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拜訪泰山
作者:讓你窩心      更新:2020-03-13 13:59      字數:4191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最新章節

  在後世宋朝被稱為士人最幸福的朝代,趙以為並非沒有原因的,不說官員們有豐厚的俸祿,還享受可與現代相媲美的假期。

  北宋沿襲了唐代的十日一休沐慣例,官員每月休息三天,全年三十六天,而節慶假日則多達七十七天,包括元日、寒食、冬至、天慶節、上元節共計五個七天“黃金周”,還有天聖節、夏至、先天節等七個三日假,以及立春、清明、端午、天祺、天貺等二十一個單日假。旬休與節慶假相加,宋人可以享受的法定假日就總共有一百一十三天。

  至於探親假、婚假、喪假等官吏們的私人假期,宋代的規定與唐代大體相同。此外,皇帝、皇太後的生日、忌日等也有天數不等的休假,比如忌日假,大忌十五天,小忌四天,總體而言,宋代的休假比唐朝有過之而無不及,堪稱曆史上假期最多的朝代。

  南渡之後,假期教從前稍有不同,規定的節假日為:元日、寒食、冬至各休假五天,聖節、天慶節、開基節、先天節、降聖節、上元、中元、下元、夏至、臘日各休假三天,天祺節、天貺節、春社、秋社、上巳、重午、初伏、中伏、末伏、中秋、重陽、人日、中和、七夕、授衣、立春、春分、立秋、秋分、立夏、立冬、大忌各休假一天,共計六十七天。從天數上可以看出,公休假日比之從前有所緊縮。

  朝臣們除了輪值者都休息了,公務暫且停止,趙的需要處理的公文自然大為減少,他便想著趁此機會抓緊時間將蓋倫船的設計圖紙進一步完善下,為最後的模型製作做好準備。但是當他處理完公文,出了書房前往工作室的時候,卻看到陳淑坐在湖邊,無聊的用一根樹枝抽打著水麵。

  “好清閑啊!”趙想起這幾天正是陳淑輪值,可自己每天都在忙自己的事情,還吃飯都在工作室或書房解決,而回到臥室時往往其已經睡著了,連說話的機會對沒有,想著自己不覺冷落了她,便悄悄湊過去說道。

  “官家,今天怎麽有閑?”陳淑被嚇了一跳,扭臉見是皇帝,嗔怪地反問道。

  “唉,哪裏有閑,事情多的做不完!”趙挨著其身邊坐下歎口氣道。

  “官家每日都忙忙碌碌,臣妾都看在眼裏,但是朝廷的事情這麽多,又豈是能一時做的完的。”陳淑將樹枝在水中使勁抽了一下,將聚過來的一群小魚驚散道。

  “是啊,每天的事情千頭萬緒,朕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是個頭兒!”趙看其充滿哀怨的樣子,也是無奈地道。

  “臣妾不求官家每日陪伴,但也要注意龍體,不要累壞了身子,歇息一兩日,天也塌不了。可官家身體有佯,臣妾的天卻塌了!”陳淑扭臉看向皇帝歎口氣道。

  “淑兒說的對,朕近日也覺得身體時常疲累,是應休整一下了。”趙點點頭,前世還講究個忙裏偷閑,勞逸結合,當下他不分晝夜的連續工作了近一個月了,也常常覺的精神不濟,注意力不集中了,深以為是地道。

  “哦!”皇帝的回答顯然出乎陳淑的意料,她驚疑地看向其,不大相信地低呼一聲。

  “淑兒想家嗎?”趙突然笑笑問道。

  “當然想了,自進宮後已有半年未曾見過爹娘了……”陳淑聽了眼圈立刻就紅了,但她也知後妃出宮省親非是易事,尤其的那排場浩繁。而小皇帝最不喜這些,且家中亦被攪得不得安寧,折騰的脫層皮,因而即便近在咫尺也難以回家一趟看看。同樣父母要進宮一趟也不是簡單的事情,畢竟君臣有別,身份已經不同了。

  “咱們今日便回去看看如何?”趙笑笑說道。

  “官家是說帶臣妾歸省?”陳淑驚喜的道,可轉而臉色又黯然下來,“官家,歸省豈是玩笑,不要哄臣妾開心了。”

