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重昏侯升朝
作者:東風暗刻      更新:2021-01-04 21:07      字數:2178
  周望說,“平叛是康王殿下之前定下的事,荊襄墾荒亦是康王所定,但兩邊的人在湖北卻鬧出了摩擦,而此時九大王已不便插手這件事了,微臣以為此事涉關著我大宋嚴肅治軍之法,若不早作處置,臣唯恐……”

  重昏侯在台子上一伸手不讓周望再講了,說道,“你說的是牛皋和戚方的事,戚方賊子死不足惜,他在我大宋的威亂時刻鬧的還小麽?看到我們大捷了,又想倒幟過來,以匪化兵撈取好處,牛皋殺的好!”

  周望道,“但下級軍官越級擅殺大將,這個先例不可開呀,戚方的身後是張伯英,難道我們不追究了?”

  趙桓心說,本侯身後還站著九哥呢!

  說道,“是啊,我聽說了此事本來高興的想升牛皋的職,看在周卿的考慮那就暫且算了!所有肯於抗金的,哪怕有些錯處,本侯都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原以為趙老大上位之後,朝中文武的力量可以朝著有利於文的一方麵偏一偏的,這麽一看,上來個更死硬的。

  周望顧不得程愚翁,自己先無可奈何的坐下,聽見趙桓再次問康王,此次去汴梁有什麽打算,他在臨安行事時也好有些呼應。

  趙構起身要說話,趙桓連忙朝他壓著手道,“九哥坐下說,坐下說。”

  坐在馬紮子上說話,其實氣息不是很流暢,趙構知道大哥的好意,隻得坐下來,而且這是朝會,大哥問到的這件事他要如實的回稟。

  康王醞釀了一下說,“臣弟要放掉伏牛山三萬被困的金軍。”

  台子底下又是一片倒抽冷氣之聲,原以為趙九哥是死硬的主戰派,誰知他卻做著放人的主張。

  看來台子上的重昏侯也略微有些吃驚了,“九哥可否詳說一番?”

  趙九哥道,“三軍要奪其帥,匹夫要奪其氣,伏牛山圍困的時間已經這麽久了,臣弟就算放了他們又有何懼,這些人對於完顏宗翰的死對頭——斜也來說至關重要,金國真正的梟雄是完顏宗翰,他手下有二十多萬精銳人馬,我不放開伏牛山,斜也在完顏宗翰的跟前將一文不值。”

  至於拖延時間、做好迎戰準備的考慮,趙構就不必在這裏提了。

  重昏侯像模像樣的點著頭道,“嗯,有道理,隻要是有利於強壯我們自身,而削弱金國的事情,本侯一律支持!”

  議事議到此處,趙構可以退下去辦自己的事了。

  然而一個人從馬紮子上站起身,大聲應和道,“重昏侯所言真很有道理!微臣讚同重昏侯的主張!”

  原來是梅州刺史徐丙則,他一連大聲說了兩次“重昏侯”,重昏侯看上去卻未見有多麽高興,“徐愛卿你有什麽話?”

  徐丙則挺身道,“我朝此時正同金國全力開戰,軍隊之糧餉用量極大,而微臣以為,戶部葉部台和朱相爺此時在江南所行的減賦、降租之法,將會極大的幹擾到我們對於糧餉的籌備,對作戰很不利,微臣建議暫緩施行!”

  重昏侯抹搭著眼皮子,不知道在想什麽。

  可能這件事是趙九哥一力督促著開辦起來的,趙桓不好扭轉。

  偏偏這個徐丙則不趕快回梅州去做事,又跑過來給他添堵。趙桓不喜歡此人,可也不能惹急了他,將來更不能留著他。

  趙桓在韓州同父親趙佶無話不談,什麽都說,但有件事他一直不敢講。

  他對蔡京滿府的仇視早已達到勢不兩立的程度,而四妹趙福金偏偏是蔡京的兒媳婦。

  當年徐丙則在京城大肆搜刮女子往城外金營中送時,趙福金被駙馬府的一個劉姓的侍女告密給了二太子完顏宗望,說她有多麽的美,二太子點名要她。

  當時徐丙則曾向趙桓密報過這件事,趙桓那時若想救四妹可能還有些時機,比如偷梁換柱什麽的,但他沒有製止,任由徐丙則把她送出去了。

  道君老皇爺生了那麽多的女兒,最喜愛的就是四帝姬趙福金,直到此時,趙桓就瞞著爹和兄弟們這一件事情。

  但徐丙則玩的是先揚後抑的法子,打了重昏侯一個措手不及,一時難於回應,因為減租確實不利於籌糧。

  趙桓抬起雙目,有些不確定的看著台子底下黑壓壓的一片人腦袋,說道,“附議徐愛卿之言者,請站起來叫本侯看看有多少人。”

  底下一片起身的動靜,一個,兩個,五個,十個,一小會兒便站起來一大片人,大略看上去足足有三十多個,連周望也在內。

  徐丙則瞟了一眼依舊站在那裏的程愚翁,你看看徐某的人氣!

  有這麽多的人讚同我的提議,程大人你認為重昏侯在這種情形之下,他還能怎麽做?

  趙桓感慨著道,“本侯甚為欣慰,因為心裏裝著軍國大計、而不像胡少伋那樣隻想著謀捷徑、討好處的人大有人在!”

  趙九哥深怕大哥打亂了戶部葉少蘊和朱勝非的事,可是又插不上話。

  隻聽趙桓說,隨太上的北狩之行,讓本侯深刻體會了國計艱難,回到天眷大宅之後,太上與本侯痛定思痛,要從我做起,身體力行,在新開門之外、外城之內的那一大片地方開荒種糧,徐愛卿等人更是讓本侯不盛感慨,真有同道之感!

  徐丙則連忙道,“重昏侯過獎了,微臣隻是做了該做的事,說了該說的話而已,數十萬大軍哪一日不等著糧餉,萬一有缺漏,影響的便是抗金大計。”

  趙桓頻頻的點頭,極為讚許的樣子,說道,“站著的請移步到台前來。”

  站著的人感覺很光榮,紛紛移步走到台前站住,麵朝著一片馬紮子,再一看,程愚翁也跑出來了。

  重昏侯道,“本侯有你們這樣同心同德的臣子在側,何愁開荒大事不成!”

  他衝台邊侍立的一個拿著拂塵的內侍吩咐道,“你去找些人,將本候和各處竹樓內的農具拿三十件過來,本侯要親自予這些愛卿,從明日起每天早朝過後,本侯要與眾卿同去外城開荒。”

  他對韋舅爺道,“舅爺,煩你將這些愛卿的姓名一個個記好,不許有一個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