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屍坑
作者:害死個仁      更新:2020-10-16 22:57      字數:3875
  《蓮花經》的強大很快顯現出來,《九陽經》雖是蘊含大道的佛家經典,但被快便被《蓮花經》的經文壓製,三顆至陽之念有一種融合的趨勢。

  唐柏感覺自己仿佛被分裂,分裂成兩個不同的自己,而後相互爭鬥,兩個不同的自己又融合成一個陌生自己。

  《九陽經》的修行功法已停,而在他的識海中,眾多念頭仿佛都化成了古老的經文,和著虛無縹緲中傳來的禪唱,他的思想仿佛在時間的河流中流淌。

  《蓮花經》的詭異又顯現岀來,就像一棵頂天立地的神樹,任何大道皆是這顆神樹的分枝,《九陽經》也不例外。

  唐柏識海中的另一個’自己’,與丹田的’蓮子’產生了緊密的聯係,刹那間,識海的念頭聚集,化成一朵蓮花在識海中盛放,‘唐柏’盤坐於蓮花之上,莊嚴神聖,越發真實。

  丹田的’蓮子’的在旋轉,其上的裂縫就像是無盡的深淵,產生了無與倫比的吸力,四周迷漫的障氣、怨氣、死氣,朝唐柏洶湧而來,化成灰黑色的繭,將唐柏緊緊包裹。

  唐柏感覺又將在《蓮花經》經文中沉輪。

  ‘不’

  唐柏的意誌在呐喊,他的玄之世界不斷縮小,意誌亦在收縮,天宮如同塌陷了一般,‘轟隆隆’地巨響,天宮中,佛魔意誌之間的線消失了。

  既然無法掌控自己,那便沉輪吧!

  佛也好,魔也好,道也好,那都不是他擁有的,都將他當成了提線的木偶。

  他的靈魂陷入了無數次分裂的痛苦中。

  ‘咚’

  久違的鍾聲響起,由遠而近,聲漸漸濃,越發浩大,震耳發聵,很快掩蓋了蓮花經的經聲。

  原本快要融入《蓮花經》的三顆至陽之念,受鍾聲所引,化成三尊大佛,皆為本相,一尊醒心,一尊開悟,一尊見性;三佛身後,一座巨大的銅鍾顯現,銅鍾之上,無窮無盡的銘文散發奪目的金光,與三念所化的佛陀遙相呼應。

  與此同時,天宮之中,靈魂完全被魔目控製,在唐柏的眉心中,長出了一隻魔眼,魔眼一開,天宮中魔霧翻湧,識海無窮惡念在魔霧中化形,或殺戮、或貪婪、或無情、或嗜血,或。。。

