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兵分兩路
作者:讓你窩心      更新:2020-03-13 13:59      字數:4166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最新章節

  方勝瞎模糊眼的撞到了趙的槍口上,他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但是板子高高舉起卻輕輕落下,以打壞了屁股沒法騎馬為由暫且記下,待事後一並算賬。可即便如此,他拔刀的動作也將眾將嚇的不輕,大家都清楚小皇帝的脾氣,真要觸及底線,其可真會親手將你給宰了的。

  天色漸黑,趙命加速打掃戰場,統計繳獲和損失,但是令三旅馬上收攏部隊,做好出發的準備。隨後眾將返回永思陵議事,林之武首先通報了最新情報:

  董義成部已經對劉家港發動了襲擊,擊潰元軍海道運糧萬戶府所屬水軍千戶,繳獲千石以上船隻五百餘艘,五百石的漕船上千艘,囤積在此的糧食卻由二百萬石之多等待運往大都,現在他們已連日將船隻、糧食通過太倉河轉送到太湖水域,但剩餘的約五十萬石糧食無力再運走,為防止再落入敵手,隻能放火燒了。

  當下駐建康的元軍真定萬戶軍和龍灣水軍已經出城前來太湖討伐,而陸秀夫大軍亦至長江海口,遣劉洙率水軍一部截擊,令趙孟錦率一師和二師伺機襲取江陰,攻取建康。他領三師和四師攻取蘇州,無錫、常熟和昆山,配合護軍完成對杭州的合圍。

  另外謝枋得接令後統領閩贛懷恩軍攻占了建寧府,正向鄂州方向前進。謝翱統領閩廣威勝軍會同江鑄統領漳廈雄勝軍會攻漳州,林桂芳統領的廣南懷德軍攻取了潮州,兩軍會合後向東北準備取泉州。應熙指揮兩浙的懷勇軍與黎德和歐震統領的平海軍會合,攻取奉化,正向明州方向發展。

  另一個消息卻不大好,從無為軍出發的潁州軍突然加速,連續行軍兩晝夜通過了嶺關和大竹嶺,進入了杭州路。而趙原計劃在殲滅上都軍和益都軍後,然後趕到嶺關設伏收拾潁州軍,現在其搶先通過,使得這個作戰計劃落空。

  “潁州軍在什麽位置?”趙看了看地圖對眾人言道。潁州軍走的是浙皖大路,這條路在三國時餘杭已有大道通臨安、於潛、唐代成為浙皖要道。南宋時是重要驛道,又是皖、贛、湘、鄂、川等地通往京城今杭州的商旅大道。昱嶺關位於歙州竹鋪昱嶺頂的皖、浙交界處,是這條交通要道上,經過山區的一個重要關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也是他早些時候選擇的伏擊點。

  “陛下,據情報顯示潁州軍過來大竹嶺後休整一日後沿大路向昌化而來!”林之武報告道。

  “嗯,他們行程已經走了一多半,距杭州還有二百裏。”趙估算了下言道。

  “陛下,行過昌化便至於潛到達臨安縣,這一路再無險阻,要想抓住他們卻不容易了。”馬廷鸞言道,他在杭州生活多年,自然清楚周邊的行途。

  “陛下,既然戰機已失,便先取紹興府,另尋機會再打潁州軍。”陳仲微言道。

  “若是放他們過了臨安縣,便會進入杭州城,使得城防得到加強,若是大打,將毀掉這裏的繁華不說,還會造成百姓的大量傷亡,這些對我們後期不利於收攏人心。”趙想想言道,“若是於城外尋機殲敵,很容易打成擊潰戰,或是其幹脆避戰而走,使得我們不得不分兵追擊,反倒會被其牽著鼻子走。”

  “陛下,若是我們能趕到昌化便可以截住潁州軍,那裏有紫溪和天目溪兩條河流,相交後形成一塊三角地,若是以此為戰場可限製敵軍行動,隻要我們將他們趕進這個口袋之中,必能將他們全殲於此。”倪亮站起身在地圖上點了點道。

  “倪都統,不要說笑了。”林之武笑笑道,“現在潁州軍距昌化不足百裏,正常行軍也隻需四日便能進入杭州。而我軍前往昌化,要先攻取紹興府,錢塘然後轉到杭州才能上浙皖驛路趕往昌化,隻怕這時其已經到了杭州;即便潁州軍有所延遲,兩軍也隻會在途中遭遇。”

