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亂其陣腳
作者:讓你窩心      更新:2020-03-13 13:59      字數:4185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最新章節

  宋軍突然自西起鄂州,東至揚州的千裏防線上向江北十餘處頻繁發起突襲,好在兵力最多者千人,少者幾十人。他們過江後往往不會針對設防嚴密的州府,而是分散在周邊的沿江駐軍水寨和哨所為主要目標,同時也會襲擾腹地的屯田所,掘開水渠,炸毀堤壩,淹沒田地,搶劫、殺死耕牛,搗毀奧魯府,劫掠財物,燒毀軍資,一時間處處狼煙。

  “南軍若做什麽?”巴兒術在輿圖上勾畫著被襲的地點,隻其管轄的防線便有三十餘處遭到襲擊,卻又看不出什麽規律,也無重點,使他難以判斷宋軍的作戰目的,不禁讓他氣惱地道。

  “據江南傳來的消息稱,臨安的小報上所言,是因為常有水匪過江搶掠沿江村鎮,其中有被捕獲者招認他們是我軍兵士,所以才發起的報複行動!”萬戶府知事金榮言道,其主管民事及機宜之事,也就是兼著情報主管。

  “報複?!本相看這不過是尋個借口,其目的應該是尋找江北防線的薄弱之處,為進攻做準備。”伯顏卻搖頭道。

  “右相,小將以為不妥,若是其為了尋找薄弱點,又何須破壞屯田,襲擊奧魯府,明明他們才是匪寇!”禿格反對道。

  “蠢貨,他們那是為了掩蓋其真實目的,引起我們的誤判,摸不清他們的真正進攻地點,並以此分散我軍的兵力!”巴兒術瞪了一眼自己的副手道。

  “絕非如此,我看是南軍已經發現我們南下的企圖,才會四處出擊,以打亂我們的部署。破壞屯田是為了引發軍民惶恐,而襲擊奧魯府正是欲毀損我們的物資,從而無法南下!”禿格被訓斥後,卻並不服氣,懟回去道。

  “不要吵了!”伯顏本就被高麗水軍之事弄得很煩,聽到兩人爭吵,更覺的心煩,厲聲喝止道,“南軍在何處發起的襲擾次數最多!”

  “應該是在淮西!”金榮翻了翻各處送來的戰報道,“南軍曾動用水軍攻克柵江寨,沿濡須水北上,試圖通過無為縣前往巢湖,最後被阻於東關寨,迫其退回長江。但他們撤軍時用流星炮轟擊無為縣,將縣衙炸毀,倉廩被焚毀,積存的物資無存。同時還將河中的引水渠炸毀,使得附近千畝田地無法灌溉!”

  “還有一軍自池州長風沙鎮進入菜子湖,襲擊了湖邊的千戶屯所。驟然遭襲,我軍不及反應,千戶合撒兒以下數十人身死,傷者近百,南軍劫掠奧魯府的金銀,將無法帶走的衣甲、器械盡數燒毀!”

  “江州和湖口的南軍活動最為猖獗,他們將沿江的軍寨和哨所毀之七八,並數次侵入腹地,襲擊了脫烈都萬戶的奧魯總管府,將儲備在那裏準備南下所需的輜重盡數燒毀,死傷極為慘重……”

  “那藏於雷池中的木筏、船隻呢?”不等其說完,伯顏急問道。

  “雷池水寨被攻破,打造的巨筏皆……皆被毀掉,連儲存的木材也都被點燃!”金榮怯生生地看著伯顏說道。

  “完了,那小賊定是有所察覺,這才搶先下手了!”伯顏歎口氣道,似乎突然蒼老了許多。他業已發現宋軍此次襲擊的目標其實十分明確,那就是各處的奧魯府。

  蒙古人初時過的是遊牧生活,出征時,不以貴賤,多帶妻孥而行,用以管行李衣服錢物之類。每遇戰事,成年男子上前線後,留下婦女、老幼看守營帳輜重,家屬和童仆按千戶在後方或隨軍從事生產,經營畜群和其它產業,供應前方。這種留在後方的營帳,就稱為奧魯。後來把作戰時留在後方、聚營而居的家屬營帳,都叫做奧魯,並設置專門官員進行管理,這類官員也叫做奧魯。