  念頭所化的‘唐柏’睜開眼來,蓮台散發熾盛紫光,三千經文在他身邊圍繞。

  他臉落微笑,手捏道印,念頭微動,佛、魔`道三股意誌現於玄之世界中,化成了三道虛影。

  一身為道,一身為佛,一身為魔。

  道為萬物之始,衍化生一,再分陰陽,陰陽混合衍生萬物,故萬物皆道。

  佛為極,極為寂,地寂,水寂,火寂,風寂,四寂生佛。

  魔有三源,源於貪,源於嗔,源於癡,有六欲,喜、怒、憂、懼、愛、憎、欲,三源六欲了乃萬物本性。

  玄之世界在佛、道、魔之間不斷演化衍生,讓萬物生靈有道,讓眾生化佛,讓天地有魔。

  時間,無形意識中不存在時間,一念滄海,一念永恒。

  無形的力量達到了極致,完全超出了玄之世界承受的範圍,玄之世界隨時都可能崩潰。

  唐柏措手無策,身體與意識失去了控製。

  這種感覺,他很不喜歡!也激發了他骨子的瘋狂。

  借此機會,他瘋狂地推衍,將玄之世界與虛空無形的軌跡連接在一起。

  這是一個大膽的瘋狂的想法。

  他完全放開了自己的意識,在捕捉虛空軌跡中那些駁雜的信息。

  無窮的龐大的虛空信息如同歲月的長河,洶湧而至。

  滄海桑田,世間變化,瞬間在玄之世界中顯現,陌生的、千奇百怪的畫麵,將道,佛,魔意念的淹沒。

  在永恒的時間裏,一切偉大都隻不過是一朵浪花。

  經聲立止,大鍾變得無聲,魔眼恍惚,同時,唐柏完全失去了意識,他的玄之世界也將崩碎。

  危急之時,《蓮花經》的經文突然散開,花瓣形成了三千大道虛影,籠罩著唐柏的玄之世界。

  與此時,銅鍾的銘文融入了識海中的三尊大佛,無窮金光散發,聖潔無雙的能量滋養著唐柏的識海。

  魔眼射出無窮無盡綠光,一切破壞都在還原,一切思想都在淨化,綠光如同母胎中的羊水,包裹唐柏的靈魂。

  不知過了多久,唐柏悠悠醒轉,他發現身體與意識恢複了正常,一切恍然如夢。

  他噓了口氣,一躍而起。

  沼澤的毒氣不再,沉澱了無數年的淤泥,化成了石頭。

  世界仿佛變了,變得更在加清晰。

  是識海!識海變得更加的寬廣,更加堅韌;無數念頭,如同滿天星辰,散發著光。

  識海不再以佛念為尊,至陽之念,隻為其念頭之一,每一個念頭,又似隱藏著一股天生的大道,無正無邪,非道非佛,內有乾坤。

  虛驚一場?

  唐柏習慣了《蓮花經》的詭異,他隻是不習慣被控製的感覺,很快,他平靜了下來,飛身而起,須臾出現在一座大山前。

  這山不高,也無奇石山險,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墳墓。

  這本就是一個遠古的墳墓。

  前山入口,原本有法陣相護,已被人強行破壞,門戶大開。

  唐柏踏步而入,沿著一條長長的階梯下行,很快來到了一個大得嚇人的溶洞中。

  大山溶洞被人鑿修,修成了一座大殿,四方鑲嵌著古怪的光石,極為幽暗,伴著四周的陰冷的氣息,顯得鬼氣森森。

  殿內有一個巨坑,無數腐爛的屍體堆集在坑中,屍水成池,如同沼澤中的枯枝爛葉,散發著讓人窒息的腥臭。

  死氣與怨氣糾纏在一起,讓人心中發冷。

  如此巨大的屍坑,足有上千人,屍坑中,有的人化成了白骨,有的人腐爛了半邊身子,在屍水中浮沉,有的剛剛死去,比如引他追蹤而來的羅城北與小朵。。。

  唐柏想要惡吐,不是心肺忍受不了此地的氣味,而是情感的憤怒讓他想要惡吐。

  這是何等殘忍的人才能如此無情?

