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臨摹
作者:害死個仁      更新:2020-10-16 22:57      字數:3621
  金雕的修行境界,正值聖胎圓滿,隻差一步,便可進階更高的生命層次。麵對進階的誘惑,哪怕山穀中真有危險,他也不可能放棄。

  他一腳邁出,直入山穀,接著眼中世界突的一變,四周冰雪全消,哪還有什麽山穀石碑,哪還有泉眼白蓮?

  再朝半空瞧去,隻見彩雲瀲灩,冒起千百層光圈,重重疊疊,化成七彩霞光;霞光之下,可見林蔭玉路,曲折蜿蜒,遠處氤氳流輝,迷霧重重;偶露亭台一角,卻是飛簷玉瓦,瑩光閃爍;側耳傾聽,有琴聲傳來,叮叮當當,似高山流水,如仙音喃喃,好不動聽。

  金雕心頭一稟,再瞧來路,隻見雲海升騰,點綴無盡星辰,明亮閃爍,晦暗不定,哪裏還有裂縫?哪裏還有來路?

  他仿佛進入了一個詭異的空間,雲霧繚繞,似夢似幻。

  事出詭異,必有妖邪。

  金雕飛身而起,正想往亭台飛去,卻見一個白衣女子飄飛而來,眉目如畫,年約十六七歲,梳著雙丫髻,赤著雙腳,手提百花籃,落於金雕身前,張嘴喝問道“哪來的畜生,無故闖入蓮花宮,你可知罪?”

  金雕本體雖是飛禽,但最恨別人叫他畜生;聞言羞惱成怒,惡從心生,怒喝一聲‘賤婢找死!’;把手一揚,五指如鉤,射出五道神光,分青、藍、紫、紅、白五色,如同五柄神兵利器,直向白衣女子麵門激射而去。

  白衣女子見此,眉頭一皺,衣袖揮舞,五道神光方向一變,全落入了她的衣袖之中,如石沉大海,波瀾不起。

  白衣女子又隨手一招,百花籃中飛出幾根花藤,落入她的手中;隻瞧她十指翻飛,眨眼之眼,就用花藤編織成了一個鳥籠,隨手拋出,向金雕籠罩而去。

  金雕怒火中燒,全身電光閃爍,左手雷霆,右手烈焰,神雷助長毒火,電光伴著火海,勢極猛烈,出手無情,欲將白衣少女雷劈火燒,以消胸中惡氣。

  麵對凶神惡煞般的金雕,白衣少女依舊雲淡風輕,空中鳥籠,卻是越變越大,散發出七彩霞光,將電光火海籠罩其內。

  彩光應照,如時間倒退,電光火海反卷而上,轉攻金雕。

  金雕何曾見過如此曆害的術法,心中雖然吃驚,卻未慌亂,張嘴一吸,電光火海又被他吸入腹中。

  他正欲再行出手,不想鳥籠自天而降,將他罩住,一股極其詭異的香氣彌漫開來,湧入鼻息之中,他體內的聖胎突地‘嚶嚀‘一聲,再無半點反抗,暈死過去;接著體內妖氣凝固,一股不可言喻的酸軟襲來,讓他無力的癱軟倒地,再不能保持人形,現出了本體。

  鳥籠越變越小,金雕也隨著越變小。

  白衣少女走了過來,提起鳥籠,輕輕道“原來是隻小金雕,算你有福,在這籠中,無須與天地眾獸爭食,無須曆經天地劫殺,若是讓小姐高興,賞你一粒靈丹,比得上的千百年修行,何樂不為?”

  金雕聞言,想破口大罵,卻發不出任何聲音,氣得在鳥籠之中上竄下跳,心中對白衣少女倒無怨言,畢竟身為妖禽,一直遵行的就是弱肉強食、強者為尊的叢林法則;但對唐柏的恨意,卻如同綿綿江水,滔滔不絕,若不是他,自己怎會落得這般田地。

  話說唐柏一入冰雪世界,便找了個安全之地,打坐修行。

  在這詭異的冰雪世界,一動不如一靜;何況這些天拚命逃亡,真元損耗曆害,若真被金雕碰上,自己連逃命的機會都沒有。

  直至一月之後,唐柏才吐出濁氣,恢複了真元,他站起身來,看著茫茫白雪,一時間竟不知何去何從?

  正出神之跡,遠處一道身影朝他飛奔而來,他心中一驚,以為金雕追來,一躍而起,飛逃而去。

  在冰雪世界,兩人隻需拉開一段距離,就會失去彼此方向,倒是逃命的好地方。

  約摸半個時辰後,唐柏感覺已經擺脫了身後的追蹤,他暗暗吐了口氣,覺得回冰雪世界是非常正確的決定,若是在萬獸山,隻怕已成了金雕口中的血食。

  如此一想,他心中慶幸不已。

  他尋得一座山巒,放眼四望,正欲尋找一個安全之地,靜坐修行,等待下一次’七日有情’;不想冰雪中傳來一股花朵般的清香,吸入肺腑,如同洗去了身體中濁物,似清泉流淌全身,好不舒暢。