  因此,奧魯一詞既是指軍人族屬,也是指政府設置的專門管理留在戰線後方的軍人族屬的官員。蒙古國在原金朝地區簽發漢軍後,對留在原籍的漢軍軍戶另立戶籍,設置機構和官員管理,這種機構和官員也叫奧魯。成吉思汗西征時,以中軍的後方為大奧魯,委派幼弟鐵木哥斡赤斤留守。

  蒙古軍、探馬赤軍的奧魯是由軍隊係統管轄,即在所在萬戶下設奧魯總官府,千戶設奧魯官,為蒙古軍和探馬赤軍編製的一部分,負責管理萬戶或千戶內的軍戶事務。與此不同,漢軍奧魯則是由地方行政係統所管轄,即在漢軍萬戶外另設專職官員管理,或由各路管民官兼管,北方的路、府、州、縣的長官和次官都有兼諸軍奧魯的職銜。其主要職責是:

  起發軍人服役,軍人的簽發、頂替等,均要經過奧魯。軍人起發服役時,通常都要差人押送。如起發的軍人在五十名以上,要派俸正官押送;五十名以下的,則派能幹的有職役押送;征取出征軍人的封椿錢(盤纏)。由奧魯幫助征收,帶回部隊駐地;處理涉及軍戶的民事糾紛。凡軍戶與民戶相爭婚姻、驅良、田土、錢債等事,由地方官與奧魯官共同協商處理。軍戶之間發生此類事件,則由奧魯官處理。

  蒙古滅金以後,探馬赤軍人有了固定駐地後,家屬陸續從草原牧區遷到中原農區,逐漸與蒙古本部脫離關係,在江淮以北逐漸形成具有漢地特點的奧魯製度。軍戶都歸各路奧魯官府管領,凡簽發丁壯,替換老弱,供應軍需,贍養征戍軍人老小,處理軍戶間的民事糾紛等,都由奧魯官府直接管理,不受地方路府州縣管轄。

  當下宋軍以各奧魯府為攻擊目標,就是意在破壞他們的後勤係統,毀掉儲備的物資,削弱對戰爭的持久力和動力。因此一旦戰事陷入僵持,哪怕時間並不長,那也不得不撤軍……

  與氣急敗壞的伯顏相比,趙卻是十分淡定。經過幾天連續的軍事會議後,商定了此次襲擾戰術的具體目標和作戰方針。眾將隨後各自規建,組織所屬部隊展開行動。

  第一階段現在已經全麵展開,此階段主要任務便是針對敵軍沿江設置的水寨和哨所進行拔出,先行打掉他們的眼睛,為滲透行動掃清障礙。與此同時,對敵的屯軍進行打擊。因為屯田的地域廣闊,往往是以百戶為基本單位進行,各個屯點相隔很遠。且屯田的軍戶多是老弱婦孺,戰鬥力低下,正是小部隊襲擊的目標。

  且這些屯田的軍戶還承擔著提供輜重和製造武器的任務,對他們實施打擊等同於削弱了他們的後勤保障能力。再有自己在前方作戰,可家卻讓人家給抄了,房子讓人家給點了,老婆孩子讓人殺了,心裏能不著急上火嗎?因此對敵軍的士氣也是沉重的打擊。

  在將敵軍外圍據點拔除後,趙隨即下轉入第二階段的作戰。這時各部向敵境縱深滲透,摸清敵軍調動和物資囤積情況,以確定敵作戰方向和目標。在這個階段,趙授權當麵的軍事主管機宜之權,在發現有價值的目標後可以不經請示批準,可以自行決定發起攻擊,跨轄區的可協調友軍協同作戰,一切以打擊敵軍,擾亂其作戰計劃為目的。

  趙同時強調,友軍因作戰而進入己方轄區,要盡全力予以配合及協助,有傷病積極以與治療,物資需要補充不得推脫,需要配合作戰要積極協調,發現遇險要及時派兵救援。對因為爭功,而出現見死不救,或動作遲緩、態度消極、冷漠者嚴懲不殆。

  通過這兩個階段的作戰,各部都取得了不錯的戰績。總計拔除了敵軍大小據點一百多個,殲敵三千餘;破壞灌溉溝渠合計二百餘裏,水閘、水壩一百餘座。摧毀百戶以上屯田點三十餘,燒毀糧食十數萬石,房屋上千間,打死打傷百戶以下敵軍數百人,殺死耕牛二百餘頭。

