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都是美女
作者:讓你窩心      更新:2020-03-13 13:59      字數:4164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最新章節

  趙看鄭虎臣笑而不答,便將所有畫軸打開鋪在幾上,他摸摸這些畫兒皆是畫在開幅尺把的絹布上,裱裝的也十分精致,以工筆描繪,而畫師的畫功也很不錯,人物畫的惟妙惟肖,可謂是纖毛必顯。但是這些畫從表麵上看更像是‘標準照’,這些侍女皆是長身而立,著束腰長裙,隻是在動作上稍有變化而已。

  “鄭主事,這些畫是從哪裏弄來的,是不是宮中?”趙也不是傻子,看罷立刻聯想到了什麽,抬起頭問道。

  “陛下,正是!”鄭虎臣看小皇帝板起了臉,立刻意識到小皇帝已經猜到了什麽,立刻老實回答道。

  “可是待選的嬪妃畫像?”趙又問道。

  “陛下,這是待選皇後的秀女畫像。”鄭虎臣回答道。

  “是你下令使人偷出來的?”趙聽了眼神嚴厲起來,沉聲問道。

  “陛下,屬下哪裏有這個膽子。”鄭虎臣聽了立刻施禮道。他清楚自己雖然是小皇帝的心腹,但是做事還是要講究尺度,知道進退的,有些事情不是自己能夠過問的。尤其是涉及家事,沒有明確的詔令絕不能插手,否則便是自己作死。

  “那是哪裏來的?是他們家人托你獻於朕麵前的!”趙眉頭略展,再次問道。

  “陛下,這是內省副都知竇興轉給劉靈,其又托屬下轉呈陛下的。”鄭虎臣回答道。

  “竇興這老鬼不知道收了人家多少銀錢,居然這麽賣力!”趙聽了這才放鬆下來,輕笑著道。他清楚鄭虎臣的說法自己極易查清楚,其不會撒這樣的謊的做借口的。

  “陛下,屬下以為竇大官此次並非如此,而是為了討好皇帝,否則不會一下拿來這麽多的秀女畫像的。”鄭虎臣言道。

  “嗯,聽鄭主事一說確實如此,其是將寶都押在朕身上了,想是太後意屬這幾個人,其便急吼吼的送信買好。”趙略一思索道。

  “此次太後為陛下的親事可操碎了心,不僅廣為挑選,還幾次召集諸宰執入宮商議,卻還未最終確定。”鄭虎臣言道。

  “鄭主事又沒有替朕的婚事盡點心啊?”趙聽了笑眯眯地看向鄭虎臣道。

  “當然了,否則怎麽敢到陛下麵前討頓素齋吃呢!”鄭虎臣笑著應道,“屬下得知待選之人後,便令兒郎們將他們的家世、親族及……啊,都查了個清楚,然後整理成冊獻於陛下參考一二。其中皆是原文,屬下絕未作出一絲字改動!”

  “算你聰明!”趙翻了個白眼兒,又衝門外喊道,“王德……”

  “官家又何事吩咐?”話音剛落,王德便進屋來施禮道。

  “今日鄭主事陪朕用膳,你陪著到膳房看看,喜歡什麽就預備什麽!”趙指指鄭虎臣言道。

  “是,官家!”王德施禮答應,又轉向鄭虎臣笑著道,“鄭主事真是幹臣,要臣子點膳,在大宋隻怕也是頭一遭啊!”

  “豈敢,有勞大官了!”鄭虎臣衝其拱拱手陪著笑道,他也知道小皇帝這是‘趕人’了,隨後施禮告退與王德出去了……

  趙首先將五張仕女圖一字排開放在幾上,他一一看去,其中卻無李三娘,顯然已將其排出在皇後的候選人之外,其‘蠻夷’的身份決定她隻能列在妃嬪之選了。而意外的是陳任翁的淑兒也未在其中,他記的楊太後對其還是頗有好感的,還曾與自己玩笑要將其收入內宮,看來最終太後還是放棄了她。

  “可憐啊!”趙看看畫兒歎口氣道,不知道是感歎自己命運不濟,還是替幾名女子感到悲哀。想想前世包辦婚姻早已成為曆史,相親都成了十分讓人丟臉的事情,可自己如今連相親的權力都給剝奪了,一輩子的幸福就決於太後。婚前也隻能通過這幾張偷出來的畫兒看看未來的老婆長得什麽樣,與盲婚啞嫁無異,而這些女子甚至都不知道自己長得美醜,挑都沒得挑。