  他心中一動,暗道這冰雪世界之中哪來的花香?他忍不住好奇,嗅著花香尋找,很快看到一個冰窟。

  冰窟極淺,其底可見冰縫,深入冰雪之底。

  他略有猶豫,上次於入冰縫中經曆的生死之劫,那毀天滅地的景象猶在腦中,若再遇到那種危險,他實難有把握尋得生機,逃脫性命。

  猶豫一會,他心中便有了決斷!若是心有恐懼,必生心魔。

  修仙本是逆天而行,天、地、人三劫無處可躲,既如此,何不迎難而上。

  唐柏若是早來兩日,正好會遇上金雕,隻怕難逃毒手。

  唐柏若是知道金雕在此,隻怕會逃得遠遠的。

  世間之事往往如此巧合,冥冥之中,仿佛有一隻無形的手,在操縱眾生的命運。

  唐柏悄然潛行,入了冰窟,越是往裏,空氣中的香味兒越濃,吸上一口,體內真元就渾厚一分,若長此修行下去,他感覺金丹圓滿指日可待。

  當此想法出現,心頭一顫,醒心念於識海散發金光。

  他免不了吃了一驚。

  香氣誘發心魔,不知不覺,便讓人沉淪其中,若長此以往,隻怕會神誌大變,被心魔所控。

  他立刻運行《九陽經》,三陽橫空,籠罩識海,以保心靈純淨。

  香味兒是真實存在的,那吸入肺腑的靈氣亦是真實的。

  他更加好奇,究竟是什麽天材地寶,竟有如此靈效。

  他很快就到了裂縫的盡頭,眼前現出一個百來丈的山穀;山穀中有一塊三丈大小的石碑,石碑後有一口泉眼,泉水上浮著一朵臉盆大小的白蓮。

  離裂縫不遠,還有一隻巴掌大的金雕,在地上不斷的跳上跳下,好不‘快活’。

  這是唐柏再入冰雪世界看到的又一個生靈,而且,小金雕身上有一股很熟悉的氣息,有似曾相識之感。

  但他從未見過這隻小金雕,為何會有這種熟悉之感呢?

  凡俗之人,也許會認為這是一種錯覺,但身為修者,一切感覺皆有來由,何來錯覺?

  一時之間,他也摸不著頭腦。

  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眼前的小金雕就是一路追殺他的大金雕。

  唐柏沒有魯莽,而是集中精神,意念聚於雙眼,接著雙眼生出電光,朝著山穀看去。

  山穀依舊,隻是這山穀中的石碑上多了一絲莫明的彩光,看起來十分絢麗,毫無危險。

  但他心頭莫名的一顫,莫名的產生了恐懼之感,如兔子麵對雄鷹,羚羊遇到豺豹,是一種來自宿命般的恐懼。

  自修成醒心念後,他心如明鏡,不沾塵埃,對危險越發敏感。

  山穀中有大恐怖。

  他退了兩步,意念聚於歡眼,目光仿似電光,穿過虛空,再次打量山穀中一切。

  山穀依舊,並無變化,也無異常。

  他又看向了石碑上的文字。

  石碑上隻刻有一個文字,是一個十分古老的文字。

  在這個古老文字上,唐柏感覺到了一股難以言喻的道韻,道韻中隱藏著一股浩瀚磅礴的力量。

  文字的一筆一劃,就像是天地的紋理,像是深奧至極的大道符號,隱含天地大道至理。

  古老,滄桑,沉澱,永恒。

  這個文字如同貫穿了時間長河,自天地起源就已經存在,似天地毀滅也不會消失,給人一種亙古長存的錯覺。

  這個古老的文字唐柏認得,《蓮花經》三千經文中有這個字,這個字叫‘幻’。

  他意念沉入氣海,在浮於蓮子表麵的經文中找到了同樣的一個的‘幻’字。

  他仔細觀看對比,發現兩個文的字寫法雖然相似,但細微之處卻存在差別,《蓮花經》上的‘幻’字顯得更加的圓滑,更加的自然,更加的渾然天成,

  他心中一動,以食指為筆,試著臨摹其形,卻發現手上重若萬斤,無法下筆,仿佛連虛空也承載不了這個文字的重量,仿佛這天地間,有一股意誌不允許這個文字出現。

  他集中精神,意念聚於蓮子,‘幻’字放大了千百倍,他在這個文字中感受到了無窮無盡的道韻,仿佛這個文字承載著無上大道,散發熾烈的彩光,讓人如宿命一般恐懼的彩光。

  他微微沉吟,咬了咬牙,意念往彩光中瘋狂的撞去。

  一瞬間,他的精神如被撕裂,整個身體也似被撕裂,化成了成千上萬的細小顆粒,如化身幹萬個不同的自己,沉輪在不同的世界之中。

  他本能的吼了一聲,而後死死的咬緊牙根,強忍著撕裂的痛疼。

  這一切僅是一種骨子的倔強。

  意識不斷分裂,就會失去自主。

  這與佛家修行’無我無識’不同,因為修行有根,就像鬧玲一般,設定好時間,到了相應的時間,自主的意識就會回歸,重回自我。

  而分裂不同,如同白紙,撕碎後再不複原來的完整。

  而且,在他的天宮中,還有兩股至強的意誌,時刻在爭奪他的靈魂。

  唐柏修佛,‘一陽之念,心不自迷’,而且被佛、魔兩股意誌鍛煉良久,他的意識越發堅韌。

  他的精神意念分裂後,並沒有迷失,而是化成了千百個自己,在不同的幻境中遨遊;他看到無數的符文,數之不清,密密麻麻,以一種非常完美的規律排列在一起。

  他在記憶這些符文,但每記住一個符文,卻總是轉眼即忘,似有一雙無形的手,在將他的記憶抹去,不留一絲痕跡。

  時間在精神的世界是不存在的,唐柏感覺過了一千年,一萬年,甚至更久,但現實之中,隻有不到三個時辰。

  人力有窮時,精神負荷超過了承受的極限,隻會出現兩個可能,輕者暈死過去,重者精神衰竭而死。

  唐柏很幸運,他屬於前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