  “未必不可!”倪亮聽了卻不買賬,瞪了林之武一眼道。

  “陛下,你看……”林之武知道倪亮是個強種,除非小皇帝別人誰也難以說服他。

  “嗬嗬,讓他說說也無妨!”趙擺手製止了林之武,笑笑道。

  “我不走大路,而是走直線渡過鋪陽水和富春江斜插到昌化,這樣即可以少走些路,也可避開途中的州縣,自可節約很多時間。”倪亮反駁道。

  “大隊行軍,還要渡過兩條大河,連續行軍二百裏,且我們剛剛經過大戰尚未休整,能否趕在潁州軍前邊到達昌化呢?”馬廷鸞也質疑道。

  “潁州軍是新編的漢軍中萬戶,兵力隻有七千,且都是步軍。而他們連續行軍多日,又剛剛經過兩日的急行軍,定亦是人困馬乏,速度不會太快,兩日之內難以到達昌化。”倪亮分析道。

  “我軍若避開大路,穿行於山野、江河之間,道路又不熟,恐非兩日可到!”徐宗仁也心存懷疑地道。

  “諸位上官,勿要忘記我瓊州氣候和地形比之這裏還要複雜多變,護軍官兵皆能如履平地,一日徒步行軍可達百五十裏,並非不能完成,吾願立下軍令狀,親領一旅兵馬前去,若放跑潁州軍甘願軍法。”倪亮見眾人都懷疑自己的判斷,有些憤然地道。

  “倪亮,軍中無戲言,你要想好了。”趙看向倪亮肅然道。

  “陛下,屬下想好了。”倪亮點點頭道。

  “嗯,你需要多少人馬,還有什麽需求盡管提出來。”趙知道倪亮說話從不妄言,做不到的事情也不會答應,點點頭道。

  “陛下,我隻帶一旅足矣,隻需補充彈藥和五日給養即可,其它並不需要!”倪亮想了想言道。

  “三旅一直防守兩翼,兵力幾無損耗,且體力保持完好,孫晉便以你們旅為主力組成特遣隊。另外給你們加強騎兵一個指揮,輜重一個指揮,另外抽調一旅和二旅六個奔雷銃分隊組成火力支援營協助三旅作戰。”趙輕笑下道。

  “是,末將遵命。”孫晉起身接令道。

  “方勝,加強給三旅的騎兵,坐騎以廣馬最好,其比蒙古馬更適合山地作戰。”趙指指方勝道。

  “末將遵命!”方勝起身敬禮道。

  “輜重營要多配備騾馬,攜帶架設浮橋的器械;糧食以便於攜帶的熟食和幹糧為主,除武器彈藥和飲水、食物外,其它物品全部輕裝,單兵負重步兵不要超過三十斤,炮兵不得超過四十斤。”趙又對林之武吩咐道。他十分清楚長途行軍無輕載,也許增加一斤份量最後都會壓垮一名訓練有素的士兵。

  “是,陛下!”林之武回答道。

  “你還愣著做什麽,快去準備啊!”趙指著站在一邊的陳墩道。

  “準備什麽?”陳墩一臉懵逼地反問道。

  “準備出發啊!”趙又吼了他一句道。

  “陛下要前往昌化?”沒等陳墩回話,馬廷鸞搶先問道。

  “對,有何不妥嗎?”趙點點頭道。可他卻沒想到這下捅了馬蜂窩,此次隻三個老頭兒就把自己搞定了,他們時而麵如春風的講道理,時而如喪考妣的哭泣不止,時而又苦口婆心的引經據典的規勸……等他結束了批鬥,倪亮已經率軍出發了……

  突然的變故雖然打破了趙原有的作戰計劃,但他決定攻取紹興的計劃不變,可善後的工作難以完成,隻能將時間延後至次日,使得一旅和二旅的官兵得以休整。另外還有大量的屍體需要處理,否則這天氣定會引發瘟疫,當然這時候還有二千餘俘虜可用,這個艱巨的任務便由他們承擔了。

