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不眠之夜
作者:東風暗刻      更新:2021-01-04 21:07      字數:2139
  隨著討論的深入,楊忻中看的出,康王對於純粹的作戰、布陣和攻防問題所言甚少,幾乎沒說過一句,可能是有意的不給楊忻中設定條條框框。

  但對楊忻中來說,他的話竟然沒有一句是多餘的,大到方向線路,小到籌糧,以及一路上的行止作風,都至關緊要,連四王妃的逃脫可能造成的影響都想到了。

  再接下來,為了等待城內找李成的替身,這些人就將更細致的環節再想一想,討論萬一遇到了該如何應對,行軍中也有可能遇不到,但有備無患。

  從這件事中,楊忻中感觸頗多。康王可能不是軍事上的天才,但他一定是另一種天才,對人心體察入微,在戰略上的膽量、決心以及目光,不是任何一位軍帥能比的。

  也難怪康王敢去韓州,路上掩藏著行跡,不但騙過了金帥婁室,還哄著他幾位夫人和三位王妃都上了船,並且在金兀術步步迫近的情況下,也讓四太子“逼迫”了吳乞買。

  而他從容的穿針引線,以五船迎回天眷,以毫發縛住蒼龍。

  趙構這次離開臨安時,特意讓馬統領留下以小將坐鎮大衙,誰說不是因為馬統領隨康王去過韓州的緣故呢?

  那麽楊忻中率軍去大名府,是一次沒有康王親自率領的行動,擔子和壓力會更大,說明康王對楊忻中能力上的信任,楊忻中決心,就算排除一切困難也一定不辱使命。

  城中,尋找李成替身的事情正在拉網似的進行,時間已經是子時了,這些人睡意全無,楊忻中派出去的硬探傳回了部分消息,在宿州外圍沒有發現四王妃的足跡。

  按她逃走的時間上推算,一個孤身女子走的又是夜路,這段時間裏她不可能跑出宿州地界,但下一步的北去路線不可能是康王去汴梁的路線,隻會盡早的過河去金軍占領地區。

  楊忻中人馬一動,很可能不出宿州地界,便已實際上超過了四王妃,前頭有宋軍行動,她多半不會去彭城過河,極可能從彭城和南麵的下邳之間渡河東去。

  想想也是怪了,康王先是困住了金兀術,結果讓他跑了,康王留下了他搜刮自江南的巨量財富,外加留了他一把斧子。

  康王又千裏迢迢的從遼河岸邊帶回了四王妃,最後也跑了,管吃管住的養了她好些天,一手指頭未動,摔壞了嶽府不少梭子,剪壞了不少布,最後帶走了金;皇帝印,還把吳芍藥和邢秉懿給她選的一件上好的首飾帶走了。

  趙構一樂,四王妃路上的盤纏,就是她原戴的,和剛給她的那件金首飾。

  他想了想說,“在她有可能經過的地方暗訪一下,看有沒有個女子典當過首飾。另外我們下一站是彭城,彭城和下邳沿岸的碼頭、船家都要暗中控製一下,如果捉到她立刻押送汴梁,任何人不準刁難。”

  人們餓了,吳娘子出去安排,又很快回來,不一會兒有人將酒飯擺了上來,吳芍藥悄悄的對趙構說,“九哥,有個事兒。”

  眾人見她同康王耳語,不知道說的什麽機密。

  八王妃斡勒妹和元妃兀顏彤身上所戴的首飾也少了,除了離開汴梁時、吳芍藥和邢秉懿從西山金窟給兩人選的那件,其餘的都不見了。

  吳娘子說,這是王妟悄悄告訴她的,但吳芍藥的意思是不要說破,兩人知情卻沒隨著四王妃跑,隻是送了首飾。

  趙構一捂臉,四王妃路上的盤纏不成問題了,但他不生氣,斡勒妹和兀顏彤怎麽都比那個李成強,留些麵子故作不知吧。

  子時末,像李成的胖子終於找到了,把李成的盔甲給他披掛起來,手裏拿上一支令旗,氣質怎麽看也不像,等扶到馬背上坐穩了,離著十幾步別仔細看,總算有了點李成的架勢。

  康王放了酒杯說,“馬上出發,去彭城!”

  九月三日的後半夜,康王所有人都行動起來,在城內集中,他在吳娘子的隊伍裏看到了斡勒妹和兀顏彤。

  兩人像沒事人一樣,八王妃腕子上那支鐲子果然不見了,康王猛然生了一股閑氣,想拿鞭子抽她們一下子,但是看了看王妟眼睛還紅著,這事兒也就算了,此事如挑明了,她們一定會猜到是王妟告的密。

  人馬到了宿州城外,郊野一片漆黑,夜空裏繁星密布,窄窄的月牙兒在垛口後麵,康王對送出城的盛修克道,“盛通判你回城吧,宿州就交給你了。”

  盛修克說,“預祝大王馬到成功!”

  盛修克回城,康王的隊伍走出去沒多遠,就聽著西方馬蹄聲飛快的馳近,聽起來有兩三百人的規模,楊忻中立刻布置警戒,攔住來人,並親自上前邊詢問。

  趙構和吳娘子不知道來的是誰,在火把下立馬等候,隨後見楊忻中親自領著一個年輕人過來參見。

  趙構往此人身上一看,中等的身材,火光下顯得麵色白晰,雙目明亮,身上披著鎖子連環銀甲,白袍銀盔,腰中掛著一口劍,楊忻中衝他道,“大王,你看誰來了!”

  直到現在,康王都沒有如此近距離的見過嶽飛,然而已經將他飛快的從一個右軍統製提拔到了西嶽大軍軍帥的位置,而康王的身份卻降低了。

  還未等他說話,嶽雲和嶽雷兄弟倆已興奮的叫喊起來。

  ……

  金國天會八年的八月份,出了這麽多的大事,金國上京的史官們卻沒什麽好記錄的,八月居然整整一個月是空白。

  吳乞買帶著十五個後妃坐著免費的大船去臨安了,說退位?不是退位。說駕崩?吳乞買還活著。說皇帝陛下被宋國皇帝帶著幾百人帶走了?

  怎麽寫都不合適,主要原因是沒有人拿主張,新的皇帝不橫空出世,這種事的口徑和調子沒人敢定,不能亂寫,就連年號還在用著吳乞買的年號——天會八年。

  一進入九月就有事可寫了,因為在即將到來的九月九日,大金國要立劉豫為大齊皇帝,對大金世修兒子之禮,都城是大名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