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一鍋端
作者:讓你窩心      更新:2020-03-13 13:59      字數:4192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最新章節

  鵝灣位於太湖東岸,被兩個延伸入湖岬角圍繞,與東島和西島相望,與兩島間的水道幾乎在同一軸線上。灣內的水麵約有方圓三十裏,大致呈u型,但是由於淤積嚴重,在退潮後湖邊水深不足一丈,並不是一個適於泊船之地,也導致縱深不夠,使得船隊難以回旋機動,鑽進去就等於進了死胡同。

  不過有弊也就有利,這樣一來使得正麵防禦麵收窄,而敵軍卻難以從兩翼和後邊迂回突襲,便於己方集中火力打擊正麵進攻的敵船。而右翼個突出的岬角與湖中的幾個小島與西島形成一道柵欄,同樣限製了敵軍的機動。而左翼的岬角的橋渡已經被陸戰一旅控製,既能阻擊真定軍上岸,也能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上岸撤離。

  護軍水師擁有戰船百餘艘,數量不多卻麻雀雖小五髒俱全,簡直就是一直小型水師。平時出航的標配就是社稷號加上兩艘輜重船,及若幹艘龍船隨行護衛,可戰時或是出個遠門就要盡數出動,火箭船、炮船、哨船一樣不少,當下隻是少了隨船護衛的親衛旅。

  限於地形和戰事的限製,讓一向喜歡機動作戰,擅用奇招的趙布置了一個中規中矩的防守陣型。整個陣型以布置在中心的社稷號為支撐,在其兩翼排列的火箭船為骨幹,前出的炮船交錯布置構成第一道阻擊線,把輜重船放在後軍,哨船穿插各船之間。

  “陛下,左舷弩炮全部轉移到了右舷!”陳墩擦擦汗言道。

  “好,幹得不錯!”趙誇了他一句,頭也沒回依然看著前方,此刻火箭船不停的發射火箭彈,阻擊追擊的敵軍,為布陣爭取時間。而社稷號每舷配置三十門弩炮,現在是全力防守,左舷的弩炮已經用不上了,於是他下令將其全部布置在右舷二層甲板上,以加強正麵火力,這樣就可以覆蓋陣前三百步的區域。

  “陛下,咱們的陣型是不是有些單薄啊!”陳墩看看前後道。在灣口是四十艘炮船,它們也如社稷號一般以舷側對敵,交錯排出兩列戰線,而禦船兩翼每側排列著十五艘火箭船,算上再後邊就是三艘輜重船,縱深不過二百步,看著就如張紙一般。

  “單薄?!你覺的誰能在不足四裏的正麵上闖過數百門弩炮,上百架火箭發射器的覆蓋射擊。”趙反問道。

  “這……這是有些難,這比之刀山火海似乎還要難!”陳墩愣了下道,他略一琢磨便打了個冷顫,如此密集的弩炮和火箭彈齊射的話,麵對的就是一片火海,隻怕湖裏魚蝦都得被炸的翻了白。

  “陸戰旅的軍兵都上船了嗎?”趙又問道。

  “陛下,加強到炮船和火箭船上去了。不過鄭副都統留下了一都預備隊,讓他們隱於炮船陣後,艇上裝滿了火藥,若是發現有敵船闖入,便不惜代價駕船衝擊將敵船炸毀,絕不許靠近禦船半步!”陳墩又輕聲道。

  “唉,朕難道真的要走麥城嗎?”趙聽了苦笑著道,當初自己信心滿滿以為自己可以將敵誘到太湖,自己便可以輕易滅掉他們,可結果卻要靠行險來爭取勝利,這讓他不免有些沮喪,也對未來的戰局有些憂心。

  “陛下不會的,還是進艙避一避吧!”陳墩見陛下臉色黯然,連忙言道。

  “避一避?誰都可以躲避,唯獨朕沒有理由去躲避!”趙看著越來越猛烈的炮火揮揮手道。

  “陛下,為何?”陳墩仍試圖將小皇帝拉下頂艙,但是聽到其話愣住了,忍不住問道。

  “我自登上帝位那一天便無處可避了。”趙悠悠地道,“我當初受封天下兵馬副帥移鎮瓊州開府,本以為可以遠離戰事,在那海外之地當個閑王,隻想將瓊州經營成為百姓安樂富足之地。誰成想造化弄人,先帝駕崩將複國的這幅千斤重擔交給了我,從那刻起朕就隻能放下一切,擔負起這幾乎難以完成的任務,哪怕前方刀山火海,荊棘叢生,甚至知道前邊即使是萬丈深淵,朕都得毫不猶豫的走下去!”

