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喜訊
作者:東風暗刻      更新:2021-01-04 21:07      字數:2222
  報恩坊的大街上聚集了不少人看這場熱鬧,觀橋和北橋上站的都是人,耶律啊國帶著十名手下正好閑逛到這裏,此時也擠在橋上看,他認得趙桓和其中的幾個兄弟。

  東平渡跟來的手下也能認得裏麵幾個人,“老爺,你說我們要是衝上去奮不顧身救了淵聖,結果會怎麽樣?”

  耶律啊國道,“不妥!先想想我們是什麽身份,你看看哪一邊不比我們硬氣?事體不明,弄不好還會牽連我女兒!不如偷偷的跟著他們,弄明白了再去天眷大宅報信!”

  耶律啊國說罷,就看到了餘麗燕挎著弓箭,和個扛著槍的小子,從南邊的人流中走了過來……

  趙桓兄弟們讓人押著往北走,一句話都不能多說,走慢了都會挨板子,牽涉到刑部從二品主官的命案,從報案到拿獲凶手還沒過半柱香的功夫,縣丞都覺著太順利了。

  馬上便要押著人犯走到縣衙大門口了,從身後追過來十多人,就在縣衙的門外將人攔住了,縣丞已經連問了幾次,“你們是哪裏來的狂徒,膽敢擾亂本縣的辦案。”

  怎奈這十個人就是不答,一個個挺胸腆肚往大門上一站封住了去路。

  縣丞急了,喝道,“相造反是吧?別怪本官將你們一塊兒拿入縣衙裏去!”

  這才有個小夥子撇著嘴道,“和你說不上,有什麽事等國丈到了再說!”

  縣丞道,“國丈?哪個國丈?”

  餘麗燕和嶽雷攙扶著耶律啊國,跑的上氣不接下氣,最後一刻才從後邊跟上來,手下道,“你看那不是?國丈來了。”

  耶律啊國到臨安時間不長,行事一向很低調也不敢招搖,衙役們喝問,“你是什麽人,敢冒充國丈,快報上名來好拿你這個假皇親!”

  “大案子一個接一個!”

  耶律啊國站穩了,不急著回答衙役的問話,而是先喘氣,偷偷的瞥了一眼手下,立刻明白了是怎麽回事,連忙道,“差官,別聽他們瞎說。”

  “還是你老實,快報名,可以免打!”

  趙桓叫,“耶律國丈,快來救我們。”

  耶律啊國慌忙對趙桓唱個喏,“淵聖請稍待,待我報個名,縣裏自然放你們。”

  他轉身對縣丞拱拱手道,“老夫耶律啊國,不才以前是大遼國的皇帝,後來是海濱王,眼下的身份,叫老夫一聲國丈也沒什麽不行,因為老夫的女兒在一個月前剛剛和九哥皇帝陛下成過親。”

  縣丞狐疑著問,“一個月前陛下還在海上,他能在哪裏成親?”

  耶律啊國道,“在海上。”

  衙役喝道,“剛成親兒子都能扛槍了?”

  耶律啊國的手下嗓門兒更大,“你放肆亂說,這才是我們公主兒子的兄弟!”

  衙役更不明白,“還兩個!”

  餘麗燕說,“他是禦前西嶽華山大軍嶽軍帥府中的二公子,嶽雷。”

  縣丞畢竟比差役們有些見識,臨安城內以錢塘門至眾安橋的大街為分界,以北歸仁和縣,以南歸錢塘縣,而嶽帥府正好位於仁和縣,縣丞不可能不知道。

  聞言,連忙扭頭找報信的胡府家人,一個都沒找到,便問趙桓,“刑部胡尚書真是你打死的?”

  趙桓道,“是我失足踢死的。”

  縣丞點點頭再問,“地點在何處?”

  趙桓道,“在大理寺獄。”

  縣丞倒吸了一口涼氣,“因何動手?”

  因為姓胡的圖謀廢立,要給趙某黃袍加身,趙某一時未忍的住怒火,這才踹了他兩腳——趙桓和個小小的縣裏官員說得上嗎?

  餘麗燕見趙桓不說,便道,“這位父母官你何不去大理寺問一問?自然會知道緣委。”

  縣丞沉吟著,有手下再想叫時,便被他製止了。

  餘麗燕道,“若等你們將淵聖押進縣府,恐怕就不好往外送了!”

  縣丞不是不想去大理寺問,隻是兩邊檔次差著太多,往常有公務也輪不到仁和縣跑到大理寺去問案情,萬一被聶守獻喝斥一頓再掃地出門,那可就鬧了笑話。

  餘麗燕奉了吳娘子的命令,本來是趕到天眷大宅製亂的,她從吳芍藥那裏討來了實底,如果亂象嚴重,她和嶽雷可以動武。

  此時在仁和縣衙,嶽雷正端著新到手的槍躍躍欲試。

  這杆槍在鑄好以後被高質祭過了雞血,此時正被嶽雷在快到正午的日光下把玩,龍眼睛上反射的兩道炙光,穿過縣府大門和門內影壁的空隙,恰好照到了簷角下掛著的一隻鐵馬。

  餘麗燕摘了弓箭從門縫兒裏一箭射進去,屋簷底下立刻就響了。

  耶律啊國說道,“我女兒一箭能射死金國的軍神婁室,你還懷疑她的身份。”

  大理正卿聶守獻送走了瘟神,今日中午總算可以回府,誰知出了衙門不遠,便在仁和縣的大門外又見到了趙桓,他趕忙下了馬上前問道,“淵聖如何走的這麽慢呢!”

  又看到趙桓和幾位兄弟的額角青腫,大理正卿失色道,“淵聖在下官的大理寺打死了胡少伋,都沒負過這樣重的傷,這又是怎麽回事?是誰這麽大膽包天敢打淵聖!”

  縣丞認的聶守獻,聞言嚇的魂飛魄散!果然眼前的是淵聖!

  為了救這個人九哥皇帝陛下連命都豁的出去,而他卻放縱手下打了陛下的兄弟,還不止打了一個,不止打了一下子。

  縣丞膝下不由自主的一軟,就在大門外跪下了,手下那些捕凶的衙役們一見,也紛紛跪下。

  趙桓不幹,誰勸也不行,連大理卿聶守獻的麵子也不給,兄弟幾人在仁和縣大街上遭遇縣役光天化日的行凶,個個都受了很厲害的內傷!

  聶守獻無計可施,便將求助的目光投向餘麗燕。

  餘麗燕對嶽雷道,“你在這裏守護著淵聖,我回大內請吳貴妃或邢娘子過來處置此事吧。”

  趙桓一聽,叫的就不那麽堅決了。

  趙栩伏在趙桓的耳邊勸道,“算了!大哥,也不是什麽光彩事……”

  恰在此時,有一匹快馬從臨安府的方向由南往北馳來,驚的行人紛紛避讓,馬上人邊跑邊叫道,“喜訊——據鹽官鎮急報,陛下的禦船從建康歸來,臨安府曉諭城內軍民請速至候潮門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