  不過趙已經習慣自己總是抓一手臭牌,然後盡量取得最好的結果,起碼現在是五選一,還能夠挑挑撿撿,找出一個相對滿意的。他清楚給自己挑選的老婆絕不會是醜八怪,因為選妃的條件是十分苛刻的,從口、鼻、眼、臉五官,到手、足四肢,從發、膚、齒,到頸、胸、腰,女人身體從上到下,無不有著嚴格的標準,就是女人身上的氣味兒也是標準之一。

  另外趙知道宋代的審美觀念與唐代崇尚豐滿富態不同,而楊柳細腰,嬌小瘦弱才是宋代文士欣賞的女性美態。反而在在五官容顏等硬件方麵的條件可以稍稍放寬,但於風韻和情調的門檻則相對較高。生漫的文人們追求的是一種燈下月下的朦朧美和船頭亭榭間的意境美,當然在這些標準照中難以體會到的。

  當然顏值高也沒人反對,而這方麵與現代人喜歡的‘錐子臉’還是有所不同的。這個時代美女的標準臉型是上部略圓,下部略尖,形似瓜子,豐滿潔白,俗稱鵝子臉。此外“滿月”也是符合中國古代審美標準的臉型。麵如滿月,指臉盤圓圓的、白白的,像滿月一樣,相貌白皙、豐滿而有神采。畫上的女子也無外乎如此。

  俗語說“麵如一朵花,全靠鼻當家”。鼻子是麵部最突出的部位,美女鼻子的標準是玲瓏剔透,富有立體感。還有“鼻若瓊瑤”的說法。瓊瑤,美玉的一種,晶瑩、光滑且溫暖,就是說要著眼於鼻子的玲瓏剔透美,而“鼻若懸膽”則側重鼻子的立體美。但在這傳統畫法上,正麵形象還是難以表現出來的。

  讓趙奇怪的是幾張畫兒上的女子都是低眉順眼的,眼神淡漠,無悲無喜,好像都長著一雙小眼睛,讓人覺得別扭。可轉念一想,宮中的侍女們眼睛並不小,太後也是一雙丹鳳眼。而自己雖說不是眼若銅鈴,可也並不是眯縫眼兒,從遺傳角度上說,這副身板的親媽眼睛同樣不會小。

  可趙琢磨了一下便想通了,估計是畫師為了應和當下道德教化的功能需求,才畫出這種含蓄內斂的視覺效果。另外就是前世看慣了各種大眼睛的妹子,尤其是日漫中的占了半拉臉大眼兒萌妹子們,才會產生錯覺,覺得畫裏的人都是小眼睛。

  “管她呢,總歸不是豬八戒他二姨就行!”趙明白皇帝的婚姻更多的是政治婚姻,不由自己做主的。而一個皇後的道德水準才是第一位的,卻不是相貌,這也是大宋皇家選後的重要標準。但其實這也更多是一廂情願,基本都是從對方家世來判斷的。他爺爺理宗皇帝難道就真的那麽喜歡賈貴妃,還不是因為其要依靠賈似道,才不得不做出專寵的姿態。

  “雷氏之女!”趙隨手拿過一張圖,看看注腳輕聲道。他仔細看看,這小娘子打眼而看就是副嬌小柔弱的樣子,一張清秀的瓜子臉,小鼻子、小嘴兒,梳著高髻,身材婀娜,小腰似乎一把手都能攥在,就像個布娃娃一般,那小模樣看著就讓人生憐。

  “其祖雷宜中,字宜叔,號廠山,豐城縣人……”宮中選秀女那都是要查清祖宗八代,良人之後,挑皇後更是過了篩子再過羅的,但是趙更信任的還是事務局,翻開鄭虎臣帶來的冊子翻開道。

  雷宜中上溯兩代都是普通耕讀人家,其早年師事理學名家張洽,苦讀詩書。於端平二年補為太學生,因上書抨擊權相史嵩之而久滯學籍,直到淳佑七年中進士第二名。入仕途,不改正直本色,曾在江陵帥賈似道幕下任記室,每遇不合,必據理力爭,由此得罪賈似道,貶為廣東經略。

