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8章 沒法活了
作者:讓你窩心      更新:2020-03-13 14:00      字數:3157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最新章節

  這陣槍響來的十分突兀,趙十分奇怪。按照軍紀沒有敵情胡亂放槍是重罪,在戰事更是要處於極刑的,而即便是士兵不小心走火也隻會是一聲槍響,卻非響成一片。可要是說有敵情,大軍出行浩浩蕩蕩,小股敵軍是不敢動手的,且行軍隊伍前、後、左、右皆有放出的哨騎,將周邊三十裏搜索過,大隊敵軍設法也會被早早發現。況且沿途還有部隊駐防,若有敵軍越過防線也不會不被發現。

  另外趙也清楚,這個時代自然環境尚保持的很好,人口也要少的多,十萬人口就能夠評定為上縣了,與現代相比用地廣人稀來形容十分恰當的,走上幾十裏不見人煙也不足為奇。因此狼蟲虎豹十分常見,即便在得到充分開發的江南也常有群虎襲村的報告,那是標準的害獸,不像現代都成了保護動物。可野獸成群也不敢襲擊行軍大隊,早已聞風而逃遠遠避開了。

  正當趙不得其解的時候,解除戒備的號聲響起,營區也升起了平安旗。而情況也很快查明,原來是有巡邏隊在營區邊的樹林中發現有人,便欲進去查看,可不等他們靠近突然衝出了一群人四散奔逃。行駕就在附近,巡邏的官兵怎敢怠慢,在喝止無效後就開槍示警。

  隨後大批人馬趕到,將逃跑的人群包圍,並對樹林進行了嚴密的搜查,竟從中抓住了二百多百姓。經過簡單的詢問之後,獲知這些人皆是逃民,他們昨天就已經到達這裏,本打算在天黑後穿越戰線逃到蒙元的控製區。沒想到宋軍突然加強了對大路的巡查,因此沒有敢妄動,一些人因為耐不住幹渴,想出來找水,卻被發現了。

  “可查清他們是來自哪裏的逃民嗎?”趙聽罷簡報,出言問道。

  趙清楚在古時曆朝曆代都會對普通民戶的流動都會進行嚴格控製的,因為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人手要遠比土地稀罕得多,是各方爭奪的對象。自秦獻公實施“為戶籍相伍”的政策起,國家開始直接控製到百姓人頭,此前分封製下,國家是無法控製到每個家庭的,中間有多個層級。戶籍的作用是多方麵的,最根本的一點,在官方戶籍上登記,就意味著接受官方的統治,獲得了“民”的身份、田地,要為國家盡義務。

  流民們逃亡、脫籍都是流動的常見手段,朝廷一則通過鼓勵百姓自歸、假田、募民移民、檢籍、括戶來應對;二則通過嚴刑厲法來禁止百姓流動,一旦被抓獲要受到懲處;三則除了官員和軍隊,其他人等出行都要有官府開具的路引、憑由,否則被查獲同樣要受到處罰。而朝廷也會將人口數量作為考評地方官員的重要指標,以免官員懈怠。

  平時都要對普通百姓的流動進行嚴格管理,在戰時隻會更嚴,軍隊不僅會在道路上設卡進行盤查,沒有相應的證明讓你寸步難行,地方政府也會重新編民入籍,實施保甲連坐製度。此外還有些上不了台麵的方法,他們會以各種方式控製丁壯,因為男丁是家裏的頂梁柱,把男人控製起來,剩下的孤兒寡母是很難有機會外逃的。

  雖然現在發現二百多人的逃民看似不多,但卻表明地方政府管控人口上出現了問題,且這是碰巧被抓住的,也許問題會更加嚴重。而在兩淮地區因為持續數十年的戰爭,人口本來就少,若是再出現大規模的逃亡,對兩淮地區的經濟恢複,乃至發展戰略都會造成極大的消極影響,所以趙也急於弄清情況。

  “陛下,這些逃民來自數地,卻多是濠州百姓!”前去查問情況的馬端臨回稟道。

  “為何逃離籍地可曾問明?”趙又問道。

  “陛下,時間倉促,尚未查明何故!”馬端臨又回答道。

  “嗯!”趙點點頭又道,“朕去看看。”

  “陛下,那些人身份還未查明,且他們所言隻是一麵之詞,很有可能有蒙元殘兵藏於其中,陛下不可前去,還是屬下前去問明回稟!”馬端臨急忙勸阻道。

  “朕還是想親自問一下!”趙想了想還是覺得自己問問好,畢竟僅憑各種奏章是難以了解到真實情況的。

  “陛下,那屬下立刻命人將那些逃民帶過來!”馬端臨知道小皇帝的脾氣,知道難以勸住,便退而求其次道。

  “不必勞師動眾,朕走一趟便是。”趙擺手道。

  “陛下……”眼見小皇帝說走就走,馬端臨急忙叫上一隊侍衛急急追上。

  趙到了駐紮在行營外圍的一旅二團營地,抓住的逃民暫時被關押在那裏。遠遠看去逃民們被關在營地的一角,天色已經黑了下來周圍點著火把,將那裏照的通明,可以清楚的看到老少男女混雜,他們衣衫襤褸或站或坐,有的唉聲歎氣,有的低聲飲泣,還有的小孩子不住的哭喊,十分可憐。

