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弄死他
作者:讓你窩心      更新:2020-03-13 13:59      字數:4168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最新章節

  趙的目光從輿圖上收回歎口氣,將注意力重新放在案幾的公文上,他拿過最上邊的文卷翻看,這是事務局送來的近期情報匯總,而扉頁卻是一張圖畫,背後寫著敵酋忽必烈祥興八年肖像。他拿起來仔細看著,卻皺皺眉頭,覺得變化很大。

  “蘇姐姐,你去將首隔中的畫像拿過來!”趙審視著畫像頭也沒抬地說道。

  “官家!”蘇嵐很快將放在閣架上的文卷尋到,呈給小皇帝道。

  “嗯!”趙點點頭,將文卷中的畫像排放在書案上,又將新收到的放在末尾道,“蘇姐姐,你看看這些畫像有何不同?”

  “官家,奴婢以為他生病了!”蘇嵐挨著小皇帝坐下,一一看過後道,“官家你看這張是八年前的,此人身材中等,不高不矮,四肢筋肉勻稱,十分健壯。後續幾年雖有些發胖,卻還正常,而從三年前其好像衰老的很快,且身體愈發肥胖,精神似十分萎靡。可最後這張,他又突然瘦了,須發也全無,眼神呆滯,顯然是生有重病,似是……”

  “似是命不久矣!”趙看其欲言又止,輕笑道。

  “官家,奴婢……”圖畫的十分精致,可謂是須眉盡顯,看其裝束和發型卻是個蒙古人,但蘇嵐卻不知此人是誰,因而不敢妄加評論。

  “此賊乃是敵酋忽必烈!”趙指指書案上的畫像笑著道。在古代的中國,帝王不是誰都能見得到的,其容貌也是保密的,加上妄議龍顏又是大不敬之罪。即便是畫像也是束之高閣,不像西方的君主恐怕別人不知道長得什麽樣,還要將自己的身姿做成雕像,頭像印在錢幣上,因而中國曆代帝王長的是醜是俊少有人知。

  “哦,其為何會如此呢?”蘇嵐沒有想到真相如此,訝然道。

  “當皇帝不容易,他死了老婆,又連吃敗仗,心情自然不好了,加上他又有惡習,那身體自然也就垮了!”趙歎口氣說道。

  “官家,可這兩年的變化似乎太快了些……”蘇嵐聽了又看看案上的畫像不解地道,可她又猛然想到小皇帝收集了那麽多敵酋畫像絕不是無的放矢,而其平日所為讓人不能不懷疑他從中做了手腳。

  “嗬嗬,壞事做多了,報應唄!”趙眼珠轉了轉了訕笑道。

  他知道忽必烈近兩年活的很不順心,其最鍾愛的妻子察必的去世使忽必烈陷入孤獨和痛苦之中。察必所生的兒子真金早已被立為皇太子。察必還是忽必烈妻子當中唯一在太廟中立有牌位的女人。在忽必烈統治初期,察必是一位不可或缺的助手。也許是純粹的巧合,但是不可否認,在她死後,忽必烈個人,乃至整個中國都遭受了一係列的激烈變故。

  察必或許不能防止這些災難的發生,但是她也許能夠發揮自己的影響力,遏製忽必烈當時做出的一些稀奇古怪的決定。個人的不幸加上國內外決策的失敗,使忽必烈感到沉重的壓力,也使他越來越轉向窮奢極欲,尋求安慰和滿足,宮廷宴會變得越來越奢華,宴會菜肴是以肉食為主的蒙古菜,自然更加精致。。

  為了使忽必烈感到舒心,日常飯食也是精心製作且相當奢侈。煮羊肉和烤全羊是兩道必上的菜,再加上其他肥膩食物作為肉食的補充。一頓典型的膳食可能包括烤羊羔肉、雞蛋、藏紅花拌生菜、烤薄餅、糖茶、忽迷思以及一種用小米做成的啤酒等。

  蒙古人從不在乎暴飲暴食,特別在正式場合更是這樣,所以暴飲暴食成了一種習慣而不是例外。而蒙古可汗曆來都酗酒,而此時忽必烈也養成了這種惡習,他暴飲忽迷思和葡萄酒。現代人都知道如此的飲食習慣,除了肥胖,還有‘三高’及痛風等並發症,其也是如此不出兩年,忽必烈胖的已不成樣子,並開始遭受痛風和其他疾病的折磨。

  皇帝身邊自然不缺名醫,從東南亞的藥物和醫生到高麗巫師,用了各種各樣的方法治療他的病症,可什麽都用過了,但是都沒有解決問題,而忽必烈暴食暴飲的習慣依然如故。不過其卻在去年開始奇怪的是胡子和頭發開始脫落,而今年又瘦了下來。這反常的事情讓眾人不解,可趙奇怪的是他怎麽還沒死……

  早在形勢緩和時,但其實趙就很清楚若想複國還有很大的差距。曆史證明跟遊牧民族對峙,是大陸的農耕民族的宿命。論實力,當然遊牧人不如農耕民族,但是要講打,就不一定了。遊牧人居無定所,逐水草而居,機動性奇高,加上食肉與食草的差別,體力和靈活性都比農耕人略勝一籌。隻要有了合適的武器,論打仗,遊牧人有天然的優勢。

  近代軍事家蔣百裏曾說過‘凡是生活用具和戰爭用具一致的民族,在戰爭中就有優勢’,這個結論,就是從遊牧人哪兒得來的。所以,農耕人對付遊牧人,基本上隻能靠人力和物力上的優勢,被動地防禦,才能勉強獲得對峙的平衡。在先秦,農耕人武器上的優勢比較明顯,一旦這個優勢減弱,就隻好修長城了。長城之外,還有各種城牆,寨牆,用以抵禦機動靈活的遊牧人入侵。

