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誠意
作者:東風暗刻      更新:2021-01-04 21:06      字數:2187
  金宋兩國總體上的實力依舊是一強一弱,以這樣的聯軍形式的混戰,來的毫無征兆,幾乎就具備了決戰的架勢,而且誰都輸不起。

  自從南渡以後,宋軍從來沒經曆過這樣大的陣勢,大宋除了張德遠部,其他三支人馬都集中到了這裏,往後的事態走向,韓世忠可就一點都猜不好了。

  戰局真的很微妙,偏偏是劉平叔站在了最重要的戰略位置上。

  如果劉平叔頂不住很有可能從金州瘋狂回撤的金軍,幾萬人馬再來個奪路狂奔……那時韓世忠所在的毫州便成了前沿。

  到了那個時候,金州、汴梁金軍便會兩路夾攻毫州,不但汴梁的困局解了,韓世忠自身難顧,與東麵的張伯英也就失去了呼應,張伯英下一步是什麽打算又說不好了。

  韓世忠若不肯退,立刻便是敵眾我寡的戰事,這裏不是黃天蕩,韓世忠麾下的艨艟大艦用不上,可能他和梁紅玉戰死在這裏也於事無補。

  大好的局麵轉瞬便成了兵敗如山倒了。

  劉平叔在西路郾城方麵若有了鬆動的跡象,那就離著放羊不遠了,韓世忠能夠做的,便是在劉平叔軍崩潰之前頂上去,給他增加信心。

  隻要劉平叔不跑,那也是幾萬大軍擺在那兒了,誰都不能當劉平叔為無物,但等著他一跑起來,不但會對另兩路宋軍產生動搖,對金軍可就一點牽製作用都沒有了。

  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幫劉平叔就是幫自己。

  他和梁紅玉一邊加強毫州的防務,一邊靜觀,原來毫州才是東西兩路宋軍的支撐點,可惜人太少,就是個空架子。

  他們立刻下達命令,從建康分一半人馬火速來毫州增援。

  命令傳下去後,韓世忠連長籲短歎都不敢大聲,怕影響士氣。

  金國兩員大將,完顏宗翰和完顏宗弼,個個身負了破國的本事,如果他們在這裏現身一個,可能宋軍想取得這樣有利的戰局真有些難度。

  但是此時此刻,這兩個人居然一個有動靜的都沒有,一聲未聽他們吭過。

  陛下偏偏又放心大膽的去了韓州,難道陛下可以算的這麽精確,知道這兩個敵軍驍將不會出馬嗎?

  按照韓世忠的願望,如果能將汴梁金軍先行逼回黃河以北,那麽他和張伯英、劉平叔便有可能集中優勢兵力,圍殲金州和唐州方麵的金軍。

  之後南黃河①以南便告肅清。

  然後,視陛下和吳娘子韓州之行的結果再定下一步的打算。

  如果陛下和吳娘子還是沒有消息,以著韓世忠的脾氣,他還要在穩固現有防線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軍河北,繼續給金軍施壓。

  但是僅僅看眼下的局麵,幾路宋軍各自為戰,雖未呈捉襟見肘的跡象,但破綻多的是,眼下他隻求金兀術和粘沒罕別冒上來一個。

  韓世忠軍、張伯英軍、劉平叔軍,誰都沒有權力給對方下達命令,各軍之間正好缺一個居中調度的人物,這個人就是陛下。

  ……

  郾城。

  劉平叔可沒想跑,知道嶽飛在毫州同金軍硬戰時損了近千馬軍,未等著哪個人提示,便將他麾下酈瓊的兩千七百馬軍全部撥給了嶽飛。

  他做的打算居然和韓世忠大同小異,與金軍硬磕!

  曆史,局勢,不知不覺的將劉平叔推到了風口浪尖上來了。

  最初他在壽春有金兀術的大力配合,“打退”了金軍不可一世的鐵浮圖,然後受了嶽飛和李綱和蠱惑。

  當然了,嶽飛和李綱這兩個人是為了劉平叔好,他不由壽春出兵北上的話,“壽春大捷”連捷報都沒人理一下。

  然後劉平叔又在毫州真真正正的滅了鐵浮圖,斬金國五太子繩果於陣前。

  此時劉平叔就已經不承認自己是受了誰的蠱惑了,出兵毫州已然成為了一位陛下麾下一名舉足輕重的帥臣的擔當!

  本來劉平叔很想在毫州見好收兵,回壽春去,誰知韓世忠和張伯英又壓上來了,這兵還怎麽退?

  以劉平叔的修為,不可能不知道郾城的重要,這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呀。

  郾城地處伏牛山東麓,南接襄陽北連汴梁,從襄陽到汴梁之間有一片南陽窪地,金州和唐州的金軍如果撤退回汴梁,那麽左有武當,右有桐柏,他們隻能從南陽窪地爬上來,上來後當麵便是郾城。

  汴梁如果兵援襄陽,郾城又居中一擋。

  當年關羽在襄樊水淹七軍,曹操在許昌便嚇的想遷都,許昌在哪裏?就在郾城西北不遠的平地上,在地勢上一點遮攔都沒有啊。

  郾城不是壽春,弄不好就是郾城當麵和左襄陽、右汴梁,三麵受敵。

  在這裏他要是頂不住,所有已得的戰果,包括毫州的戰果都會拱手扔掉,然後還是剩下個沒有理的“壽春大捷”。

  可能在這裏的損失連壽春大捷抵不了了。

  因此,當李綱和嶽飛過來的時候,劉平叔在議事之前先聲奪人,大手一揮便將自己的兩千七百馬軍臨時劃給了嶽飛。

  酈瓊事前偷偷問,“大帥我將如何?”

  他問的很明白,我們的馬軍人雖少,卻是正正經經的江淮製置使司的馬軍,嶽飛連個大掌櫃的都沒了,那我帶馬軍過去,是做掌櫃撐門麵,還是做夥計耍膀子?

  劉平叔麵色嚴峻,對酈瓊說,“你們跟著本帥,誰都不想留個趕路將軍的名聲,都是要建功立業封妻蔭子青史留名的!眼下時不我待,張伯英收服不了嶽飛,本帥也想試試呢,得拿出誠意來!郾城是一場惡戰,局勢用不著我多說,輪不到我們擺身份擺場麵,撥過去後別給本帥丟臉,都聽嶽統製的!”

  嶽飛很是意外,說,“別看大帥往日不拘小節,甚至也不在乎小打小鬧的得失,但今日並軍一事,足以說明大帥是個胸懷全局的帥才,懂得進退呀。”

  劉平叔真聽不出來,嶽飛話裏有沒有什麽言不由衷的意思,能得嶽飛這樣的評價真是可以了。

  李綱今天什麽牙磣話都沒說,因為戰局不明,時間緊迫,李綱不敢添亂。

  戰前的議事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