  “陛下,怎生到這裏來了?”接到陛下突然造訪的報告,一旅長田忠急忙趕來,立正敬禮道。

  “那些逃民吃飯了嗎?”趙問道。

  “還沒有,屬下準備審問後再送交地方處置!”田忠回稟道。

  “準備些飯菜和熱水,朕給他們送過去。”趙點點頭言道。

  “這……這不可吧!”田忠聽了一愣,看了馬端臨一眼含糊地道。

  “叫幾個火軍與朕同去就好,你們就不要跟著了,汝等這些大官去了會嚇壞他們的!”趙沒有再多說,直接吩咐道。

  “可……”

  “可什麽?他們即便想殺朕,又不認識朕,你們不用瞎擔心!”趙見其緊張兮兮的還要勸,笑笑道。

  “……”兩人相視一眼都不說話了,小皇帝平日就是一身舊軍服,洗的都發白了,且年紀不大,不認識的人誰也不會認為其是皇帝,隻會當成一個普通小兵而已。

  功夫不大一切都備好了,七、八個火軍抬著兩大筐炊餅,拎著幾桶水,趙則端著一盆鹹菜向關押的逃民營地走去。眾人當然不敢對小皇帝的安全掉以輕心,田忠和馬端臨皆換上身舊衣並兩個侍衛跟在後邊。田忠已經是近五旬的年齡,又出身底層,加之常年在外領兵,風吹日曬的倒像是個老火軍。而馬端臨則怎麽打扮也難掩身上的書生氣,走路又是一步三搖,怎麽看都像個管賬的書吏,讓他忍俊不已。

  “開飯了、開飯了……”趙當先走進營地,找了個空地放下盛菜盆子,邊喊邊用勺子敲打著喊道。其他的幾人也將水、飯依此擺開跟著喊。

  可是人群並沒有往前湊,反而向後縮了縮,隻有幾個孩子想上前,卻又被拉回來緊緊抱在懷中,但趙看到人們在不住的舔嘴唇,咽唾沫的聲響更是清晰可聞。顯然他們並非不餓,而是害怕,不知道這頓飯吃下去會怎麽樣。

  “一群逃民本當重罰,給你們飯吃已經是天大的恩典了,還磨磨蹭蹭的不知好歹!”眼看眾人不動,趙沒著急,田忠卻急了,要知道這飯菜雖不咋樣,可也算得上是皇帝‘賜宴’,當下就急眼了,大聲嚷嚷道。

  “走了很長的路吧?路上又東躲西藏的,定然早都餓了,快來吃吧,否則官長們生氣就要撤回去啦!”趙指指田忠對眾人勸道。

  “……”再看逃民們,雖然還沒有動,卻已經心動,可還是不敢上前。一個半大孩子抵不住誘惑,趁大人不注意衝了出來,一手抓起兩個炊餅就往嘴裏塞。

  “慢點、慢點,不要噎著,吃完還有,管飽!”眼見這個孩子幾大口下去,噎得直翻白眼兒,趙趕緊咬了瓢水送到嘴邊,而那孩子也是餓極了,就著水瓢就喝了幾大口順下嘴裏的炊餅,就又大口的吃起來。

  眼見這孩子又吃又喝並沒有什麽事兒,其他人也終於忍不住了,就又有人上前,而有了一個就有兩個,眾人終於繃不住了,一擁而上瘋搶起來,轉眼間炊餅和水都見了底兒。趙又趕緊使眼色,讓人再弄些吃食過來,可人們是又吃又拿,還往懷裏揣,一看就是餓怕了。

  “老丈,吃些吧!”趙見一個老漢幾次上前都被擠了出來,他趕緊搶了兩個炊餅,又舀了瓢水將其拉到一邊坐下,遞給其笑著道。

  “謝過小哥兒了!”老漢愣了愣神才不敢相信的接過來,拱手相謝道。

  “老丈是哪裏來的啊?”趙待老頭兒吃了半飽後,挨著其坐下道。

  “老朽本是河北人氏,後被韃子虜到濠州種田,也已經有多年了!”老頭兒回答道。

  “如今天師收複了兩淮,又分田免賦,為何還要逃啊?”趙又問道。

  “唉……”問及此,老頭兒先歎了口氣才道,“我們也曾風聞天朝皇帝是個明君,甚是愛民。而韃子殘暴不仁,辛勞一年還不及溫飽,因此也都盼著天師北伐,也能過上好日子,可天師一到,我們的日子更沒法活了,不得不北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