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旨意
作者:東風暗刻      更新:2021-01-04 21:06      字數:2169
  劉平叔、韓世忠和張伯英三位司帥,剛剛起誓賭咒互作了妥協,取得了空前的一致,來自建康的聖旨就到了。

  親兵吐字清晰,說的明白無誤,聽這個動靜也不像是假的,假欽差連南熏門都進不來。

  驚得張伯英一翻身、拄著床沿子就想起來,誰知一把扶空了,頭朝下從床板上滾到了地上,額頭上的手巾也掉了。

  再看劉平叔和韓世忠早就跑出去了。

  張伯英沒病,在地上騰身而起,新收的一個女子提醒說,“大帥你還病著!”

  這句話很及時,門外腳步聲已經快到門邊了,韓世忠朗聲道,“韓某一見是你們兩個,我可立刻就放心了!”

  張伯英一個踉蹌又趴到了地下,抬頭看到劉平叔和韓世忠陪著兩員將站在張伯英的門口,兩個人他都不認識。

  韓世忠連忙跨步進來,躬身攙起張伯英,笑容可掬的道,“伯英兄你還拿玩笑當真了,怎麽真在地下爬起來了!”

  張伯英滿麵羞愧,他的另一個女子道,“韓大帥也起誓了,怎麽不爬。”

  張伯英製止她道,“快莫說了,你看不到韓司帥是三條腿麽。”

  韓世忠這次卻不生氣,笑嗬嗬的將張伯英扶到床上道,“韓某憑什麽要爬,陛下在建康難道我說錯了?”

  張伯英問,“兩位欽差麵生的很,恕張伯英這次眼變拙了。”

  韓世忠說,“這兩位是高寵和張憲,都是淮南宣撫司步軍嶽統製的手下。”

  劉平叔笑著嘀咕說,看來嶽飛也不缺人手,一邊盯著郾城一邊還能派一百個手下給陛下傳旨,這是怎麽回事?

  張伯英說,我們都在等陛下的旨意,兩位快宣旨吧。

  張憲說,“那便先說帝姬的事吧。”

  張伯英疑惑萬分,我大宋哪兒還有帝姬,隻見張憲展開聖旨念道,“天道示一理,地道承萬情,夫人君之不孝何以主國。朕與吳貴妃獨赴韓州,曆時月餘,今已喜迎天眷返程。三司自我勉勵,收複故都汴京,太上與朕聞之喜極,對三司之功容後敘議。茲有太上於韓州新得之青鳳帝姬,其家人何某某,原籍開封府城西廂,州西瓦子。剪雲帝姬,其家人王某某,原籍開封府酸棗縣,王家橋瓦子,請三司見旨後立刻代為找尋,務必妥善護送往臨安。欽此。”

  三位司帥幾乎同時捂著胸口,搖搖欲墜。

  這道旨意裏的內容太多了,聽的有些亂。

  首先,韓州是金國地盤……其次是吳貴妃陪陛下去的韓州,但是原來陛下身邊沒有貴妃……再其次北狩的太上回來了,太上在金國也不閑著,得了兩位帝姬……然而兩位帝姬的家人卻分別姓何、姓王,住在開封府的兩個什麽瓦子……

  高寵和張憲一進來,便聽劉大帥嘀咕說嶽統製“盯著郾城”,原來他們的人馬不在汴梁。

  張憲傳完了第一道聖旨,高寵又掏出了第二道,趕緊傳完了旨去郾城!

  聖旨道:“聖賢登泰山而小天下,九州矗華山而嶺河分。華夏賴五嶽不倒,漢祚憑長河春秋,今外虜不盡,朕首務強軍,命三軍以五嶽,兆社稷之如磐……欽命定國軍承宣使韓世忠為淮東製置使,主帥本部更名為禦前東嶽泰山大軍。浙西和江東製置使張伯英,主帥本部更名為禦前中嶽嵩山大軍。劉平叔為淮北製置使,主帥本部更名為禦前北嶽恒山大軍。嶽飛為荊襄製置副使代主司務,禦前西嶽華山大軍代理軍帥。川陝處置使張德遠,主帥本軍更名為禦前南嶽衡山大軍……”

  三帥還在愣怔著,高寵和張憲兩位欽差已迫不及待的將兩份旨意往他們手中一塞,都跑出去了。

  劉平叔對張伯英說,“我們都成禦前了!”

  張伯英說,“劉大帥,世忠兄,我們別愣著了,旨意等送走了欽差,我們回來再細細琢磨,但我們不能叫欽差隻帶一百人去郾城吧?”

  嶽飛成了禦前西嶽華山大軍的代理軍帥,這可是新升起的將星,聖旨若不及時送到,三帥幾乎就想讓他在郾城孤軍作戰了!

  接連打了這麽久的大仗,誰的兵都想在汴梁好好休整休整。

  金軍反不反攻還在兩可之間,就算他金軍攻過來,宋軍這麽多人憑城固守汴梁也是以逸待勞。

  誰不會算這筆帳?萬一金軍從河對麵打過來還能有多可怕?

  接連失敗的低落士氣、越來越炎熱的天氣,再加上沒了鐵浮圖,相較來說守汴梁比去郾城輕鬆的多。

  誰能留在汴梁,那麽三路大軍奪下來的汴梁,也就成了誰孤軍捍衛的汴梁,三個帥級的人物各有各的難處,各有各的打算,劉平叔和韓世忠兩個人幾乎已對張伯英作出妥協了。

  連韓世忠都在自己說服自己,隻要守好了汴梁河防,郾城和襄陽有多少金軍也跑不掉。

  韓世忠總共隻帶了八千人,除去汴梁大戰的折損已不夠那麽多了,付出杯水車薪的代價,能抵什麽大用?

  而劉平叔和張伯英也許早就猜到旨意等不來,去郾城膽氣又不足,風險也大,便托言於旨意,等陛下的旨意怎麽說都是個正當的理由。

  三軍齊集汴梁,要守住它萬無一失。

  至於嶽飛,他們則寄希望於他在郾城打的靈活一點,別硬拚,能牽製一下金軍也許不會招至大麻煩。

  其實就是打算把留在郾城的嶽飛一部豁出去。

  此時接了來自建康的聖旨,張伯英、劉平叔、韓世忠覺著,無論如何也要找一找麵子了。

  對於嶽飛因何從一個小小的步軍統製,極速升至荊襄製置副使和華山大軍代理軍帥,恐怕在三人中隻有張伯英最糊塗,但張伯英的反應卻一點不慢。

  張大帥再也顧不上裝病,高寵和張憲一百騎兵已經在外麵整隊了,再慢一步這些人也就飛馳而去了。

  張伯英追出來喊道,“高將軍!張將軍!暫且留步!!”

  劉平叔和韓世忠也追出來喊道,“兩位將軍且慢走!”

  一百騎兵已經準備走了,高寵問道,“不知大帥們還有何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