  “朕是說真的,不過是要悄悄的回去,而非大張旗鼓,你可願意?”趙輕聲道。

  “這……官家的意思是偷偷出宮,與臣妾回家探望父母,隻怕不合規矩!”陳淑知道皇帝又想偷偷出宮,可又擔心被人撞見惹了麻煩,遲疑了下道。

  “宮中的人不一定都認識朕,出了宮門更是少有人識,無需擔心,何況這幾日休沐,沒人會進宮議事。而太祖皇帝便喜歡微服去臣屬家逛逛,也沒有誰說三道四啊!且剛剛朕也打聽清楚了,今日兩位陳尚書在家宴飲,並沒有出門,若是錯過了,便不知道要等到何時了!”趙看出其已經心有所動,繼續誘惑道。

  “官家微服出宮,若是遇到歹人如何是好,還是不要去了。”陳淑想到皇帝的安危,還是拒絕了。

  “朕自幼習武,幾個歹人如何是對手,且朕還有利器傍身,十個八個也足以應付。”趙拍拍胸脯說道。

  “臣妾以為還是帶上幾個侍衛的好,萬一有事也有個幫手!”陳淑還是沒能抵擋的住回家看看的吸引,還是同意了。

  “好,咱們這便去更衣!”趙有些興奮地道,畢竟他也少有機會出宮,更別說逛街了。

  稍時,趙換了衣服出來,穿著件素色長衣,頭發用一個小金冠束起,腳下一雙矮腰皂色薄靴,上麵打了無數的小孔,倒也不悶熱。而陳淑則是淺黃色長裙,臉上略施脂粉,簡單的梳了個發髻,帶了一頂寬沿鬥笠,又有薄紗遮麵,擋住炙熱的陽光。

  趙卻有些犯愁,自己頭一次登老丈人家門總不能空著手去吧!可帶兩包點心,賣點水果也太過寒酸了。鄭永倒是帶回了不少上好的香料,還堆放在冷泉堂沒動,弄兩包胡椒粉送去,價值也算不菲,可自己都想樂。而自己的這個女婿也不大合格,根本不知道老丈人喜歡什麽東西。

  趙忽然想到,鄭永還帶回了些寶石、翡翠、珍珠、瑪瑙之類的東西,能送到他手裏的肯定也不是凡品,且體積小,便於攜帶。可惜的是他對這些東西好壞沒有什麽概念,反正覺得他們送來了兩大箱子也不少,便每種抓了一把,找了個提盒亂起八糟盛了,算是給老丈人家的見麵禮了。

  那邊王德和譚飛也領著四個近衛早就準備好了,皆是家丁打扮,走在街上也不顯眼,就像一個管家領著幾個家丁,陪著公子、少奶奶逛街。可趙知道以譚飛的謹慎絕不會就帶著這麽四個侍衛,肯定暗中還有侍衛混在人群中保護。而他和王德早有默契,其自然想好了敷衍其他人的方法,安排好了人給小皇帝圓謊,絕不會出紕漏。

  “陛下,屬下已經重新擦拭,裝好彈藥了!”譚飛這時走上前,雙手捧著一物送上道。

  “這是什麽東西,莫非就是官家剛剛說過的防身利器?”陳淑卻看得清楚,譚飛送上的東西不過半尺長,形似短火銃,可是長了大腦袋,十分醜陋。

  “娘娘勿要砰,小心走火傷人!”譚飛見貴妃伸手就要拿,趕緊轉了下身子堪堪擋住了其的手道。

  “哦,火槍吾也會使,不必大驚小怪的!”陳淑有些不滿地道。

  “譚飛所言不錯,這個叫多管手槍,比之長火槍大為不同,胡亂碰觸便會走火,傷了自己!”趙拿過來在陳淑麵前晃了晃,便將它收入槍套中道。

  “這麽個小東西,還能比火槍厲害嗎?”陳淑皺了下鼻子冷哼聲道。

  “看怎麽說,若是及遠自比不過火槍,但是三十步內仍能貫穿鐵甲傷人,且可以連續發射,以一敵眾。”趙比劃了下後,撩起衣襟將槍套別在腰帶上,又用放下撫平,若不仔細查看,卻也難以發現。