  這已經完全失去了人性。

  巨坑中央,有一座祭壇。

  四方設有高台,呈七角之勢,圍繞著祭壇上的一具青石棺。

  青石棺上雕刻著符文,符文極其怪異,唐柏從未見過類似的符文,但他感覺到了一種死亡的氣息。

  這氣息並不陰邪,堂堂正正,如同黑夜一般,讓人感覺到安寧。

  這是真正的的死亡之道。

  生與死,本就是天地之間的輪回大道。

  死,並不邪惡。

  四方高台設有奇怪的石雕,有的人首獸身,有的獸首人身,有的長有八隻手,有的長著三個腦袋;有的長著翅膀尾巴。。。

  這些石雕與祭台之間連有一根鐵索,彼此形成了一陣詭異的法陣。

  屍坑中散發的死氣、屍氣、怨氣,被石雕吸收,然後通過鐵索引入祭壇,被青石棺吸引。

  循環不盡,屍坑中的屍體成了青石棺的養料。青石棺上的符文,隨著死氣、屍氣、怨氣正在逐漸變亮,似無數螢火蟲粘在石棺上挪動顯得詭異恐怖。

  唐柏平靜心情,小心謹慎起來,他感覺到在大殿的某個地方,有一雙眼睛在盯著自己。

  他的感覺很敏感,他能感覺空氣最為細微的波動,但他找不到那盯著自己的目光。

  縱觀大殿四周,身後的階梯與牆壁雕刻了一些圖案和花紋,另外的兩麵牆上,皆有一道門戶。

  東邊的門戶已開,距離極遠,以他的目力也看不透門戶後的景象;但他能感覺到一股極致的陰冷寒氣自門戶中冒出,讓他仿佛回到了‘冰雪世界’。

  唐柏對這種寒氣非常熟悉,他可以肯定,白蓮就在那門戶後麵。

  唐柏喊了一聲‘白蓮小姐’;卻不見回音,他又叫了聲‘雪兒姐姐’,亦得不到回應;他微微猶豫,欲往門戶飛去。

  但剛一動步,便感覺腳下突的一空,緊接著一股無的力量轟殺而來。

  唐柏想也沒想,雙掌推出,隻覺突然而來的力量大得出奇,無與倫比的力量將他撞飛了出去,與殿中的石壁碰撞在一起。

  若不是他修行了巫體,肉身堅硬強大,換成一般修士,這一撞,早已撞得粉身碎骨了。

  與此同時,祭壇上突然傳來‘隆隆’的聲音,青石棺突然顫動起來,其上的符文脫落,化成無數散發白色的小蟲,飛入坑中,沒入了屍坑中的屍體中。

  一具具屍體突然站了起來,相繼從坑中爬了出來,張牙舞爪的朝唐柏撲來。

  唐柏身形一轉,不想沾上這些晦氣的東西,但僅僅瞬間,殿中竟全是腐爛的身體與白骨,密密麻麻,好不恐怖。

  唐柏運行《天火九變》的心法,雙手捏起手印,橙黃色的火焰自手印飛出,在空中越變越大,形成一團巨大的火雲,籠罩四麵八方,炙熱的高溫,瞬間將無數屍體點燃。

  人無土葬,地魂無依。

  但他也沒有辦法,與其被當成養料,不如讓他們塵歸塵,土歸土,這也許是他們最好的歸宿。

  唐柏的性子雖然冷漠,但再冷漠他也是一個人。

  物傷其類,兔死狐悲。

  沒有被天火燒滅的屍體與白骨,極為強大,他們似有了靈智意識,不再撲向唐柏,而是分散開來,所站方位,竟形成一個詭異的陣法。

  每具屍體都擺著一個奇怪的姿勢;迷漫於大殿中的死氣、屍氣、怨氣被一股奇怪的力量牽引,形成一道巨大的飆風,淹沒了天火形成火雲,向唐柏洶湧而來。

  唐柏意念一動,木根佛雕現出,意念湧入,頭頂上立時出現一具巨大的佛陀虛影,手捏佛印,吟誦真經,金光閃爍,在飆風臨身之際,碰撞一起。

  碰撞無聲,卻有無數哭泣呐喊之聲,伴著黑煙而起。

  佛印之上,佛音陣陣,有無數僧侶在吟誦佛經,超渡亡魂。

  佛門法訣,本是至陽之力,普渡靈魂之法,《九陽經》雖然偏重修行意念,但有大悲傷,自有渡人之效。

  兩者相遇,如同烈日碰上白雪,怨氣死氣消散於佛光之中,在佛光的照耀之下,有靈魂自懵懂的狀態清醒過來,穿過無形的空間,去了另一個世界。

  天地間,突有無數金光湧入唐柏身體。

  是功德之力。

  功德之力是一種很特殊的能量,可以洗刷身體的垢漬;可以讓身體變得琉璃純淨,對修行非常大的幫助。

  就如現在的唐柏,他竟有一種即要達到金丹圓滿的錯覺。

  但功德更多的是對心境的幫助,可以讓人道心清靜,不受魔頭欲念所控,減少走火入魔的危險。

  還有一種說法,功德與飄渺無跡的氣運有關。

  唐柏很清醒,他知道這種即將突破錯覺,就像是心魔的顯現,這與功德之功效完全相反?

  為何如此?他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