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各自妥協
作者:讓你窩心      更新:2020-03-13 13:59      字數:4215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最新章節

  趙其實對於強力處置吳家也是心存忌憚的,當然他領兵回宮也不是為了給自己壯膽,而是為了‘逼宮’,不過卻非是為了逼自己,卻是在向朝中的士人們示威,顯示出自己的決心。他這麽做其實也是被逼無奈的,因為他處置皇後和吳家並非自己一道旨意就能做成的。

  在瓊州時,趙通過以財權換皇權的交易得到了軍權和參與政事的權力。而他在中間耍了個滑頭,借此成立了軍機處,得以不通過中書門下和樞密二府獨立行使權力,且可以此還對政事施加影響。但是在收複江南後,重新構建行朝中軍機處已然名存實亡,尤其是在自己‘修養’期間,所有的權力基本被太後還給了朝廷。

  所以在趙在這一階段名義上能夠公開調動的力量隻有禦前護軍,連後宮之事都不能夠獨斷,而處置皇後和罷黜吳家子弟即便自己下旨,也需要宰相副署才可實施。可陸秀夫和文天祥皆與吳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甚至立吳曦為後,兩人也是暗中出了力的。

  那麽有權利副署的就隻有副相劉黻和應節嚴了。劉黻與趙關係密切,且視為親信,但是他依然不敢為此事尋他,因為趙知道劉黻曾上疏度宗,其放言:政事由中書則治,不由中書則亂。天下事當與天下共之,非人主所可得私也。能說出這番話來明顯其骨子裏還是傳統的士大夫,自己與他說事,多半會碰釘子,弄不好兩人還會因此心生嫌隙,連朋友都沒得做了。

  說心裏話,趙並不願意血洗朝廷,這非是臨門一腳自己慫了,其一、畢竟這是自己像燕子一樣一口泥一口草搭建起來的。其二、結果不可預知,真將這些士大夫們逐出朝廷,自己就不得不組建軍政府,在這動蕩的年代,一家獨大的武人沒有了製約,也許就會重現五代十國的悲劇。

  所以趙還是希望此事能獲得朝廷的‘同意’,以減少自己的壓力。而最後的希望就隻能寄托在應節嚴身上了,可沒想到忘了應節嚴與吳潛還有關係,又代吳家送上請罪疏,做起了中間人,這就等於把通過朝廷和平解決的渠道全部堵死了,並將他逼上了梁山。

  不過趙也從中發現事情尚有轉機,吳家顯示了自己的實力同時,也給自己留了個台階下。這讓他不得不服氣,吳家百年官宦世家的牌子真不是白掛的,族中也皆非吳碩那樣的敗類,而是真有高人。他們也從自己的行為中嗅到了危險的氣息,知道自家的勢力讓皇帝感受到了威脅,才要借此事大做文章,欲將他們除去。

  而吳家世代為官經曆的起起落落多了,他們知道此事隻有做出讓步才能夠擺脫眼前的危機,畢竟他們的勢力再大,也難以抗拒手握兵權的皇帝。如此要保全吳家最好的辦法就是向皇帝妥協,放棄自己的爵位及子弟們的仕途,來消除皇帝的疑心。且隻要保住了皇後,那麽吳家在這場爭鬥中就不算輸,一旦時機成熟仍可東山再起……

  “陛下,禁止吳家子弟參加科舉,這隻怕吳家不會答應的。”江聽了小皇帝的話,不禁搖頭道。他十分清楚在當前的製度下,即便是世家子弟若是沒有了科舉的機會,也會很快的衰落。

  吳家在淪陷期間,並沒有赴瓊參加科舉,這足以讓一代人喪失了入仕的機會,而若是再有十年的禁期,吳家便有兩代人難以出仕。十年後,吳家老一輩將逐漸凋零,再者官場上更是風雲變幻,也會有新的家族崛起,除了記得吳家此前的風光,誰也不會再將後繼無人的吳家視為威脅。

  “陛下的條件未免太過苛刻了!”鄧光薦也是覺得不大可能,搖搖頭道。他通讀曆代經史,自然清楚人心驅利,利益的分享永遠是最重要的,一個王朝建立後,勢必要滿足一幫人的利益。對於那些老牌的官宦世家,背後有輿論,還有門生故吏,關係網盤根錯節,就是君王也不願意得罪,因為得罪他們成本太大。