  “陛下,屬下願意一直陪在陛下身邊,哪怕焚身碎骨!”陳墩以前認為小皇帝一天過著自虐般的日子,簡直就是自找苦吃,卻沒想到這些其實也並非其所願,而隻是僅僅因為責任使然,無關於喜好和興趣,更非情願。這讓他十分震驚,肅然說道。

  “好,咱們在這裏也沒有什麽作用了,給朕拿把槍,咱們就到底層警戒,打登船之地!”趙拍拍陳墩的肩膀笑著道。

  “是!”陳墩被小皇帝幾句話說得熱血沸騰,立正敬禮道。而趙仍隻是笑笑,接過侍衛們遞過的防彈衣,紮上武裝帶,掛上彈藥盒,拿過火槍,領著一隊侍衛到一層甲板布防……

  海道運糧漕軍雖然名義上是軍隊,其實說到底也隻是相當於掛著軍號的勞役軍,同時兼管漕運沿岸的治安。因而他們即沒有龍灣水師的車船,也沒有拋石機、金汁炮這些重型武器,甚至連水戰用的強弩都很少。剛剛一戰,他們依仗人多勢眾和當海盜養成的那點兒悍勇之氣總算將敵軍擊敗,將他們趕到南湖。

  不過張還是心疼的緊,一戰之下全軍損失了戰船一百餘艘,損兵兩千餘人,關鍵的是被宋軍劫走的糧食還沒有奪回來。當他準備喘息片刻,待龍灣水師那幫傻小子將宋軍圍住,雙方打的兩敗俱傷之時,自己再去撿個漏兒,也算能將功贖罪,逃過丟失漕糧之罪,而這也是他出兵的本意。

  但是未等他們發起攻擊,宋軍卻率先進攻,好在是奔著呼必拖的龍灣水師去的。可他也不敢大意,令前軍做好準備,防止龍灣水師敗陣讓宋軍抄了自己的後路,卻沒想到宋軍的火力之猛和進攻速度是如此之快,輕易便衝破了龍灣水師的陣列,而宋軍另一支水軍卻利用這個時機自兩島間的水路插了過來,直奔自己的後軍而來。

  張沒有想到宋軍新敗之下居然還敢招惹他們不說,隻有三十艘船還要抄自己的後路,他清楚後軍乃是自己的軟肋,其中多是這兩年從鬆江府強征的新兵和水手。雖然這些人算是自己的鄉裏,可自己的名聲並不好,且元廷對江南壓榨日甚,他們多數是為了‘倍給祿米’的待遇而來,並非心甘情願的陪著自己走這條風險極大的海路,且其中很多人心向舊朝,並非如那些曾與自己出生入死的老兄弟肯為他賣命。

  於是乎張急令朱清立刻領中軍一個千戶增援先將這隊闖入自己陣中的敵船剿滅,可惜的是他未曾聽聞過瓊州軍初創之時,瓊州小皇帝曾以十艘龍船便衝入劉深水軍大陣,擊沉、擊傷百餘條戰船,將其座船俘獲,險些送了性命的事跡。否則張此刻的決定肯定是收縮陣型,趕緊後退,而非與其對攻。

  不過張好像沒有這個覺悟,也沒有這個時間了。宋軍又從正麵發起了進攻,他們排出數條縱隊衝了過來,剛剛進入射程便已經開火。但張此刻並不擔心,因為他知道在水戰中兩軍交鋒都是以橫隊接戰,排出縱隊往往是為了突圍。而敵軍搞前後夾擊是想急於逃命,那一支偏師則是為了吸引龍灣水師的注意力,為主力逃跑創造條件,所以他即可令中軍和前軍殘部全部壓上,與這些已無戰心的敵軍決戰。

  元軍中卻也非都是糊塗人,在東島上觀戰的張興祖就發現了事情的發展不大對頭。其實早在進入太湖之時他就感到不妥,當守衛平江的敗軍逃到這裏時,他發現宋軍並沒有落荒而逃,反而發起了反攻。按說一支軍隊明知實力不敵對方,第一選擇就應該盡快撤離,以免遭受更大的損失,可敵軍不退反攻就表明其有引己方進入埋伏圈的可能。