  次日,早飯之後趙拜別了諸位祖宗,留下一個指揮的護陵軍,林之武率一旅和騎兵旅由陸路前往,趙則和二旅乘船由運河北上,兩軍齊頭並進殺向紹興府。

  船隊出禦河進入運河,趙站於船頭四下張望,由於元軍擔心他們沿運河北上,已經禁航,而己方為了保持水道暢通也截斷了航道。因此昔日繁忙的運河變得極為蕭條,河麵上幾無船隻航行,兩岸的碼頭上也難見人影,想來他們已經獲知元軍戰敗的消息,紛紛關門避禍。

  其實紹興府與南宋有著不解之緣。其繼漢、三國、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的會稽郡,唐、五代、北宋的越州之後,宋朝南遷。建炎四年高宗駐蹕行在越州,次年改元紹興,以“紹祚中興”之意,升行在越州為都城,史稱“沉東京興紹興”。此後,紹興府成為南宋的行都和皇陵區,也是皇室宗親的寓居之地,並設有宗學,攻取紹興也有著極大的政治影響。

  陵區與紹興府之所會稽隻有三十餘裏,沿途未見有敵前來接戰,未到中午大軍以至城下。趙看看城池又與自己在瓊州的府城比較一番,當然也隻剩下歎息的份兒。紹興城初創於越國時,句踐七年範蠡始築句踐小城,周二裏二百二十三步,陸門四,水門一。不久於小城東築大城,俗謂蠡城,大城周二十裏七十二步,不築北麵。建有陸門三,水門三,決西北。隋開皇年間,越國公楊素修郡大城,史稱羅城,周圍二十四裏,步二百五十。宋嘉定十六年,郡守汪綱重加繕治,並修諸城門,共設九門。

  紹興城牆也是元朝平定江南後拆城運動中的幸運兒,城牆得以保存,趙想著還要經過一場大戰才能進城,沒想到步軍剛到城下列陣,水軍進入鏡湖逼至城下,趙向城上觀瞧,隻見元軍旗號,卻不見有兵丁活動,他還以為人家在故布疑兵之時,突然南門大開,湧出一群人嚷嚷著要獻城,迎接王師入城。

  趙還是頭一次遇到這種主動投降的情況,他不敢大意遣陳仲微上岸查問,很快便有回報。原來昨日禿滿領殘軍敗回城中,一時間人心惶惶。此前隻聽聞故朝遣使前來祭陵,元軍出動大軍前去圍剿,但是無人相信宋軍能夠取勝,以為不需多少時候就能平定,卻沒想到元軍被打得幾乎全軍覆沒。而禿滿入城後立刻封閉所有城門,並下令征召丁壯守城,以防宋軍前來攻城。

  今天早晨,禿滿派出的偵騎發現宋軍大隊人馬前來,卻不敢再接戰,領著殘兵向杭州逃去。而此時會稽城中的鎮守軍早就調走攻打宋軍去了,早已無兵可用,禿滿又棄城而走。官府的一班人想想,指著衙役和剛剛召集起的丁壯守城,恐怕也堅持不了多久,也趕緊收拾些細軟跑了。

  城中一時無主,大家想著即便來的是王師,但是他們也已經早作了順民,弄不好就會被當做叛逆給屠了城,但王師說到就到,他們又無處可去,即便想走還有諸多的家私也帶不走。於是便推舉城中的名士耄老,又湊了些財物前來接洽獻城,而此時才知的故朝皇帝親征到此,更加惶恐不安。

  兵不血刃輕取城池趙自然樂不得的,林之武先領一旅進城,占據要點,控製了城門、府衙。而曾作為宋朝的陪都,肯定有諸多心向前朝的遺老遺少,得知皇帝親至,立刻組織人依照舊例以黃土墊道,淨水潑街,換上舊時衣冠前來迎駕。

  待一切布置妥當,趙才鋪開儀仗,在眾軍的護衛下入城,但見道路兩邊跪滿了百姓山呼萬歲,場麵倒也熱烈,而他也頭一次享受到了簞食壺漿的歡迎。不管是懼於自己的刀兵,還是真心歡迎王師歸來,他也不能打開殺戒,而是下旨先出榜安民,嚴肅軍紀,不得騷擾百姓、商家,強占房屋,買賣要公平,不能強買強賣等等,違者一律處於極刑。

  同時趙下旨暫時關閉城門,實施宵禁,並分配兵力加強城防,清點倉廩物資,抓捕隱匿的偽官,籌措糧草,向所屬各州縣發出詔書,令他們盡早獻城投降,免遭兵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