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一人悟道,各有所得
作者:害死個仁      更新:2020-10-16 22:58      字數:3738
  自古皆傳有神仙,凡俗之人何曾見過神仙?

  這一次,雖然不見神仙蹤影,但那一陣怪風,卻超出了眾人的認知;於是有人跪倒在地,向‘望泉閣’跪拜,嚷嚷著‘神仙保佑’的話語;膽子大的,沿著山道,朝山頂衝去,想瞧個清楚,神仙到底是啥模樣;有的經離開,不願多生枝節,惹事生非。。。

  人就是這樣,對待事物的態度皆不相同,形成的對錯觀念也不相同。有人認為跪拜者愚昧,有人認為衝向山頂的人魯莽,有人認為逃跑的人膽小。。。

  不過這些都與唐柏無關,此時的他盤膝而坐,寶相莊嚴;而他丹田的金丹,正散發著纖細的毫光。

  他曾經曆經四九天劫,金丹九碎,方破繭成蝶,堅硬至極,天劫無為;他曾將《蓮花經》的經文烙印於金丹之上;他的金丹,是真正的大道金丹,是脫離了這方囚籠之地,於古老戰場成就的金丹;正因為如此,他才能在這方囚籠之地,感悟出‘幻之大道’的大道之力。

  這些年來,他四方奔波,極少修行,他雖跳脫於紅塵之外,但他的心卻糾纏於紅塵之中,正如石尖的滴水,亦如蓄水的水池,水滴石穿,水滿則溢;如他所言紅塵本是磨心石,觀紅塵百態,超乎其外,至動生靜,至靜而觀動。

  此時的他便是如此,功到自然成。

  攢簇乾坤,手摶日月;奮迅精神,無思無念;專炁致柔,溫溫不絕,綿綿若存;知白守黑,神明自來。

  所謂神明自來,便是見勢起意,心慧自清,不將不迎,物來則應。

  此時他丹田的金丹,仿佛成了一個小小的宇宙,通過身心神意,與天地宇宙相連在了一起;兩者互相交融時,金丹便烙印天地規則。

  天地之規,何其浩大,若換成其他修者,金丹瞬間就會被天地規則壓碎。

  但唐柏不同,他金丹之堅硬,四九雷劫難摧,又有《蓮花經》的大道經文護持,方可承受天地規則之重。

  與此同時,他的身上亦散發著天地同規的浩大氣息,玄之又玄。

  此氣息不可言,不可思,不可為,不可致,不可測,不可分,非命,非元,非神,非道,卻蘊含陰陽變化,生勃勃勃。

  眾人感受到了這股氣息,皆為一震。

  素琴已經成就仙道,自然明了金丹境界的修行過程。

  金丹共有五字真訣,分別為煉、固、火、滌、丹。

  煉為起始,以念修心,以心煉形,而所謂的形,是指金丹的外形,將金丹煉得圓潤無瑕。

  固為常意,忘形絕念,以丹為始,通內外而行,以周身脈為周天,通五藏六腑,與天地一體,自然而然,周流不息。

  火,又分為文火與武火,文火又稱之為紅塵業火,於紅塵之中結因果,於因果中斷欲念,以以無淨之意念滋養金丹;而武火自不相同,武火以身體為爐鼎,以天地之靈為爐火,綿延不斷,內外交融。

  唐柏此間境界,便是武火之境,但與一般金丹武火境界不同,唐柏散發出來的磅礴力量,其中夾雜的大道之力,與其他金丹境界的修者恍然不同,天壤之別。

  素琴突有所悟,唐柏修行的金丹才是真正的金丹大道。

  所謂的金丹大道,除了金丹,還有大道,其中的道,便是成仙的道基。

  數百上千年來,天門大陸無人成仙,想來,便是修者成就金丹時,少了道基,她若不是機緣巧合之下,得到火之大道,彌補了道基的缺陷,隻怕也成就不了仙道。

  公孫無我與燕菲是修神之人,他們根本不了解唐柏的仙道境界,他們隻是感覺,唐柏仿佛與四周的一切事物融合到了一起,他仿佛是‘望泉閣’的磚、瓦、柱、石,仿佛是拂麵而來清風,仿佛是流動的空氣。

  若不是唐柏真實的就在他們的眼前,他們根本感覺不到唐柏的存在,仿佛唐柏與天地自然已經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歐陽紅玉卻是若有所思,她的臉上平靜至極,心中卻極不平靜;她本以為自己對唐柏了如指掌,不想百多年裏間,唐柏已成長到了如此地步。

  恍惚之間,她腦海裏那個故作成熟的少年又清晰了起來。

  人與人的交情就是如此,往往因為生活、地位、利益、身份會不斷疏遠,而後又會因為生活、地位、利益、身份不斷地拉近。

  最能感受到唐柏修行領悟的隻有徐彩鳳。

  她入情唐柏,魔心種道,心靈相通,唐柏所思所想,她都有所感應。

  這便是‘入情道’的恐怖之處。

  此時的她,思想隨著唐柏的感悟起伏,恍然之間,如同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看到了一片更加寬廣的天地。