  其後的接戰中,張興祖這種中伏的感覺更甚,水寨是空寨,糧食早已轉移,敵軍已經完全沒有必要與他們打這一仗。隨後雙方爆發激戰,己方水軍借助水流將宋軍擊退,看似取得了大勝,可在他這個老將的眼中敗的確是己方。宋軍雖然被迫退到南湖,可進退有序,傷亡極小,湖麵上放眼望去皆是己方被毀的戰船,漂浮的幾乎全是身著元軍服飾的己方兵丁屍體。

  張興祖覺得宋軍連敗,可太湖水道眾多,並非隻能從鬆江水道撤離,而其並沒有撤退,反倒重新集結列陣。他這是隱隱就覺得自己的擔心是真的,敵軍是有意將他們引入太湖,欲聚而殲之。隨後他便趁著休戰的空當將己部全部轉移到東島,做好了從渡橋撤往吳縣的準備,敵水軍再強也不可能駕船登陸去追他們的。

  種種跡象表明己方已經掉入宋軍的圈套,張興祖準備知會兩位兩位同僚時,卻想想又憋回去了。那張仗著大汗的寵信拽的不行,平日根本不將自己放在眼中,從中發了大財不說,還壟斷了江浙行省的海外貿易,這次讓其吃點虧也好,且大汗駕崩沒有了後台,看其還能猖狂到幾時。至於那個少壯派呼必拖仗著自己是蒙古人,在自己的地盤上,卻不聽自己的招呼,動輒便拿身份壓人,還是算了吧!

  當然張興祖也有私心在其中,若真如自己所料這是坑,那麽必然有人得去填坑,最好填坑的人還不是自己。所以他一直監視著宋軍的動向,起初也很納悶宋軍的攻擊點為何會選擇在龍灣水師的右翼,那明顯會被其抄了後路。但他很快就明白了,宋軍出動的僅是偏師,其目的是為了先打漕軍,而分出的那支快船分隊就是要斷掉他們的後路。可宋軍退入鵝灣的時候,他又有些看不明白了,這等於是自投羅網啊!

  但是張興祖明白過來的時候,立刻就後悔了當初的決定,宋軍退入鵝灣後立刻便遣一軍占領了湖灣東側的岬角,看似是為了接應被困的水軍。他卻意識到宋軍這是針對自己來的,其占領橋渡正是為了切斷自己登陸的通道,他們的胃口大得很,仍然想將己方一鍋端……

  太湖之中三個戰場同時接火,鵝灣這邊承受了極大的壓力,趙卻十分心安下來。他知道自己現在是一手托兩家,不僅托著太湖的另外兩個戰場,還托著建康和杭州兩個戰場,隻要自己死死拖住龍灣新軍,不論是在局部,還是對全局都有著極大的意義,即便做出一定的犧牲也是值得的。

  “開花彈,全引信,距離四百步,右移十五度,抬高一分!”趙拿著望遠鏡定住一艘敵大型戰船,其裝備著大型拋石機,能將五斤的石彈拋進炮船的陣列中,當下已經連續毀掉了己方兩艘戰船,傷亡十多個人,,但是其所處的位置靠後,已經接近重型弩炮的射程極限,組織了幾次射擊都沒有能將其打掉,他大急之下,忍不住又親自上陣操炮,指揮射擊。

  “稟陛下,射擊準備完成!”炮長回稟道。

  “好,穩住、穩住,開火!”趙猛地一揮手沉聲道。

  ‘嘭’,已經加力到極限的扭力弦驟然鬆開發出一聲悶響,彈托上的開花彈嗖的一下疾射而出,但是大家發現射出的炮彈在飛行中不像此前那樣直來直去,而是有些飄忽,不禁有些擔心是否能命中目標。但轉瞬間炮彈落下,在尚未觸及桅杆的高度上爆炸,騰起一團火光。

  “陛下,中了!”大家雖然看不到紛飛的彈片,但是可以看到船上騰起的火光,且迅速蔓延,不過幾息的功夫火勢已經不可控製,上麵的元兵四散而逃,跳水求生,顯然是散落的彈片炸碎了船上的油罐,火花又將其引燃,才會這麽快蔓延開來,眾人不禁歡呼道。

  “陛下,真是一炮定乾坤啊!”陳墩看到著火的敵船慢慢傾斜、歪倒,周邊的敵船慌忙四散躲避,可其高大的船身還是將撤退不及的幾艘敵船壓住,又將其引燃,他不禁豎起大指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