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威名
作者:東風暗刻      更新:2021-01-04 21:07      字數:2224
  劉平叔是有個打算,而且正要請示陛下之後再實施,但此時該他講的好像講的夠多了,機密之事豈好再說。

  王管家的熱心也稍稍引起了劉平叔的注意,他眼珠兒一轉朗聲道:“劉某當然要有打算,說說沒什麽妨礙!”

  另外的三人立刻專注著聽,劉平叔說,“這次兩位閣分回去時,劉某便托你們給陛下帶個建議,請陛下定奪——”

  王妟問,“大帥是什麽建議?我們一定帶到。”

  劉平叔說,“那三千金國的女俘虜放在汴梁是惹事的精,我不要了,建議都給西嶽華山大軍!用她們換我的幾千馬軍回來。”

  兩個欽差麵麵相覷,你和嶽飛做這種買賣,可能嗎?

  劉平叔鄭重其事的說,“要不這樣吧,兩位閣分返回建康時,幹脆將這三千個女俘給陛下帶回去得了,給誰讓陛下定。”

  王妟和詹七娘不敢做這個決定,更不敢擅自帶著三千個女俘回去。但她們答應,要把劉平叔的這個願望給陛下帶回去,請他定奪。

  返程前,劉平叔將封裝好的回報交給王婉儀,然後送她們出城,韋府的管家王柒則還須留下來一陣子,打理一下舅爺的府宅,兩邊這才分手。

  ……

  在王妟去汴梁傳旨的時候,趙構在建康,等到了送枸杞歸來的曲正甫。

  這段日子,趙構已經想好了曲正甫的委任之事,見到他以後不急著說出來,而是問他臨安之行的見聞。

  曲正甫說,潘娘子領著他,將枸杞順利送入了和寧門,他也見到了吳娘子。

  趙構問,“她如何呀?說了什麽話?”

  曲正甫說,吳娘子這些日子一直在忙,臣去的時候看到了太後和邢娘子等人,還沒等多說幾句話,正好城南有警訊到,戚方的殘部從南方流躥過來。

  趙構的心立刻提起來,問道,“有多少人?要緊不要緊?”

  吳娘子當時以為,臨安城回來了太上和淵聖的消息可能匪部也得知了,再者竹車門徹夜不關,城內外兩邊的工地上挑燈施工,防範好似不如往常,這些流匪覺著有機可乘。

  曲正甫主動請戰,隨吳娘子去了城南軍營,因為張伯英的中嶽大軍有兩千人駐紮在那裏,同去的還有禦營司一千人、扈婉儀領的大內女侍衛兩百人,還有拿著兩支大鐵杵的嶽教頭。

  趙構一聽到這裏,便放心了。

  曲正甫問,“陛下,你不想再聽了麽?”

  趙構,“長話短說,直接說結果吧。”

  戚方的殘部總共有兩千五六百人,他們不是來臨安騷擾的,而是來歸順的。一則戚方死後,這些人群龍無首,為了點小事爭來爭去,誰都不聽誰的,二則因為第一個原因,他們在仙霞嶺一帶很不得誌,腿都不敢隨便伸一伸。

  最主要的是,他們也聽說了陛下去韓州的事情。

  曲正甫莊重的對九哥皇帝陛下施禮,“陛下的威名一夕傳遍江南,他們是從山中那些樵夫,走賈的口中,才拖後幾天知道的這個消息,全部自已捆了到臨安歸順。”

  吳娘子將他們收了兵械,再給他們以斧鋸,先將他們投入到竹車門外的伐竹工地上了,伐竹的進度明顯加快了。

  嶽教頭和他的兄弟嶽雷,此時也許正在竹車門上晝夜輪換著值班,嶽雷值白班,嶽雲值夜班。

  趙構問,“吳娘子些日子,你看她氣色怎麽樣。”

  曲正甫赧顏道,“吳娘子的名氣也很大,微臣這幾日居然也未敢正臉瞧她,但吳娘子的名氣可不僅僅是因為韓州,氣質顏色當然錯不了的,陛下不必問我。”

  隨後,吳娘子帶曲正甫去韋舅爺府,拜見了太上和鄭太後,兩位太妃,將其中一大包枸杞送了過去。

  趙構忙問,“太上問沒問你什麽話?”

  曲正甫來了勁,說,“太上當然要問陝州一帶的戰事,然後問到了微臣,微臣保證,在太上麵前說的話與在陛下麵前說的那些話沒什麽出入,也未說別人的一點兒毛病。”

  太上和趙大哥對曲正甫多番的安慰和勉勵,他們說都記得曲將軍,早年曲將軍對夏國的作戰時有捷聞,揚了我大宋的軍威,著實令敵人聞風喪膽,是我們的棟梁之材。

  皇帝打斷他,“太上是怎麽說張德遠的?”

  曲正甫的臉稍稍的紅了一下,“太上一個字都沒說到張德遠,反倒是元祐太後和韋太妃說到過他。

  曲正甫說,韋太妃曾在太上的跟前嘀咕,“怎麽這個張德遠未開戰先貶將。”

  趙構猜得出,母親的這句話應該是曲正甫跑了一趟臨安,聽到的唯一一句他最願意聽的話了。

  元祐太後以前便對張德遠多有褒獎,注定她不會當著曲正甫的麵,說出對張德遠不利的話,而且趙構估計,越是往後,元祐太後對朝政方麵的事越不會多說什麽了。

  但韋太妃的膽量也是趙構僅見,以前哪裏敢在太上的麵前,如此評論朝中的大員?但是從韓州回來後,太妃的身後有趙九哥了。

  這居然也算是趙構去韓州的收獲,他希望母親韋太妃,從今以後不必再事事謹小慎微的生活。

  曲正甫也去了朝天門,在望仙橋東麵天眷大宅的工地上去看過,那裏正不分白天晚上的趕工程,已然看出了喜人的規模。

  最耗費功夫的流程,其實並不是架起這些竹樓竹屋,這些空心、堅質、防水的上佳材料,隻要工匠們一上手,架起一座竹樓是眨眼間的事情。

  真正耗功夫的環節是開始的打基礎,事先要構思一下整體的排水,吳娘子說所有的溝渠都要以青石全鋪,水井也開打,地麵上要鋪漫方磚,不能叫太上下個雨,連竹樓都不敢下。

  趙構暗自一算,建起這個天眷宅,絕大部分的工程花費除了地麵上這些,就是工匠和民夫的工錢,而那些又粗壯又高大的竹子,都是無須花錢的。

  趙構起身道,“隨朕去看馬吧。”

  曲正甫看到那些馬匹的時候,不由自主的發出一聲讚美,“真是好馬!”

  他的身形說不上高大魁梧,但比趙構的身量矮不了,趙構前後兩次見他,都感覺曲正甫的腰好似直不起來,而此時卻感覺他宛若換了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