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立場
作者:東風暗刻      更新:2021-03-25 00:52      字數:2204
  這無異於當眾將了道君一軍,道君須發皆豎的說,“朕會考慮!”

  本來今天是商量事兒,官家應該保持不偏不倚,但道君這四個字一出口,機靈人一聽就知道哪邊兒輕,哪邊兒重了。

  張德遠麵色肅然,脖子挺著不動,愛咋咋的!為了在陝西奮鬥過的每一個日夜,為了在陝西和他戰鬥過的和犧牲了的,也為了康王的舉薦,張德遠絕不可能服這個軟!

  一個人做小事都不能出爾反爾,何況大事,不能走在自我否定的路上。

  張德遠越來越覺得和秦會之不是一路人,殺劉彥遊的時候沒看出他來,節節勝利的時候慫恿官家和金人議和,書都念到狗肚子裏去了?軍民們的勁兒一泄,金人再反了悔,你拿什麽很快再把這股氣鼓起來!

  道君說道,“你若不願意幹樞密使,那便去做個左朝大夫好了……秘書少監分司南京,永州居住。”

  這些天,道君心潮澎湃的一直琢磨議和之事,捫心自問他是站在趙氏社稷的立場上,站在大宋官家的立場上,也是站在了一位父親的立場上。

  張德遠猛然轉身往外走,“多謝官家!小臣這就動身!”

  呂元直僵然無語,今日的局麵他控製不了。

  韓世忠一挺身,“慢!”

  道君麵色不善,家裏家外,給他惹麻煩的都是武人!他冷冷的說,“韓將軍你有什麽話講,和正事無關的就不必提了!”

  他忘不了北狩之辱,但北狩之辱再怎麽說也算扳回一局來了。

  痛失兩子的道君比誰都痛恨金人,但他更擔心九哥在戰場上真出現什麽意外,那麽遍布國內的這一大幫武人誰能管的住?

  韓世忠嘿嘿一樂,拿三根指頭撓了撓鼻尖兒說,“太上,小臣不敢逆著龍鱗做事,那還知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張德遠氣呼呼的,對韓世忠的點撥不為所動,臉還是板板著。

  秦會之知道姓韓的要打迂回,打斷道,“既然無關,就不要幹擾太公決斷大事,韓大帥你讚不讚成議和?”

  韓世忠道,“我韓五就算是一杆糟頭的槍,那也得握在太上手裏,秦相爺你聽說過槍會讚成議和嗎?嘿!太上不揮手,我就不會動一下的。”

  一見道君麵色見緩,韓世忠說,“我擔心張樞密走了沒人陪我吃豬蹄兒,所以想求太上再留他兩天,等我再招待他幾頓豬蹄子再走。”

  道君笑道,“有什麽典故啊?”

  韓世忠道,“張德遠在陝西同金兀術決戰兩晝夜不止,所有人都在廝殺,火頭軍衝上去了,也沒功夫給他備飯,他把金軍大腿啃的都剩骨頭棒子了!太上!一個文人居然野蠻到這種程度,我倒不惋惜他離開樞密使的位子。”

  道君好像動了容,有些惋惜的看著張德遠,隻要張德遠立刻當眾認個錯兒,道君打算收回剛才的話了。

  張德遠說,“臣隻要做著樞密使,便不主張議和!”

  道君抬手往殿外一指,“你給我走。”

  韓世忠又趕緊說,“太上且慢!”

  秦會之道,“太公,韓世忠無臣子之禮。”

  道君老官家朝東嶽大帥韓世忠一揮手,怒聲喝道,“你也給我退下!”

  秦會之說,“韓大帥剛說過的,太上一揮手你就動了。”

  韓世忠聞言,麵紅耳赤的與張德遠一同往外走,還是感覺有話未盡,他駐步回身,朝道君遠遠的施禮問道,“太上問過康王了嗎?”

  道君喝道,“朕這就給他下旨!!!!!!!”

  聲震殿宇,四下肅靜極了。

  ……

  ……

  散朝之後,虛弱的道君急急的來見韋皇後,他需要安慰。

  他用一次當眾的暴怒表達了自己的急切和擔心,往後邊來的時候,發現這仍然是他單方麵的意向,根本沒考慮金國此時是什麽態度。

  太祖抑武誰敢說沒一點道理,看看李隆基放縱了一回安祿山,漢家人倒是多長時間沒緩過元氣來,時間豈止是以百年計!人人要做草頭王,民間百姓做了草芥,江山離亂不休。

  相反再看看靖康之後這三四年,九哥為啥能一呼百應,霎時間聚起來幾十萬雄兵?為啥在這麽短的時間內便漸成大勢?那是因為大宋的文化沒亂,而且根深地固,百姓們乃至啟蒙小兒都還知道自己姓什麽!

  這是文化之功。

  曾經飽受屈辱的道君覺的,否認甚至破壞文化的,都忘了自己姓什麽。

  道君要議和的念頭本來還不算太堅定,隻想提出來探一探兩邊的動靜,然後再作取舍。但在張德遠的抵觸、呂元直的凝眉冷對、韓世忠的狡猾提醒麵前,他好像下了最後的決心。

  韋皇後正和喬皇後在一起,這姐妹倆好的像是一個人。

  道君曾經提醒過她別疏遠了鄭皇後。

  韋娘子曾說,“你放心吧,我們都是她使女來著,哪能不知道尊卑?在韓州若不是鄭姐姐讓我們臉上抹煙灰,估計都沒今天了。”

  對於議和一事,韋娘子的態度就和道君預想的一樣。

  韋娘子說,“隻要九哥能天天讓奴家看到——當然社稷安全了他才能真閑下來,強盜不服也不行——所以隻要九哥能天天讓奴家看到,奴家不管和不和,戰不戰。”

  道君放心了韋皇後,又不放心九哥了,對她說,“等九哥來了,娘子要與老夫站在一起和他說,我們都是為他好,一位終將繼承大統的親王不能忘了祖訓和國策。”

  喬皇後說,“怎麽看起來好難啊!”

  韋皇後道,“奴家懂,一定會的!可是萬一九哥不同意怎麽辦。”

  道君說,“唉!老夫比什麽時候都擔心九哥,怕他年輕氣盛,因為貪功忘了治武,忘了治國的大方向,我要給他下旨叫他回來一趟。”

  很顯然道君鐵了心。

  待他離開後,韋皇後對喬皇後歎了口氣道,“他也夠難的,整一段破曆史還與我們姐妹有關了,反正我不能再生了,能生出來也指望不上了,九哥真不樂意講和,或者父子倆為了這個吵起來,我就和他掰臉!”

  喬皇後聽不懂韋娘子這句話裏的兩個“他”到底指的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