  她亦盤膝而坐,丹田的聖胎藏氣於內,意念蟄神於外,感應天地變化。

  聖胎不動於中,以內於外,由外而內,與天地相連,天地之氣與聖胎元氣循環不息,融為一體。

  如此過了三天三夜,她感知聖胎神足,意念混於其中,宛如神與魄合,心中一動,元嬰自百會而出。

  她發現,自己的元嬰竟然不受天規所限,現於天地大宇宙之中而亳無所傷。

  此間天色盡黑,她卻能眼見四方光明;而後,她化氣縱橫天地間,瞬息千裏,飛天遁地,不受有形之阻;她可化形為物,成千般變化,萬般自在。

  元嬰之體,玄法之門,妙不可言。

  生命屋次的極致升華、讓她不由生出天地無極、唯吾獨尊之感。

  她如遊魚入水,似飛鳥展翅,於天地間盡情遨遊;她化成白雲飛絮,化成清風萬裏,她的身心暢快至極,她的神魂飄飄欲仙。

  她忘卻了世間種種,她無思無念,無因無果,無恩無仇,無傷無苦,無情無怨。。。

  時間宛如永恒,空間無限寬廣,她仿佛與時間空間融合成了一體。

  直到一聲道喝,似天雷轟鳴,於她心靈深處響起,一時之間,駁雜的記憶宛如開閘的湖水,朝她洶湧而來;而後,她的元嬰感受到了一陣親切的呼喚,她感覺到了一種強大的牽引力量,牽引著她的元嬰朝一個方向飛去。

  她終於清醒了過來。

  她知道元嬰的極致升華,讓自己的產生了心魔,使元嬰脫體而出,失去了控製;若不是那一聲道喝,等得自己的就是元嬰散盡,功毀人亡。

  元嬰沿著肉身的牽引,不過一柱香的功夫,她飛越了無窮空間,她看到了望泉閣,看到了唐柏,看到素琴仙子,看到了燕菲菲與公孫無我;她還看到了月亮泉散發著柔和皎潔的光芒,形成彎月的形狀,印射天空,與天際的明月相互輝映,月滿蒼穹,至美至極。

  元嬰回歸本體,神意與命魂相合,她睜開眼來,方才發現眾人皆朝她望來。

  她站起身來,幅身為禮。

  素琴忍不住問道“可有不適?”

  公孫無我與燕菲菲不懂素琴問話的意思,唐柏亦隻是模糊知道怎麽回事,但徐彩鳳卻是知道素琴何意。

  元嬰之境,講究一念外馳,火候差失。

  元嬰隻是一個無意識體,隻能靠人的身體精元溫養,若離體而出,便會靈明昏昧,火候失度,受天地規則束縛。

  有形之物會隨時間腐朽,無形之物會隨空間同化。

  未成就仙道,元神未合,元嬰出體,宛於自尋短見;就算元嬰強大者,三魂歸位,斬情已盡,若是像她這般,飛天遁地,久去無歸,輕者會元氣受損,神魂大傷;重者元嬰潰化,神魂散盡,命喪當場。

  像她這樣,因走火入魔使得元嬰離體,久不歸回卻絲毫無損者,古往今來,皆無所有;故素琴問她可有不適!

  為何如此?

  素琴不知,她亦不懂。

  她隻知道,自己心神受唐柏感悟牽引,忽有所悟,恍惚明了這方天地規則,元嬰離體之後,根本不受天地規則束縛,所以根本無所傷害。

  此間種種,除了機緣巧合之外,亦是她修行的‘入情道’太過詭異。

  魔心種道,道種開花。

  此間夜晚,眾人並未離去。

  唐柏去獵了些野味,又尋了些柴禾,於‘望泉閣’架起了烤架,喝起了美酒。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泉光月色相伴,肉香與風相隨,兩口酒,一口肉,你一壇,他一壇,無拘無束,一宿即過,直至天邊紅霞滿天,日光羞紅著臉,微微探頭,欲欣賞四方美景。

  公孫無我手執黃皮葫蘆,立於雕欄之處。

  千重塔囚己三百年,逃不出一個情字;而與唐柏他們相遇僅僅數日,遊於紅塵,心中鬱結已輕,這讓他心中茫然。

  看遠處綠意盎然,看天邊紅霞似火,耳聞笑語聲微,他喃喃歎道“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說完,仰頭長飲,而後喝道“痛快!”

  眾人皆向他望來,他報之一笑,瀟灑至極。

  唐柏知道執於情者,如駝山而行,往往筋疲力盡,前不能行,後不能退,終被大山所壓,不得自由;道家說斬情,佛家講放下,皆是修心之法,不無道理。如今公孫無我一聲大喝,亦代表他已去執念。

  果不其然,公孫無我的身上突然有灰色光芒閃爍,一股陰沉且強大的氣勢從他身上散發而開,轉眼之間,又消失於無形,返璞歸真。

  燕菲菲放下手中酒壇,道“不錯,不錯。”

  唐柏回轉頭來,看向她道“龍四海!”

  燕菲菲點了點頭。

  唐柏道“你應該知道,你答應過我什麽事情,身為一族之長,怎可言而無信。”

  燕菲菲道“言者無信,信者無言,誠信之道,無關巧言慧語,那隻是浪蕩男子欺騙女子的手段;我來,隻是提醒於你,神墟之事已經被人外傳,我們需早做打算。”

  唐柏一愣,而後皺了皺眉頭,道“我知道了!”

  燕菲菲點了點頭,道“如此甚好!”說完神情一變,又一臉嬌憨道“唐柏,你盯著我看幹嘛?”

  唐柏歎了口氣。

  燕菲菲若有所思,怒道“是不是龍四海那個王八蛋又控製我了?”說完,不待唐柏回話,便站起身來,意念一動,兩柄大鐵錘抓在手中,身形一動,便朝山下奔去。

  唐柏忙道“燕菲菲,你幹嘛去?”

  燕菲菲頭也不回地道“找龍四海那王八蛋算帳去。”

  這個月本想兩更,但晚上又有事情,注定一更的命,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