  另外襲擊了幾個敵方物資囤積地,戰果頗豐。說來敵軍也是大意了,他們以為隔著長江宋軍難以不知不覺的通過,且也是為了輸送方便,將物資中轉點設置在江河邊的碼頭上。宋軍突擊隊采用小型戰船搭載火箭發射器的方式,通過支流,河汊滲透進去,進行遠距離轟擊,得手後迅速撤離,取得了不俗的戰績。

  當然對於敵重要目標,各部也不惜出動大軍進行強攻。雷池一戰,江州動員了一個師的步軍,與長江水軍協同作戰,在突擊隊的引導下強行突破江岸敵軍的攔阻進入雷池,將藏於湖灣的船隻和打造的木筏摧毀大半,雙方激戰竟日,然後在炮火的掩護下從容撤回南岸。

  趙翻看著各處傳來的戰報,總體上達到了自己的目的。雖然此次己方也有損失,但是戰鬥發生在敵占區,對江南影響甚微。通過一係列的過江突襲、偵察作戰,不僅擾亂了敵軍的視線,給其造成了一定的物資損失,使其難以判斷宋軍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使趙得以從中判讀出敵軍此次的作戰計劃。這讓他吃驚不小,敵軍若真是在上、中、下遊同時展開渡江,還真是讓他有些措手不及,也出乎他的意料。

  首先趙沒有想到敵軍會有膽量在水軍處於劣勢的情況下,進行全線出擊,同時發起渡江作戰;再者此次作戰地域廣闊,使得己方各軍難以相互為援,隻能各自為戰;再者三路敵軍相互為犄角,隻要有一處突破,便能向東、向西迂回,使得整條防線動搖。好在現在判明了情況,可以有針對性的及早采取措施,彌補漏洞。

  而讓趙感到欣慰的是這次新作戰形式的嚐試,讓他有了更多的手段。此次作戰多采用小部隊通過滲透、突襲行動,有針對性的對特定目標進行打擊,有點類似於現代戰爭中的特種作戰。但是他卻以為也隻是類似,因為在這個時代,特種作戰的基礎不存在,且在部隊的編成上也沒有此單位。若是說有,也隻有事務局的行動隊勉強可以算的上。

  在前世網上有很多關於中國古代特種部隊的說法,甚至還總結了中國古代六大特種部隊,十二大特種部隊等等排名。但是趙來到這個時代後,才發現事實和網絡盛傳的“十大名刀”一樣,大多不靠譜。比如所謂的秦國鐵鷹衛士,唐代陌刀營,燕雲十八騎,臆造成分太大,與曆史記載相去甚遠。還有北府兵、魏武卒等等,雖然的確是精銳,但都執行常規軍事任務,不能算特種部隊。

  且古代和近代兵種單一,各個兵種單兵之間戰鬥力基本一樣,進行的往往都是大規模的正麵作戰,特種部隊往往是小規模,沒有施展的空間。刺殺敵軍軍將也非易事,想想萬餘軍隊結成的營寨就有十數裏方圓,想從其中找出主將的居所豈是易事。而主將往往居於中心,層層的崗哨如何躲過去,其身邊的警衛也不是死人,往往還精銳部隊,怎會任你如入無人之境的將主將宰了。

  即便說曆朝皇帝的衛隊和將領的親軍,漢代的羽林孤兒,高順的陷陣營,嶽家軍的背嵬軍,明代的三大營,這些部隊在參戰時都有可能執行深入敵後、搜捕逃脫的敵軍重要人物、斬殺敵軍將領等等特殊任務,能像現代戰爭派遣一支少量精銳力量進行摧毀和斬首。

  可這是古代,在偵查上沒有航空航天偵查的協助,發現後方重要目標是很困難的。即使發現後,也需要可以進行破壞的武器,在沒有先進的通訊聯絡手段和裝備精準的遠程武器的情況下,這樣的行動成功率是非常低的,還還遠不如通過高機動部隊進行一次合圍。

  趙實施的行動看似成功了,但他派出的小部隊皆是各部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配合各部的斥候進行敵後近距離偵察和突襲作戰,在目標的選擇上也是遠離主力,戰鬥力較弱的輔兵。遇到重要目標也無法獨立完成作戰,尚需要主力部隊的協助才能完成。不過趙覺得這也能算是一種特種作戰的有益嚐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