,看規模人都不會多。

  那麽這裏一定就是父兄所在的地方。

  不然兩處營地設在此處隻為看住一個小村子根本就沒來由。

  高寵有點焦慮,不知婁室那一百人還在不在村子裏,村中如此安靜,婁室會不會已經帶人離開這裏奔沈州去了。

  趙構不能再等,問張憲道,“是端營為好,還是留著為好?”

  張憲盯著村口想了片刻,不打算先端掉它,因為這裏不是臨津倚,村中情形不明婁室走沒走不知道,離著村子太近了,端掉它也就驚動了婁室。

  高寵擔心萬一婁室沒走,隻要拿刀架住了老皇爺或是任何一個人,這些人便被束住了手腳,但他表示這兩處小營盤不算個事,早端晚端無妨。

  趙構說,“那我們接著裝!動不動手進村再定。”

  高寵抬手叫過四人,叫他們在村外隱伏觀察,同時照顧好馬車,如有異常情況要及時進村報信。

  馬隊一聲不吭往村口處奔來。

  營地比東平寨還要小,木柵欄裏搭著數頂帳篷,營門外有鹿角拒馬,旁邊站著兩個上年紀的金兵執哨。

  看到趙構這些人馳來時,兩人的長槍依舊靠在肩上,驚訝地伸著脖子看他們,連問都懶得問一聲的架勢。

  趙構在營門外朗聲問他們,“西路元帥和他的人還在不在裏麵?”

  其中的一個小校答道,“在裏麵呢,但你們又是哪一部的?”

  謝天謝地,婁室沒走。

  高寵在馬上拿鐵槍的槍杆敲了一下那副拒馬,嗓音低沉卻帶著瘮人的穿透力,“四殿下的事不該你問的少打聽,知道嗎兄台?會少很多的麻煩!”

  兩個人直著眼睛無話應對,這個黑大個子真是見所未見,手裏拿著的那還能算是槍嗎,拿一截兒下來做碾滾子都可以了……

  這些人不喧不嘩,馬蹄子踏在鬆軟的土路上幾乎沒有聲音,人過去後,小校對另一個道,“我們的正事不是擋這些人,是看著那些囚犯,對不對?”

  一陣小風刮來,剛被槍杆子敲過一下的那副牢固的拒馬,居然“嘩啦”一下散了架,木棒子摔了一地。

  另一個小校吐著舌頭,眼睛直著看向村口,“你真說對了。”

  ……

  正東正西、正南正北的兩條街在村子中央交叉,將村中成片低矮的茅屋分隔成大小相當的四片。

  十字街心是一片空地,空地的北邊是個半人高的土台子,台邊豎了根光禿禿的木頭旗杆,上邊拴著婁室的馬。

  婁室端坐在土台子上,身後四個親兵中一個人扶著婁室的門扇大刀,婁室看著土台子前麵剛剛集中起來的老老少少,內心已相當的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