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幌子
作者:東風暗刻      更新:2021-01-04 21:07      字數:2188
  趙桓酒喝了這麽多,但腦袋不迷糊,宴席散的時候,重昏侯當眾宣布:“昔日,周郭太祖之能夠主盟,並能以柴氏異姓為後嗣,此先王之所以睦九族而和萬邦是也。康王,兼兵馬大元帥九哥之親賢,舉世無與匹敵者,其德能崇高,方能成就援輔之功,必先於三省之列,位在宰相之上,權可攝政。”

  太上趙佶聽罷頻頻點頭,老大英明!

  這等於未開朝會,便已確定了趙九哥在朝中的地位,康王名義上隻在趙桓之下,三省宰相也管不了趙九哥,他統領著大宋全部的五嶽人馬,而且有權力攝政,對朝政有什麽意見,都可以憑一已之力進行幹預。

  韋太妃在整整一個晚上的酒宴中,一直在偷偷的關注著趙桓和趙九哥,發現他們喝著酒勾肩搭背,有說不完的話,心中就有點放心了。

  她聽了趙桓宣布的事項,又偷偷觀察吳芍藥,從她的臉上已看不到不快,不知是真的假的,此時正在和邢秉懿、朱鳳英等人私語,這就又放心了一大塊。

  也許趙九哥從建康急著回來讓位給趙桓,真的是走了一步好棋,九哥的功勞舉世皆知,要差就差在了這一步,一般人是做不出來的。

  韋太妃肚子裏也有墨水,知道《荀子》中的話:“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必讓,然後為德。”

  兒子走出來的這一步無比艱難,但是正好暗合了此語,他這當眾一讓,連碼頭上的普通百姓們都看到了,要是虛的假的,趙九哥也不會冒險去韓州。

  這一讓就讓出了高風亮節,也讓出了兄弟間的真情實意。

  恰聽趙桓對眾人道,“明日第一次朝會,我要尊韋太妃為宣和皇太後。”

  趙大哥這就開始作了,韋太妃喜滋滋的想,要是九哥在位的話,都不敢這麽做,還有個喬太妃呢,還有個鄭太後呢,還有個元祐先皇嫂太後呢。

  但是由趙桓當眾公布出來誰又能說什麽話?趙桓對自己的後位虛懸都隻字不提,誰能說他存著私心?

  這麽一看趙桓也就有些可愛了,隨後韋太妃又擔心趙桓酒後沒了把門的,再把話隨口說到邢秉懿和吳芍藥身上去,這可就堪比捅了馬蜂窩,這兩個人的事誰也管不了,還得九哥和她們自己去解決。

  趙桓不傻,一句沒提這兩個人的事,宴席就散了場。

  喬太妃和韋太妃兩人關係要好,當初太上在位時能臨幸到韋太妃的頭上,還真是多虧了喬太妃引見,不然哪裏來的趙九哥,姐妹二人早年便發下了誓言,如富貴無相忘。

  此時兩人又在竹樓下相見,喬太妃熱情的對升了位的韋太後連聲祝賀,拉著她到自己的竹樓上去聊天,韋太後私語著對她道,“有我的就有你的,你莫急。”

  喬太妃道,“妹妹看你說的,我隻是放不下秉懿她們,這可如何是好,掂掂哪一邊都放不下呀。”

  ……

  趙九哥抓機會的能力,吳芍藥比誰都清楚,他急著讓位給趙大哥絕不是為了圖一個虛名,是形勢趕到了這一步了。

  直到現在為止,大宋的政局也不是鐵板一塊,人心活泛的超出了以往任何時候,胡少伋並不是一個人,沒挨上趙大哥一腳的還有好多人。

  但金國虎視眈眈,欲壑難填,不會給他們留出空閑來,讓他們四平八穩的先安頓好了後院兒,然後兩邊再抵住了角力。

  而趙九哥恰恰就有這樣的能力,身後一團亂麻,也敢集中精力先做最急迫的。去韓州是這樣,這次要去汴梁也同樣是這樣。

  大理寺的鬧劇是江南坐地戶意欲穩固根基的苗頭,也是文人階層試圖彰顯存在感的一次嚐試,趙九哥是以重武而存在的,韓州之行使人們對他的這種印象達到了頂峰。

  再加上張伯英在江南的平亂,別人不知道其中的底細,吳芍藥不會不知道,她是除了趙九哥之外另一個知情的人。

  平亂,並非平的一州一地的小亂子,鍾相父子隻是藥引子,牽著中嶽平亂大軍前往他們想去的地方,趙九哥盯的可是整個江南!

  但他隻是給張伯英在臨行前麵授過一次機宜,告訴他平亂的目的和底線,哪些人能碰,哪些人不能碰,細節卻沒有功夫去左右。

  於是,二魚便充當了前方與大內的勾聯紐帶,張穠剛剛悄然的來告訴吳芍藥,張伯英的下一個目標,就是江南西路。

  鍾相父子打起來的旗號一定會聯係到最底層的民眾,他們雖說不再擴充人馬,有人去投奔也會婉言謝絕,但消息的來源卻十分的廣泛。

  這次他們已有十分確切的消息,江西的那個“梅百萬”並不姓梅,江西也並沒有什麽“梅亭”,所謂的梅亭小鑄全都是掩人耳目的。

  梅亭在梅州,是梅江西岸的一處不很出名的景致,而“梅百萬”應該叫他“徐百萬”才正確!因為他有個兒子正在梅州做著刺史!

  這次再看,匆匆由梅州趕來臨安,與胡少伋等人勾扯在一起的徐丙則,他為的可不是什麽名份大義,大義隻是他口頭上的一個幌子罷了。

  趙九哥的平亂一定會觸動不少人的利益,這是會恨到咬牙切齒的。

  九哥的名份不正問題一定會成為他們鬧事的一個理由,如果這個不可告人的理由再同抑武的百年國策結合在一起呢?

  那可就無比的崇高與無私了。

  眼下大宋在戰場上呈已表麵的攻勢,至少同金軍成了均勢,沒有個明顯的高低,有些人對武人的擔心又開始冒頭了!

  然而九哥根本不給他們起刺兒的口實,前些日子九哥遲遲不回臨安,好像給了人們錯覺——好像趙九哥不敢麵對臨安的天眷,怕觸及到名份的問題。

  可是等他一回來呢,船在侯潮門剛剛靠了岸,人未入城便將皇位讓了!

  這使有些人憋了一肚子的打算,要找個暴發的出口,卻讓九哥一槍從別處放了氣兒,嚴格說連大哥趙桓也參與其中,成了那個放氣的人。

  現在好了,名正言順該上位的已經上了位,趙桓實際上擋在了九哥的身前,讓他能夠放心的應對完顏宗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