  其在廣東興利除弊,捐俸買田給桐江書院為膏火。德佑元年升禮部尚書兼廣東安撫使。此時元軍南侵,江南大部淪陷,雷宜中響應文天祥號召,在嶺南堅持抗元,又與信州謝枋得招軍民固守疆土。在嶺嶠保衛戰中,受傷過重而殉國。十年後始由其孫雷升訪得遺骨,遷葬豐城。

  雷宜中有子二人,長子蔭補承務郎,但未能入仕,兄弟二人仍在鄉耕讀。入選者為雷家長子一係嫡女雷妍,生於鹹淳五年,年十六歲,其上又兄長三人。由於家道中落,祖產淺薄,因晚年得女,甚得父兄喜愛。自幼隨兄長讀書習字,通詩賦。為人賢良淑嫻,擅於持家,雖有母嫂在堂,十幾歲便由其主持家事,家境漸好步入小康。此次是由謝枋得舉薦入選。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趙看罷就下了論斷。其家庭勉強算是官宦,恰當的說是耕讀之家,以雷宜中的脾氣官當的也說不上如意,為人又正直,肯定是靠薪俸過日子的,能治下些田地留給子孫就算不錯了。

  在當家的死了之後,日子肯定一下陷入困頓,而從小姑娘的單薄身板看就知道從小營養不良,沒有能長開。但其能以小小年紀設法扭轉家境,雖不知用的什麽辦法,可以其家風來看也知不會什麽卑劣手段。從這就足見其是個過日子的好手。不過趙以為選雷妍當皇後很難,其先天不足的小身板缺乏母儀天下的形象,隻怕難以通過最後的競爭。

  “謔,這個是大長腿!”趙頗為遺憾的將雷妍的畫像放在一邊,其實他倒願意找個擅於理財的老婆,自己起碼吃上‘軟飯’了,再不必為錢發愁了。他再拿過一張細看,發現這位小娘子鵝蛋臉,體態修長,衣裙曳地,長袖飄逸,隻要畫師未畫錯比例,絕對是個大長腿,還自帶馬甲線,鎖骨窩能夠放雞蛋的現代大美女形象,隻是不知是餓出來,還是練出來的。

  迫不及待的翻看此女的資料,趙不禁驚歎,其家族可以追溯到天下名族琅琊王氏,名人王羲之,雖說不知道這樹杈都分出去多少了。不過其祖卻是本朝名相王,他是嘉定十三年考中進士。其後,曆任常熟、泰州、滁州、瑞州等地方官;寶年入朝兼國史編修。景定二年,王遷禮部尚書,代吏部尚書加觀文殿大學士。鹹淳元年,知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

  鹹淳十年為左相。德元年元兵大舉南下,不顧年老,奏請朝廷授以宣撫招討大使招募忠義,共圖興複。不久任平章軍國重事,即命張世傑等四路兵馬同時並進,以抵禦元兵南下,其軍事部署未被采納。不久,張世傑兵敗,王以“不得其職”,請求免職,乃罷其平章,歸鄉不逾年而卒。

  王為人清修剛勁。被宋度宗尊為“師臣”的賈似道回天台葬母過新昌,獨其不見。賈似道督師潰敗,王論賈似道既不死忠,又不死孝。入見太後說:“本朝權臣稔禍,未有如似道之烈者。縉紳草茅不知幾疏,陛下皆抑而不行,非惟付人言之不恤,何以謝天下!”賈似道遂被貶徙。

  入選的女子是王三子二女,名王妤,生於鹹淳四年,其父王華貴寶年進士,出仕後先後任編修、省部主事、郎中,外任過知州。她的叔伯或參加科舉,或是蒙蔭皆曾入仕為官,江南陷落後皆歸隱於家中,不曾仕元,更無劣跡,閉門修書,教授子弟為樂。其可以說出身於豪門名族、官宦世家、相門之後,資料顯示其善詩文、精琴樂、文良淑德,知書達理。

  “唉,不知是否有緣啊!”趙歎口氣有些不舍的將畫像撂下,他知道非是自己以貌取人,而是世風如此,這個世界的審美觀還容不下‘大長腿’。傳說有一次,蘇軾到一富豪家飲酒。主人有一舞妓,容貌尚可,但身材高大。主人向蘇軾要求為該舞妓作詩。蘇軾戲作四句:“舞袖翩躚,影搖千尺龍蛇動,歌喉宛轉,聲撼半天風雨寒。”窘得那舞妓滿臉羞紅,怏怏離去。

  “咦,這個小娘子也不錯啊!”再拿一張,趙仔細端詳了一番吧嗒了下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