  “有什麽了不起的,吾還不稀罕呢!”陳淑見此翻了個白眼不屑道,便當先向外走去。

  趙笑笑也隨後追上,別看陳淑不稀罕,可知道的人無不想得到一把。他知道在戰鬥中,理論上要想擊敗數倍於己的敵人,在單位時間內的殺傷量必須就是要是對方的數倍以上。所以可連發的武器就能夠勝負的關鍵,但當下的技術還是難以達到。

  趙其實也想對火槍進行改進,提高射速。但是現下的問題不是出在槍上,而是子彈上麵。若想實現快速設計,就需要子彈和引信的良好結合,這就需要一種靈敏度更高的觸發藥,才能造出碰觸性引信,可這也成為他短時間內難以逾越的瓶頸。

  如此一來,趙隻能另辟蹊徑,通過機械來實現連發。而他造出的這種大頭手槍,其實可以稱作機械式連發武器的先驅,轉輪槍的雛形,通過多個槍管裝藥來實現連發,正名叫做燧發式多管手槍。發射原理與燧發式火槍基本相同,隻是在射擊完成的同時,另一根槍管隨即轉動到擊發位置,以此來完成多次射擊,直到將每根槍管預裝的子彈發射完畢。

  不過在曆史上這款手槍雖然存在,但因為技術工藝等問題,其可靠性不足,成本也不低,所以並沒有大規模的普及使用。那時的人們往往同時攜帶多支燧發槍以保證火力的連續性,活躍於近代的海盜往往隨身攜帶多支燧發手槍,就是出於這個原因。

  趙通過改進工藝提高了發火率,使其能夠實現較為穩定的射擊。但是有些天生的缺點依然無法克服,如在射擊完畢後,需要較長的時間進行二次裝填,才能夠繼續射擊。再有多個槍管在前難以實現精確瞄準;另外便是由於裝藥量少,導致射距和威力都大大的減小。

  但趙以為盡管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他以為還是有著積極的意義。多管的形式,可以實現在短時間內的連續射擊,將對自己威脅最大的敵人擊斃或擊傷,贏得先機;其次在近戰中,可以彌補火力的不足,且短兵相接,幾乎是麵對麵的廝殺,也不需要精確瞄準,隻要概率瞄準就能命中目標。

  趙以為最大的意義是彌補己方騎兵戰鬥力不足的問題。當下宋軍雖然已經陸續建立了幾個騎兵旅,而趙卻不敢讓他們隨意出戰。蒙元騎兵多是遊牧民族組成,他們天生就是合格的騎兵,其馬上作戰技巧遠勝於通過後天訓練的騎兵。

  所以趙幾次動用騎兵多是作為掩護兩翼使用,進攻戰也都是在敵騎屢屢受挫,傷亡慘重後展開的追擊戰,並沒有一次實打實的對麵對衝戰鬥,他就是擔心在近戰中吃虧。而有了多管有槍就不同了,在近戰開始前就可以用手槍不斷殺傷敵軍,清楚威脅最大的對手。

  不過手槍研製出來後,還處於試製階段,產量很低,當下隻有侍衛營裝備了一批試用。卻很快贏得大家的喜歡,尤其是執行暗中護衛的任務時,火槍槍身長,難以隱藏,且隻能擊發一次就的裝藥。而手槍便於隱藏,又可以連續擊發,那些缺點也便都成了可以忍受的了……

  幾個人出了內宮後轉向北行,沿途的侍衛們看到皇帝一行人的打扮,不需問就知道什麽情況,所以隻當沒有看見,任其大搖大擺的出了宮。北門外不需幾步便是禦街,向東行不多遠便是過去親王貴胄們的住宅區,當下成了朝中高官們在京中的府邸。

  陳氏兄弟當下即是朝中高官,又是皇親,自然會有他們的一席之地。趙隻知大概方位,卻不知具體地點。好在譚飛的宅子也在附近,對這裏十分熟悉。想著這些朝臣們都認識皇帝,便也尋些僻靜的街巷前行,同時警惕的看著四周。

  趙卻是一臉輕鬆,他邊走邊看,這裏是高官們的住宅區,離著宮城又近,治安情況自然不錯。也許是天氣炎熱的緣故,可並行兩輛馬車的街道上行人並不多,而路兩旁長著參天大樹,周圍深宅大院,高牆林立遮蔽了陽光,竟然有種陰森的感覺。轉過幾個街口,前邊出現兩座相鄰的府邸,不用問,趙隻看陳淑熱切的眼神就知道陳府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