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禦前西嶽大軍
作者:東風暗刻      更新:2021-01-04 21:06      字數:2142
  吳芍藥不把手抽回來,調皮的看著趙九哥道,“那九哥你說說看,在你心幕中是《青玉案》寫的好呢……還是《江城子》寫的好呢?”

  趙構遲疑了一下,今天這個問題不好好回答恐怕過不了關。

  很明顯吳芍藥問的不止是詞好不好,因為在《案》邊站著一個人,《城》上也站著一個人,話一旦有個不留神,可能眼前這個美人便生氣了。

  趙構斟酌著說,“僅就詞而言,前者如歌而後者如畫,幾乎分不出優劣。”

  吳芍藥好像有所領悟的樣子,認真問道,“陛下,奴家才知道你文采斐然,奴家崇拜之至,那麽這個歌和畫有什麽區別呢?奴家是真想向陛下請教。”

  趙構不覺放鬆下來,說道,“歌重抒情而畫重寫意,歌主動而畫主靜,歌可繞梁三日而畫可過目不忘……”

  吳芍藥不高興了,“原來我隻能叫陛下記得三日,哪裏比的上人家,能讓陛下過目不忘!難怪你會為了她舍著命去韓州。”

  趙構張口結舌,麵紅耳赤,“這,這,豈有此理!”

  吳芍藥撲哧一笑,“我逗你哪,九哥一番點撥使我受益不淺呀,九哥你再接著往下說,”說罷,又是一副認真學習的樣子。

  趙構泄了氣,“算了,朕可點撥不了娘子,朕不往下說了!”

  吳娘子央告道,“好了好了我不叫你分優劣了,看把你難的,邢姐姐此時不在你麵前你還這樣維護她,我就在你麵前呢你才說個平手,孰優孰劣我已經分的很清楚了。”

  趙構,“……”

  吳娘子說,“九哥剛將它們比作了歌和畫,一個有聲一個有色,如果以味道來相比的話,九哥又有何高見呢?”

  趙構哼了一聲道,“邢娘子的《江城子》帶著對江南新生活的向往,最後一句是‘拜君王’,說明她所求不多,隻想見到君王,詞句中透著苦盡甘來的知足,豈非像酒一樣甘醇!”

  吳芍藥這次認真的想了,頻頻點著頭道,“還真是這樣!那麽《青玉案》注定不該似酒的了,九哥你說它是什麽?”

  趙構板起臉道,“而娘子的《青玉案》,初時嫌夢未做夠,繼而再嫌夜很短,嫌被子很薄,嫌見不到人,最後的那句‘何不看’更無道理,從臨安到淮河再到遼河,天天在一條船上呢,才一眼未看她便惱了,這就是一壇子醋!”

  這次吳芍藥未惱,以一雙亮眸笑望著趙構,似乎要反駁一下,最終隻在鼻子裏哼了一聲,然而還是沒想出反駁的話來,又哼了一聲。

  趙構凝睛看她,很是喜愛,自語道,“不過朕看你這神態,竟比酒還要醉人。”

  吳芍藥紅著臉道,“九哥不是在說著軍國大事嘛,原來是騙人的……”

  趙構正顏正色的說,“邢娘子的詞一如往昔,以前朕單隻覺著不錯,她從韓州歸來詞風雖然一毫未變,卻時時提醒著朕治國不能解怠,絕不能讓她這樣最最簡單的願望再度落空。”

  吳娘子於是跟著想邢秉懿,原來她真的像酒。

  趙構說,“而娘子的《青玉案》正是寫於同舟共濟之時、吉凶未卜之際,讓朕從那時便知道了你的心意,它是你我少年拚搏的見證,朕終生都不會忘記的。”

  這次吳芍藥眼中就泛了潮,情不自禁的將頭靠在他的肩頭上說,“奴家玩不過你了,你還沒完沒了。”

  ……

  從同提舉提供的信息中,趙構得知了嶽飛的大致去向,原來淮南宣撫司步軍早就不在宜興了,宜興城一個嶽飛的兵都沒有了。

  他得知銀青光祿大夫李綱和嶽飛在一起,曾助剿了盤踞於宣湖兩州的叛賊戚方,隨後嶽飛和戚方又以張伯英正副先鋒的身份去了壽春。

  之後的情形,同提舉便說不上來了。

  趙構又是一番感慨,按戚方這個叛賊以往的所作所為,趙構從來沒打算放過他,隻能說此賊歸順的太快,趙構一直在磨刀準備宰了戚方,剛騰出功夫,他卻歸順了,趙構無論如何也沒理由再下手了。

  令他感到高興的是,嶽飛很可能也在汴梁。

  高寵和張憲知道了這個消息,兩人和一百手下歸隊的心情可想而知有多麽迫切,他們一起過來請示皇帝陛下,他們要去建康了。

  皇帝同意他們歸建,朝吳娘子說,“娘子你替朕宣旨吧。”

  兩人同聲問道,“陛下這旨意是給我們的嗎?”

  吳娘子說,“是呀,兩位將軍韓州伴駕立下卓越戰功,陛下甚是喜愛,本想留你們在身邊做個禦營司左右都統製,太上太後也是這個意思,但嶽統製那裏屬於大軍草創,注定用人的地方還很多,陛下隻能忍痛割愛。”

  嶽統製大軍草創……這是幾個意思……聽吳娘子的話,他們好懸沒成了禦營司的都統製,這是個可以獨領一軍的職位,比嶽統製都要高了,那要以什麽身份歸建呢?

  皇帝的旨意說:淮南宣撫司自建康防禦之後名不複存,從見詔之日起,原淮南宣撫司走失之馬、步軍限一月內歸建,以原班人馬組建“禦前西嶽華山大軍”。

  淮南宣撫司步軍統製嶽飛,出任荊襄製置副使、代理正使主持司務,同時兼任禦前西嶽華山大軍代理軍帥。

  華山大軍設左中右三軍,每軍編製一萬五千人,共計總兵馬五萬人,一月後馬步軍歸建不齊者,特允募齊,按五萬編員給餉。

  高寵任禦前西嶽華山大軍左軍都統製,張憲任右軍都統製,中軍都統製人選由荊襄製置副使嶽飛提名上報。

  這可真是出乎兩人的意料,一下子都成了都統製了,能領一萬多兵。

  而且陛下講的明白,原淮南宣撫司在大戰中流散的馬步軍要在一月內歸建,嶽統製已然成帥了!僅帥帳親軍便是五千人的規模!

  雖然嶽飛是製置副使,但卻代理正使的權責,華山大軍軍帥的職務雖說也是代理,但在軍中也沒有別人在他上邊,想來陛下一定有他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