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畏罪
作者:東風暗刻      更新:2021-03-25 00:51      字數:2235
  整個過程中,徐丙則除了徒勞的掙紮一聲都沒吭出來。

  張穠冷笑一聲,回來告訴雁翎,“徐丙則畏罪潛逃了。”

  看上去雁翎一點不驚訝,還說,“我上船就看他不安分了,這個該死的!”

  船隊離開隆興府的第十一日到達了長風沙,再順流而下,半天駛了近百裏到達池口,離著池州城還有十多裏,她們將船泊在望淮亭搞飯。

  午後至夜,又是大風。

  船上搖蕩不停,通宵不寐。

  到早起大風不止,張穠道,“我帶你去登池州九華樓,樓上有杜牧的題詩,很出名。”

  等兩人從九華樓回來,風已停了。

  岸上兩匹快馬朝著泊船處飛速馳來,是邢娘子從臨安派來遞信的,邢娘子在信裏說,“如果已經找到銅錢,從半路運到金州若幹。”

  船隊上主事的就兩位夫人,這麽巨額的銅錢不可能放心的交給些船工和軍士,張穠和雁翎這些天同食同宿,友情與日俱增,沒想到要在這裏分手了。

  碼頭上分出來三大船銅錢要去金州。

  在商量誰往東誰往西的時候,雁翎自問還有沒有必要急著去建康找王氏算總帳,要算帳的人太多了,她感覺心勁兒怎麽就不那麽足了。

  張穠說,“雁翎你正好從鄂州走漢江、襄陽去金州,又能見一見康王了!”

  誰知雁翎一聽,堅決表示不去。

  張穠道,“你是康王府的人,難道不該急著去見見康王?”

  雁翎說,“你還是吳芍藥二姐呢,難道你不該急著去?”

  張穠見她很堅決,不好再堅持,錢能不能如期送到,關係著康王殿下金州的大事能否順行,而金州還關係著大宋的抗戰大計,在大事上女子也不糊塗,她決定自己去金州。

  初聞張伯英利令智昏,在江西瘋狂的搞錢,張穠有點氣火攻心。

  重臣的彈劾狀都遞到道君手上去了,可是他恃著道君沒發作,還不知道趕緊的收手。

  誰知她和雁翎跑來,隻是扯著康王的大旗晃了一下子,張伯英立刻就老實了,銅是銅錢是錢,一骨腦全托出來了,可見他對康王有多麽的害怕。

  其實康王到底知不知道、萬一知道了這件事以後會不會發怒,會不會對張伯英產生不好的念頭,張穠此刻還不知道。

  那麽借此機會親自去一趟金州的新康王府,又能和吳芍藥拉一拉姐妹感情,這種感情又會給張府打上一張保票,何樂而不為?

  張穠與雁翎分手,帶三艘大船西返去鄂州……

  雁翎帶著七艘大船繼續往東來建康,五日後到了太平州,離著建康已經不遠了,遙見長江北岸一片兵荒馬亂,岸邊聚集著一大片逃難的災民,足足五六百人。

  雁翎好奇,吩咐將大船稍靠北岸,派人站在船頭,隔著水麵往岸上喊話,“你們是怎麽回事呀?”

  岸上呼救,“求官軍渡我們過江——”

  再問,岸上答:“張樞密和呂相爺、董將軍在滁州同金軍激戰,誰知滁州刺史的部將怯陣,放棄龔家縣城逃了,龔家城被金軍占了,我們都是從那裏逃出來的!”

  雁翎問,“怯陣的是誰?”

  岸上說,“他叫祝友!這位夫人你是誰?能不能救我們?金軍快來了!”

  大船上的女侍衛們說,“我們是康王府的,這位是康王府的翎妃娘子!”

  岸上聞聽,紛紛道,“我們終於有救了!原來是康王府的船,康王府的人可不是祝友,康王府連吳乞買都抓了,康王府沒人怕金軍!”

  按理說,帶著這麽重的錢船不宜再靠岸了,萬一金軍追上來可就糟了,女侍衛和護船的軍士們誰都不敢吱聲,都扭著頭看雁翎。

  雁翎有心扭頭就走,可無論如何都吐不出個“走”字。

  萬一這件事兒傳到建康和臨安去,她可丟不起康王府的人。

  她擺擺手對軍士和船工們說,“快一點靠岸,把人都接到南岸去!”

  七艘大船不可能到近岸邊,怕擱淺,岸上的人隻能涉著江水下來,船上再拿纜索、竹篙、舢板往上接。

  雁翎說,“年輕的多趟幾步水,年老的和孩子上舢板!”

  江裏岸上馬上行動,老人和孩子們坐在舢板中,望著大船上作揖,“一看這位翎妃娘子就麵善,人長的也像仙女,真是位活菩薩!”

  雁翎顧不上聽恭維,聽到了也不能表現出沾沾自喜,康王府的女人個個都像仙女,不能露了怯,不能顯得跟從來沒聽過誇似的。

  行動很順利,要是裝了七大船稻草的話,可能就沒地方上人了。

  但裝的是見沉不見量的銅錢,再往上勻裝五六百人也不算什麽難事,很快,最後一撥兒人到了大船邊,都在往上拽。

  誰知從遠處一片狼煙飛滾著而來,船外的百姓驚叫著道,“金軍追過來了!”

  船上的人加快了動作,不停的催促,偏偏吊在船舷外的幾個老人心慌,“噗通”,“噗通”,又落回江裏兩個。

  一支金軍的小股馬隊飛馳著接近。

  船上有人焦急的請示,“翎妃娘子,我們走不走呀,不能再顧著個把人了!”

  雁翎不說話,扶著船欄,探頭看著又被拽到半截兒的兩個人。

  幾十騎金軍遊騎已經在江邊勒住馬,抽弓搭箭往這裏瞄準,船、岸正好在射程之內,侍衛們紛紛來掩護翎妃,生怕她中箭。

  岸上有弓已經拉滿了。

  雁翎一扒拉身邊的侍衛,挺胸指著岸上罵道,“住手!知道我是誰嗎,今天隻要誰敢射一箭,將來我叫四太子要他的小命!”

  四太子的名聲果然不是蓋的,拉滿弓的幾個金軍居然又鬆了勁,有個小頭目大聲問,“你又是誰?我為什麽不敢射!”

  雁翎說,“你去問問四太子他知不知道雁翎是誰!破開了龔家縣城東西你們自管拿,怎麽還像他一樣不肯放過人?”

  船上人也驚呆了,她這麽不知遮攔的站出去,距離不算遠,萬一真給你來上一箭你有什麽辦法。

  可是岸上竟然遲疑著,有兩人湊著馬交頭接耳了一番,有一個人幹聲笑著應道,“看來你還真是雁翎,我們就是來追東西的,誰想傷人了!”

  雁翎放了心,喝道,“快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