  而當初大家同意立吳家之女為後,也是處於這方麵的考慮,一個成熟的國家體製,勢必要考慮到方方麵麵利益的平衡,特別是具有一定實力的那撥人,得讓他們中的一部分能站到權力核心,這樣才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小皇帝卻為了控製朝政,竟然以這種辦法將吳家逼到了死角上,做的有些太絕了。

  “許國公會答應的,他應該知道孰重孰輕!”趙不以為然地笑笑道。

  “何以見得?”鄧光薦實在想不通小皇帝為何這麽有信心,疑惑地問道。

  “因為其隻怕熬不過三天了!”趙朝城樓下指了指道。

  “哦,臣明白了!”鄧光薦雖然心眼直,但在官場上曆練多年,也非當初那個熱血書呆子了,稍一琢磨便明白小皇帝的意思。被枷了一天一夜的吳碩已經是奄奄一息,跟死狗似的了,再枷兩天真夠嗆。而吳家的計劃看似完美,其實不無漏洞,這吳碩一死,則整個計劃就失敗了,卻偏偏被小皇帝一眼識破,所以吳家是拖不起的。

  “陛下,現在皇後娘娘態度如何?”應節嚴也是不住的苦笑,小皇帝真是自己教出的好弟子,隻要有一絲漏洞都會被其抓住,並加以利用,但他也擔心小皇帝後院起火,燒的其焦頭爛額。

  “不哭不鬧,也未向太後和朕求情,冷靜的讓人覺得害怕!”趙向身旁的彩棚歪歪嘴言道。

  “皇後娘娘卻也是奇女子了,家族危在旦夕,仍能臨危不亂,即便是男子又有幾人能做到。”應節嚴向那邊看了一眼,吳曦果然如小皇帝所言,其在樓上談笑風生,根本看不出心中所想。

  “哼,不知是福是禍啊!”趙卻是冷哼一聲道。

  “陛下欲如何處置皇後娘娘?”應節嚴暗自搖頭問道。他知道小皇帝的意指,內宮後妃太強,又有政治野心,則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就是場災難;而若是真的賢良淑德,則亦可成為皇帝的臂助,即可隨時勸諫,也能輔政。但是人心難測,誰能說得好啊!

  “先生,朕也知罷黜皇後並無助於解決當前危機,還可能使吳家鋌而走險。但其有過不能不懲,若是吳家仍一意孤行,朕也就不能不痛下決心!”趙知道老頭兒是在試探自己的底線,笑笑說道。

  “嗯,臣會將陛下之意轉達給吳家!”應節嚴點點頭道。

  “陛下,那吳碩攔截聖駕,當眾口出狂言辱及陛下,若是就此放過,隻怕有損陛下威嚴!”鄧光薦言道。

  “朕答應饒過吳碩的性命,卻沒有答應不予懲處。其不是有個殉國的父親嗎,自可以體恤殉國烈士之後為名,赦其死罪,削去其爵位,流放鄂州充軍戴罪立功。”趙言道,“至於皇後親族,除許國公外皆降爵一等,奪其官位,回鄉自省。許國公及長子仍留於京中府邸,以示恩寵!”

  “陛下如此處置,十分妥帖,即打壓了吳家,也可堵住悠悠眾口,陛下刀下留人已是無比寬仁。”江點點頭道,覺得並無不妥。

  “陛下回宮後還要對皇後多加安撫,勿要使性子,引得後宮不安!”應節嚴想想勸道。

  “唉,這真是麻煩,朕真心不知當如何自處,幾位先生可有教誨!”趙搖搖頭苦笑道。

  “陛下……這後宮之事,臣等不便多言!”應節嚴聽了老臉一紅,這玩意兒自己這個當師傅的還真沒有辦法教,隻能靠其自悟了。

  “先生,如今朝中形勢日趨複雜,朕想增加兩位副相,協助朕處理政務。”趙見狀心中暗樂,教你們一幫老小子一個勁兒的教訓我,這等事情看你們如何教。但是也知這等事情自己也不好追問,轉而言道。

  “陛下,此時確需對朝廷進行調整,以求製約和填補吳家子弟門生致仕後留下的空缺。至於……”應節嚴知道增加副相早有先例,本朝最多的時候有七位丞相,當然也有獨相的時候,他點點頭表示認可小皇帝的想法,但是人選他一時也不好多言。

