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直線曲線
作者:東風暗刻      更新:2021-04-17 10:19      字數:2168
  秦會之臉上微微變色,說道,“小人再不懂禮,李相爺何必和他一般見識。”

  李綱道,“沒辦法,老夫帶的卒子少不能拚卒子,隻能我親自上。”

  秦會之,“李相爺你下棋呢!”

  李綱,“在建康牛首山的將軍嶺,四太子的‘過河車’也沒從老夫手裏鑽過去,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秦相爺請回吧!”

  秦會之明白,自己這個正相身份嚇不倒李綱,李綱真給他手下來一箭,除了他一個人沒麵子誰也不敢還手,當然秦會之也可以射李綱——的手下,除了再丟一回首相的身份,能有什麽好處呢?

  在這裏撕了臉,也許遍地的舉著鋤頭的村民就該擁出來打人了。

  等他返回建康去和太上告李綱的狀,吳娘子給李綱幫腔兒的信,估計也能同時送到道君的手上去。

  他無奈的擺了擺手,對手下道,“別在李相爺麵前放肆,我們回去!”

  李綱也很無奈,不動粗秦會之攔不住,動了粗,秦會之當著手下折了麵子自然不爽,好奇心也會更重。

  也許今後一段日子,玉沙就是李綱的操心之地。

  他立馬在大道上不動,一直目送著秦會之這隊人隱在樹後他才轉身。

  此時他就想,以個什麽理由去見見秦懷衫,馬慢下來溜達著思考著事,還吩咐兩個手下道,“尾隨上去看看,秦府這些人是不是真回去了。”

  兩個手下打馬尾隨而去,不一會兒就趕回來報告,“相爺真料對了,他們從另一條道又拐去了玉沙縣!”

  李綱怒不可遏,不給秦會之來點真格的不行了!

  總共就帶著十來人,都被他吩咐了,“你們兩個回府上備幹糧,備飯,再多叫些人過來,想著拿上帳篷。你們兩個返回去向吳貴妃稟報,和她說姓秦的要去玉沙縣,剩下的隨老夫抄近路,去截住他們!”

  秦會之正和手下這些人說做事的方法,“凡事欲速則不達,碰上李綱這樣敢尥蹶子的誰還能自降身份?換個法子就成了何必使力氣。”

  “相爺,可這麽做太窩囊啊。”

  秦會之說,“你又不懂了,做事求什麽?求結果!有了好結果你還有什麽窩囊的,誰還管你怎麽做到的?直來直去是愚人之法,走曲線不但能成普通事,救國也是能救的!你比如康王殿下去韓州便對我大有啟發。”

  隨行者中有個人說道,“相爺,今日的事好像和去韓州不搭界。”

  另一個道,“人家康王帶著點兒人直掏金國內腹,哪兒見有個曲線了,我們去玉沙縣才是曲線。”

  秦會之道,“難道不都是另辟蹊徑!”

  最後那個‘徑’說完,便看見大道旁樹叢後一片飛塵,李綱怒氣衝衝的帶人又從一條岔路上跑出來了。

  秦會之這次連個遲疑都沒打,連連揮手道,“直線回建康!回去我和老官家照樣有的可講,另外李綱在荊州好像要坐大,他不容別人染指!”

  這些人連忙回馬,大道上出現一片混亂。

  秦會之扭頭一看,李綱的兩個手下不遠不近的尾隨著他們,跟盯賊一樣,看樣子不回建康不行了,他在荊州耗不過李綱。

  此時他不僅僅是懷疑了,玉沙縣一定涉及到了嘉國公。

  而且這件事極有可能和澉浦鎮的大王婕?類似,在它的背後一定又和康王府搭了邊兒,因而才讓李綱有膽子不惜和個首相撕破臉。

  秦會之對李綱這個人有一些他自己的分析,李綱在軍民和臣僚、乃至官家的心幕中都有市場。

  說不定形勢走到哪一步,李綱還有可能被眾口一詞的推到明麵上來,對秦會之的地位和威信形成實質上的威脅。

  若論實幹秦會之是比不過李綱,但要論到做人,處事,耍謀略,論到用利益的鏈條聯係起一幫誌同道合的朋友,叫他們共同為我所用達成最理想的結果,秦會之認為李綱給他當學生都不夠格兒。

  李綱總是在做那些事倍功半的事情,他付出那麽多的汗水聯係起來的普通的百姓,在他落難的時候除去一灑同情之淚,別的一點用處都沒有。

  這次秦會之的腳還沒踏上玉沙縣,李綱的小辮子是不是就有了一根。

  所以秦會之對李綱的擔憂此時還談不上嚴重,李綱跟他不在一個檔次,隻要輕輕一伸腳便能絆倒他了。

  回來時,秦會之專程打黃州路過,機會難得。

  他得憑吊一下在這裏行走和生活過的先人。

  當然是已經很久遠的先人了,秦會之的近祖是黃州秦氏的一個分支,很早就去建康生活了。

  但一個當朝的首相不忘祖宗,在清明四月趕過來影響小不了,就讓當地的人都看看,他能有這樣的成就不是沒來由的。

  黃州離著蘄水不遠,蘄水離著東麵蘄州也不算遠,吳芍藥在蘄州呢。

  所以秦會之在黃州不能太招搖自己,也不便停留太久以致給人落下重私輕公的口實,當地縣府聽說秦相爺來了,特意拿出了鄭重的接待安排,有專門的官員隨行陪同,當當向導什麽的,秦會之都擺擺手說免了。

  還要什麽向導,祖墳在哪兒他早就記不起來了。

  在黃風縣晃了一趟該回建康了,這隊人午時於街頭用飯,花秦相爺的錢。

  手下人離開建康後一路耀武揚威,連中嶽張大帥對他們都畢恭畢敬一百個人個個都有打賞,可是想不到在羅田縣沒砍掉四太子,還挨了一箭,在玉沙縣一位掛名的宰相麵前丟了麵子。

  吃個午飯竟然也極簡單,有不滿也不敢表示出來,便七嘴八舌的說李綱不好。

  在他們不遠處背坐著一個便服的人,有兩個跟班兒,此人四十七八歲儀表堂堂,他悄悄聽著這幫人的抱怨,也不過來和秦會之相見。

  待秦會之領人起身後,他才騎馬遠遠的跟著,看到秦會之繞著蘄州不去,沿江走到巴河渡口正在找船過江,他這才上前,裝作剛剛邂逅的樣子與秦會之見禮道:“卑職萬俟禼,忝任湖北提典刑獄,想不到在這裏遇到了首相尊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