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還有時間
作者:東風暗刻      更新:2021-01-04 21:07      字數:2146
  要是吳乞買沒有身陷臨安,完顏宗翰或許有興趣往下看看,此時就把書一卷,找到廚房將之投入火中,看著它一下子著起來,一層一層翻卷著化為灰燼。

  他對傳信的親信說道,“讓阿魯補立刻回陝州去!遼王在汴梁方向行動了,陝州的渭南一帶我必須立刻拿回來!”

  親信轉身急返燕京。

  完顏宗翰再悄悄的吩咐嫡係,“在上京朝野小規模散布一下——吳乞買陛下的燕京犒軍之行計劃多麽的周密,知情者多麽的少,聖躬未到燕京便失足於韓州這難道不可疑嗎?韓州是誰的地麵?是我的嗎?是誰跟著護駕?帶了多少人?趙構有多少人?為什麽護駕的沒事,陛下卻有了事?”

  手下凝神細聽,不落下一句,然後轉身要走,宗翰說,“要小範圍,別牽連四太子,因為他生著病……別讓人看出這是特意而為……陛下落難後最難過的是完顏宗磐,這些問題要讓他知道知道。”

  現在大金國主要的三方麵軍事力量中,實力幾乎未受損失的隻有他,而且體量最大,如果他很快能掌握住國家權柄,相信趙構眼下收獲的所有地盤,都不夠他指揮的一個大反擊。

  太祖阿骨打死後,金國最高權力的交接在吳乞買這裏走了一段岔路,但要回到正常的道路上來總得有些曲折,攔著路還不想做正事人的就要犧牲,為了完成太祖的遺誌,完顏宗翰沒有別的辦法。

  也許將來,隻有他才是有能力接回吳乞買的那個人。

  但那時,吳乞買必須已經與金國的最高權力無緣,並且被趙構擼掉了所有的高傲和威嚴,在完顏宗翰的麵前除了是四叔,必須不再有別的身份和想法。

  大勃極烈換上笑容返回喜宴,坐下來安心飲酒。

  喜氣洋洋的完顏宗幹的眼裏隻有悲喜摻半的美麗五王妃,而完顏宗磐的對手馬上要成為遼王斜也,宗翰的對手席上隻有一個趙構。

  完顏宗翰雖然重視這個對手,有些時候還有點懼怕,那他更應該盡快的掃清障礙,盡快將掌握大金國的力量抓到手中。

  宗翰的年齡有趙構的兩個大,看問題的眼界就算再不穩準,畢竟也比趙構多看了不少年了。

  他敢拋開自壽春以來金宋之間一係列的角力,更加專注於上京的權力爭鬥,並不是不看大局,也不是自私,也不是目光短淺。

  恰恰是認為他還有這個時間。

  雖然這個對手很難纏,但趙構的麻煩比自己大,宋國的政局在他的父親——昏德公二十多年毫無建樹的耽誤下,早就病入膏肓。

  趙佶在離開皇位後,給兒子們丟下的政治遺產是一大批在金國、夏國乃至高麗國都赫赫有名的壞蛋:蔡京、童貫、高俅、楊戩、朱勔、王黼、蔡攸、梁師成、李彥、李邦彥……

  每個人的身後再拉起一大幫臭味相投的跟班,在權利場上幾乎不給好人留一點位置,他們相互提攜彼此踩踏,又抱團兒又拆台,忙的不亦樂乎。

  重昏侯上位後隻來得及幹掉了幾個,但完顏宗翰以他敏銳的目光毫不費力的看出,那是出於趙桓對他們的私忿,而不是為了國家。

  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四帝姬趙福金因為是蔡京的兒媳,趙桓默許了手下在最初的階段便將她拉了出來。

  完顏宗翰雖然不關注這類事情,但也不致於沒一點兒印象。

  這些人二十多年培植起來的黨羽,遍布宋國的文武各界權力階層,趙構上位後這短短的幾年又徒奈何。

  趙構要麵對的,還有他們那套縱橫交錯的軍事指揮係統,他的老祖宗趙匡胤不惜一切代價的編織了一套專門限製武力的體係,並且被文臣階層不遺餘力的捍衛了一百年。

  接下來,趙構在與自己的對陣中,需要克服的困難就實在是太多了,他的阻力在往後更長的時間裏,會源源不斷的釋放出來。

  更何況昏德公和重昏侯這對廢物父子又回去了!

  是趙構自找的。

  所以,即使兩個人都要麵對各自的麻煩問題,宗翰的問題也比趙構簡單的多。

  ……

  真讓完顏宗翰猜著了。

  趙構在建康同樣也沒時間和精力,去過多的關心汴梁和伏牛山的戰事,一則是不懂,二是現階段他占著便宜,隻要前方這種狀態能維持著,他就得抓緊時間練他的內功。

  這日,觀文殿學士,尚書右仆射,江西、湖南、湖北路宣撫使朱勝非,毫無收獲的回到了建康,向趙構交差。

  皇帝從韓州帶著太上回來了,下一步的朝局走向總得看一看才清楚,朱勝非再滯留於外好像沒什麽必要。

  如果很明顯這次的出使不會有什麽太大的建樹,那麽耽擱的越久,將來的述職越會令人難堪,還不如早一點回來。

  湖南湖北一帶,普通的米價是每石一千錢,個別的地方達到了兩千錢。

  這是最嚴峻的問題,朱勝非隱晦的說,如果陛下想從民間征米,民間沒有。如果隨處有米的話,米價不會這麽高。

  米都在少數人的手裏囤積著,等著抬到更高的價錢,陛下要從他們手裏拿到軍糧,恐怕我們不先展開軍事行動,他們也要翻臉吧。

  籌錢就更有難度了,朱勝非說,他去的地方,大概一個普通的五口之家,一個月的收入隻夠買一斤好米,可能還買不到。

  趙構看著他想,朱勝非是蔡州人。

  自從意識到徐丙則的問題之後,趙構看事時,總會不自覺的專注一下每位臣子的原籍地,此時當然信朱勝非所說的。

  建炎初年朱勝非是勸進趙構即帝位的人之一,後來曆任中書舍人兼權直學士院,尚書右丞,中書侍郎,尚書右仆射兼禦營使。

  更主要的是,朱勝非在江州、湖州、宣州、洪州都任過一把手的實職,每一處的任職時間雖說都不算長,但眼界範圍總會寬過一般人吧?

  江南的頭茬兒米剛下來便是這個糟局麵,往後他的二十五萬大軍吃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