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絕不能後退中
作者:東風暗刻      更新:2021-01-04 21:07      字數:2190
  誰對他好,他就掏心窩子的對誰好,他最痛恨的,恰恰是來自血緣上的親人對他的冷漠,和不遺餘力的擠兌。

  但不管怎麽說,不管在當時那種情況下,到底有沒有能力救下趙福金,趙桓都不該對徐丙則說那句話,“蔡京、童貫、王黼家的妻妾不是各有二十四人要送嗎,她蔡家為我大宋做了什麽,她是蔡府人,必須送。”

  同樣是一個內心火熱的人,趙桓,你為什麽成了這樣冰冰冷冷的。

  有個同趙桓住在同一坊的、是他的一個夫人叫馮雪梅,擅自跑到了趙桓的竹樓上來,以往沒有重昏侯的話,她們任何人不能來,這次看來有大事了。

  馮雪梅說,“大臣們和太上進諫,要立五哥趙樞呢!”除了趙桓趙楷,底下的兄弟們以趙樞年紀最長,但這麽一來,趙桓本打算等九哥汴梁事畢之後、再將位子還給九哥也就行不通了,這才是趙桓最擔心的。

  重昏侯驚問,“你是怎麽知道的?”

  馮雪梅說,“唐古慧兒從韋太後那兒來,她從太後那兒聽說的!”

  她就知道這些,趙桓頭一次很溫和的衝馮雪梅說道,“你有心了,等有時間我再找你說話,你去將唐古慧兒給我叫來,然後再去康王府,叫邢秉懿來見我……別讓任何人知道。”

  馮雪梅走了,這是趙桓多久以來頭一次給她好臉色,不大一會兒,唐古慧兒步上了趙桓的竹樓,一五一十從頭講了一遍,趙桓有點犯傻。

  人們沒當著重昏侯的麵,在太上麵前說話自然沒有顧及,就算當著趙桓的麵有人可能也要這麽說,因為趙桓在臨安重新上位後,在很多的事情上沒令他們滿意,尤其在張伯英平亂的這件事情上有點頑固不化,一點兒聽不進他們的意見。

  有的大臣說,罔顧親情的人不該再管理國家,因為他對任何事都是冰冷的,何況對基業。

  唐古慧兒能將消息立刻帶回來,也許就是韋太後有意讓她知道的。

  韋太後不便直接跑到趙桓這裏通報消息,她也應該知道這樣的廢立能影響到九哥,趙桓上位是因為九哥讓位,而萬一趙樞換了趙桓,和九哥已經沒什麽直接的關係了。

  這樣的結果對九哥來說極不公平,有些人妄圖通過打倒重昏侯,而使大宋的政局出現一個很自然的時間拐點——趙九哥前邊韓州救人、以及戰場上的一係列大捷——等等一係列的努力,將從重昏侯的下台開始告一段落,宋室又立了長,從形式上講,九哥離著這個皇位又遠了一段。

  韋太後是九哥的親娘,她自然要站到兒子那邊,在這件事情上韋太後和趙桓可以說是站在一邊的人,趙桓問唐古慧兒,“太上是什麽意思?”

  唐古慧兒說,“這是韋太後轉述給我的,太後說太上沒有明確同意和不同意,但對這些臣子們盡力的安撫,請他們給一些功夫,讓他再詳細詢問一下。”

  但太上一直沒來詢問,或者韋太後的消息也是經過了太上轉述她才知道,她聽到的話也許經過了太上的取舍。

  趙桓六神無主,不知道老五趙樞知不知道這件事,他又是什麽態度。

  如果趙樞頂了自己,如果趙樞真的有意於這個皇位,他一定會兢兢業業,一定不會像重昏侯這樣行事無所顧及。

  趙樞一定會凡事充分考慮臣子們的意見,至少讓他們多數人滿意,這樣趙樞的位子才會坐的平靜而穩定。

  但九哥呢?九哥在前方嘔心瀝血,就該由於趙桓的錯處跟著受損失?

  他才是大宋的希望,緊要的關頭,原來重昏侯除了九哥誰都信不著,通過四帝姬這一件事,他和父親、兄弟們在韓州恢複起來的信任情誼,仿佛也不大可信了,他隻信和九哥在患難中建立起來的感情。

  馮雪梅坐著車子出去了,這個傻東西怎麽也不知道低調點,是不是還要讓街上賣魚的都知道她去了康王府。

  趙桓隻是略略的生了馮雪梅的一股子氣,心思還得立刻轉到太上身上來,太上的態度很關鍵。

  如果太上也有此意,那麽以前他隻是不好意思自己來操作這件事,如果他這樣做,便是做老子的忘恩負意了。

  而現在通過吳乞買,太上針對的可就不是趙九哥了,針對的是重昏侯趙桓,九哥不在臨安,可不就得找個年長的兄弟來平息趙桓惹出來的亂子,平息眾臣的憤怒?

  如果太上對韋太後說的,要詢問一番詳情是真的,那太上怎麽還不來問呢?難道等著重昏侯痛哭著自己找上去承認錯誤?

  本來,趙桓的注意力一直在徐丙則的身上,最擔心徐丙則會拿著四妹的事來要挾,上次徐丙則來竹樓上麵見趙桓時已經表示了這個意思,但被趙桓硬著頭皮頂回去了。

  那麽這次吳乞買不懷好意的發難,一定沒有徐丙則摻與在內,事情從金國皇帝的嘴裏說出來,竟然連徐丙則都捎帶上了,如果人們細一追究,自然要問一句——重昏侯不可能自暴自醜,吳乞買怎麽知道這麽私密的事?

  在等邢秉懿的時候,重昏侯打量唐古慧兒,她比馮雪梅見過世麵,麵對這樣大的事她的臉上還很平靜,趙桓問她,“如果我不得不和一些人攤牌,你會站在誰的一邊?”

  趙桓問的很含糊,沒說和誰攤牌。

  唐古慧兒說,“一定會站在你這邊。”

  她答的很幹脆,沒有任何遲疑,這麽說她猜到了趙桓說的“一些人”指的是誰了。趙桓問道,“本侯將你們從吳乞買身邊搶過來,你不恨我麽?”

  唐古慧兒輕聲道,“我得活著呀,吳乞買那裏我回不去了,你放我回去他也不會待見我,這本就是他的錯我沒什麽難過的……金國我回不去,也沒人笑話我,上京有人偶爾提到我我也聽不到。但在臨安,你敗了我才會更慘吧?”

  “你認為我會再敗嗎?”

  唐古慧兒又沒想,回道,“我想你不會再敗了,因為你和康王站到了一起,在海船上,在二王妃的喜宴上我就看出來了。”

  重昏侯一直惶惑,卻從唐古慧兒的話中汲得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