  “朕想以江尚書入閣任參知政事,另一位暫時還未想好!”趙看向江道。

  “陛下,臣……臣怎能擔此重任,還請另選賢能!”江沒有想到會有這等好事落在自己頭上,但是心中卻是狂喜,自己入相則江氏一門也是兩代四相,足以光耀江氏門楣了。不過還是依禮推辭道。

  “先生論出身,江氏滿門忠烈,族中殉國百餘人。論學識,先生亦是文韜武略皆精。而論忠心,先生教導朕十餘年,忠心耿耿,不離不棄。如何不能為相,至於那些虛禮,咱們自家人就不必了,弄得朕也極為不舒服,好像朕強塞給先生似的!”趙笑笑道。

  “這……這,陛下厚愛讓臣無以言表,自當殫心竭力以報君恩!”江深施一禮道,算是接受了。

  “恭賀宗保,江家又出一相,足以告慰殿帥了!”應節嚴向江拱拱手道賀道,也表明其並無異議。

  “恭賀江兄晉相!”鄧光薦也隨之道賀道。如今小皇帝的三位師傅,兩位已經入相,而自己早已入閣,小皇帝的回報可謂豐厚。

  “臣以為陳仁則入相,其資曆和學識皆能擔當的起。”應節嚴知道小皇帝的意思是要大力提報帥府舊人,以抗衡江南士大夫集團,想了想道。

  “朕以為其不妥,一者其乃是貴妃伯父,恐會授人以柄,遭眾臣彈劾;二者,朕欲以陳任翁接任兵部尚書,兄弟二人皆入閣就夠招人恨的了!”趙擺擺手笑道。

  “嗯,陳都統以文資領兵,且又曆經多次大戰,還曾多次主持練兵,熟悉軍務,以其領兵部再恰當不過了。”江對繼任者的安排十分滿意,尤其是陳任翁領兵多年,卻一直是文官身份,這在諸多將領中也是少見的。

  “如此一時間,臣也想不出還有誰可入相!”應節嚴已經明白小皇帝如此安排的意思。

  江家同樣是老牌的官宦世家,可與吳家比肩。但是護國之戰中,老輩的兄弟三人皆殉國,族中子弟死傷慘重,對大宋的忠誠可謂是以血肉鑄成的,可當下人才凋零,再無昔日的威勢。如今即便江鉦和江兄弟皆列相位,也難以威脅到皇權,再者此也是小皇帝完成了昔日與江萬載間的承諾。

  陳家相對於江家和吳家隻能說是新貴,在官場沒有龐大的人脈,哥倆兒全憑自己的本事掙來的富貴。而小皇帝對陳家不僅有救命和提攜之恩,又在眾人反對的情況下,將陳家女兒立為貴妃。他們無論是出於感恩戴德,還是為了維護自家的女婿都會不遺餘力的,卻又沒有像吳家那樣的威脅。

  而小皇帝這樣做便可以通過江家拉攏到一批江南士人的人心,又利用陳家掌管兵權保證了軍隊的效忠,如此完全可以抵消吳家的勢力,正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將不利於自己的形勢扭轉。接下來一批老臣皆已到了致仕的年齡,正可借機再將一批忠於自己的官員安插入閣,兵不血刃的完成對朝廷的改組。

  “此事也不宜操之過急,待有合適之人再行任命不遲!”趙若有所思地道。

  “陛下,已經三鼓了,太後已經倦怠,要回宮休息!”這時王德進來稟告道。

  “好,準備起駕!”趙點頭道,“吳家之事就有勞先生從中斡旋了,先生可明確告知其,朕不擔心青史留汙,也不怕有人相脅!”

  “臣明白!”應節嚴施禮道。

  “恭送太後,恭送陛下!”趙出得彩棚,一盞紅紗小燈已經緣杆升至半空,表明陛下欲回宮了,而樓上眾將早已看到,列隊相候齊聲施禮道。

  “免禮,大家盡可再快活兩日,朝會之後還要繼續議事!”趙抬手相攙,又指指眾將道。

  “謹遵聖諭!”眾將再次施禮道。這時響鞭聲響起,燈山上十數萬盞燈漸漸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