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劍拔弩張
作者:東風暗刻      更新:2021-03-27 01:24      字數:2178
  唐古慧兒說,“我們囚在臨安和你四叔也見不到麵,什麽都不知道啊,”

  她指指五百人,“但是康王吩咐過,隻有將趙桓送到了地方他們才能回去。”

  宗幹又轉問兀顏彤,“元妃知道嗎?我四叔何時才能放回來。”

  兀顏彤說,“攝政王,我也沒聽得呀,也沒人在我跟前說這件事,就知道趙桓一個換回我和皇後兩個,興許以後我們還能有什麽人換回他來。”

  攝政王說,“元妃真是越來越迷人了,不像是在臨安被長期囚禁的人。”

  兀顏彤以標準答案說,“啊啊啊,不知道啊。”

  尹待檄一皺眉,一句話被完顏宗幹說到了點子上,他低聲對嶽雷說,“你年紀小拿話激他一下,別叫他們再磨蹭著沒完了。”

  右統製說,“攝政王你見了皇後就這麽說話,大駕也不動一動馬也不下,是怕我們這點人嗎?怎不過來替她牽牽馬。”

  攝政王聽了臉色一變,隨即嗬嗬一笑,“怎麽會?我擔心自己是文官缺少力氣,萬一牽不動它再把四嬸腰閃了!”

  尹待檄說,“攝政王擔心把自己腰閃了吧,皇後騎馬從奉集縣跑到這裏哪有你想的那麽弱不禁風。”

  宗維喝道,“大膽!你個糟老頭子敢對攝政王無理!”

  嶽雲說,“皇後回來你們的小皇帝也該來迎,聽說他還由人抱著那就不能強求,他還小,可是攝政王你年紀可不小了,對皇後如此無理連我們都看不慣了。”

  遠處兩千人紛紛抽出刀來,有人喊,“元帥下令吧,讓我砍了他們!”

  嶽雲把臉一沉,猛的一揮手,五百劍士手往胸前一探,瞬間便將身上的弓摘了下來,再往腿邊抽箭上弦,眨眼間五百支箭一齊瞄著十幾步外的宗幹和宗維,弓全都拉滿了!

  宗維的幾十個近衛呼拉一下擋住了攝政王和元帥,可是彼此距離太近了,左統製一聲令下,被利箭籠罩的兩人還是難逃。

  這是要魚死網破了,隻要開了弓,金國兩個重要人物命喪當地,五百人連同皇後和元妃也活不了,事態的變化出乎每個人的意料了,尹待檄可掌控不了這種局麵,你知道五百人裏誰的手一抖就把箭射出去了。

  遠處躁動的人馬安靜下來,氣氛也尷尬了。

  攝政王著挺了幾息,沉聲對宗維說,“那就有勞元帥吧。”

  劍士們沒接到命令,箭還瞄著他們。

  宗維哼了一聲憤怒的盯著對麵,同時下了坐騎,大步走到了唐古慧兒和兀顏彤兩匹馬頭處,左右手各牽一韁,大聲說道,“讓宗維為四嬸效勞!”

  左統製擺擺手,劍士們這才把劍收了起來,遠處又開始騷動,有人不服氣把出鞘的刀在鐙子上狠拍,很明顯攝政王和元帥在五百人麵前示弱了。

  宗幹的護隊人很多,隨著馳過來好幾十人,嶽雷舉著套著布套子的烏龍槍,指著他們說道,“是來迎皇後和元妃的還是來堵道的?”

  攝政王麵色不善,大聲說,“四嬸,元妃,快請吧!”說罷丟開了宗維的衛隊,率先撥回馬馳走了。

  尹待檄剛才把心中排好的卦象忘的幹幹淨淨,此時漸漸的鎮定下來,對宗維道,“元帥你用不著擔心,看看我們這一行人除了女子便是老人孩子。”

  嶽雷說,“康王殿下怕你們害怕,所以才派我們來!”

  宗維的兩隻手占著,深覺兩次說話這少年膽子太大,再看到和他並行的另一個比這個少年年紀稍大,此時已沉穩不語,甚是鎮定。

  他果然帶著斜寶的那兩柄人人皆知的金錘,完顏宗維自覺力量上不可能敵的過他,但在這裏他沒什麽好怕的。

  聽這老頭兒和少年當眾說出的話有些激將的意思,宗維輕蔑的朝衛隊甩了甩下巴,讓這些人跟著攝政王跑開了。

  完顏宗維神色自若的走在皇後和元妃的兩馬中間,他不怕使錘子的偷襲,那是短家夥,皇後和元妃的馬把他擋住了。

  諒他們也不敢妄動,宗維的兩千人馬都在大路後緊緊隨著,五百人不算啥。

  不過,堂堂的大金國新晉元帥丟掉的麵子,要盡快在這五百人身上找回來。

  試問到了上京,他們這些人又能往哪裏跑。

  他扭臉看了一眼那駕馬車,挑釁道,“人都死了還非要送到上京來,在哪裏不能埋!從此事本身便知趙構沒瞧的起皇後和元妃,依我看不如埋在這裏。”

  兀顏彤說,“哪能啊,元帥不是我和皇後,自然不懂便宜。”

  宗維用餘光一看,跟在皇後另一側的那個少年把槍套摘了,隻摘了半截,後半截槍杆子還套著,但槍尖子露出來了,通體明亮閃著寒光,刃子卻絲毫看不到。

  他有經驗,知道他拿的是杆利器,普通小校和將佐的刀拿起來在光下看,刀刃子是一道白線,可見其厚。

  嶽雷把槍尖朝著他,一伸胳膊能捅到宗維的肩頭,少年冷聲道,“連去世的人都不尊重,你是什麽了不起的人物!”

  尹待檄連忙說,“右統製快把槍收起來,元帥在給皇後和元妃娘子牽馬,你別在元帥麵前無禮。”

  攝政王派人來傳話,不入拖車寨了,去上京。

  完顏宗維牽著馬一步步走著,尹待檄沒話找話,說道,“老漢瞧著元帥龍行虎步,從後邊望去已是威風四麵,真是天下少見啊。”

  說的完顏宗維都快不會邁步了,尹等檄再道,“不知這拖車寨是什麽來曆。”

  唐古慧兒道,“感謝老先生一路護送我,就讓我來說說吧。”

  拖車寨,以前是遼國最東北的一座大寨,契丹在強盛時,隻要俘虜到他國人便將之遷徙到這裏雜居,拖車寨南臨渤海郡,北有鐵離和吐渾,東南有高麗和韎鞨,東邊是女真室韋,東北有烏舍,西北有回紇黨項,西南有奚族,駁雜諸國風俗,諸地人彼此語言不能相通,溝通則隻能以漢語為準,要不什麽事也辦不了。

  尹先生感慨道,“以此便知我先王禮教之烈,雖夷狄也以華言為證也!”

  不知不覺,氣氛緩和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