  西漢年間,匈奴人和漢人的對峙,漢人在武器上還多少有點優勢,但在馬匹的方麵,卻要差不少。基本上隻能靠修長城,建邊塞據點,加強邊郡的兵力,再配合一點外交手段,防禦匈奴。好在,即使匈奴最強盛的冒頓單於時代,入侵也是多半發生在草原有災害之際,他們不得不靠搶掠農耕地區來維持生計。而他們當時也沒有大規模入侵中原,取漢而代之的野心。

  但是農耕人機動性差,若要主動出擊,規模小了會被人吃掉;規模大了,動一次,聲勢浩大。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光後勤供應,就耗費巨大,十萬騎兵行動,後麵運糧草的馬匹,絕對要超過十萬。這樣的行動,能不能抓住敵人,還真不好說,滿世界追擊匈奴主力,實際上是下下策。而主動出擊,打擊其幫手,化敵為友,縮小敵人的活動範圍,才是可行的策略。

  而當下行朝能在遊牧民族的鐵蹄之下生存,還是要拜托這條海峽,如今趙明白除了在兵器上自己略占優勢外,人口和資源與蒙元都有巨大的差距。而當下雖有了幾片根據地,也都是選擇在山區和水網密集的地方,以此來削弱敵軍的優勢。同樣這些地方物產不豐,資源匱乏,也隻能勉強支撐,發展還需要行朝的補貼。

  因而想要跨過海峽重歸大陸,在騎軍羸弱的情況下是十分困難的,趙現在除了大力整編新軍換裝火器外,還在從戰略戰術上琢磨如何才能抓的住、吃的下敵軍。而他覺得隻靠這些還不行,可以適當的用點兒陰招,比如將忽必烈弄死……

  趙過去不喜歡個人崇拜,也不喜歡別人崇拜自己。但是當他當上皇帝的時候,他卻發現領袖是不可或缺的,放眼中國幾千年文明史,中國的曆史就是領袖的曆史。就是說,純粹是英雄的曆史。當我們說人民創造曆史的時候,其實是在說是人民的代表英雄創造曆史。

  縱觀曆史,英雄豪傑很容易在世界舞台上嶄露頭角,博大的中國土地上,曾經出現了天上星星一樣多的英雄好漢,但是真正影響曆史進程能稱得起領袖人物的,其實是寥若晨星。每個領袖都凝聚了他的民族的理念和夢想,使得大批的人願意追隨他的領導。而偉大的領袖們的功績和成所帶給後人的利益,已經遠超過他們的成就本身。在戰場上,這些領袖能夠鼓舞其軍隊克服恐懼,並且完成不可能的目標。

  在文明社會中,這些人物能夠將各種不同的目標和意見凝聚成一個有力的、統一的焦點。而國家和國家的博弈,首先是這些國家的領袖和他們的團隊之間,智慧、謀略和膽力、才幹與能力的博弈,他們決定著國家和民族的命運,一旦成功就能夠推動其社會持續朝著他們所期盼的光明遠景前進。

  曆史也一再證明領袖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三國時的劉備因為得到了諸葛亮這樣的領袖人物,才實現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標,也正因為諸葛亮過早病逝於五丈原,使蜀國失去了大一統的機會。鐵木真憑借自己的能力將一盤散沙的蒙古人聚攏在自己身邊,領著他們征戰天下,橫掃了半個世界。趙相信鐵木真再多活五十年說不定世界早就大同了。

  而忽必烈也不簡單,他完成了中國一統,將蒙古人帶入了輝煌的巔峰。其當下就如定海神針一般,沒有人敢挑戰其的權威,影響他的決定。隻要他活著蒙元就不會發生致命的內亂,且能維持國家機器高效的運轉,能夠調動一切力量清除反對勢力。所以趙覺得忽必烈才是自己當前最大的敵人,隻有將他弄死了才能讓人安心。

  有了這個心思,趙就開始琢磨如何將忽必烈除掉,為此也想了很多方法。他想過派出一隊精銳進行刺殺,可經過一番偵察便放棄了,忽必烈在大都居於深宮,皇城、宮城層層都有重兵防守,身邊還有貼身衛士跟隨。即便前往上都,其雖然改住帳篷,可大帳能紮成幾十裏的帳篷城,別說找到其,就是保證自己不迷路都難。而在中途襲擊也非易事,其不是自己,動用兩千人就是覺得場麵大的不得了啦,其出門卻是要數萬兵力隨扈的。

  硬的不行,趙便想來軟的。他收買蒙元內廷的宮女、內侍,給忽必烈飯菜裏下毒,但是這個計劃也沒有能成功,想自己大大咧咧的,吃飯、喝水非是親信之人嚐過,還不給他吃呢,更何況忽必烈。所以雖然毒死了幾個打雜的,卻未能進了忽必烈的肚子,還搭上了自己幾條人命。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趙相信是人都有弱點,隻要抓住便能置其於死地。於是他令暫停刺殺行動,轉而一邊令人收集忽必烈個人愛好、生活習慣及身體狀況等資料,一邊另想它法。他甚至琢磨要不要利用其好色的毛病,實施美人計。

  但是趙獲知蒙古大汗選妃的方法後也放棄了。忽必烈除了四位皇後外,他還有許多妃子,她們都是從一個叫翁古特的地方選來的。翁古特的居民以麵貌秀麗,膚色光潔著稱。大汗每兩年或不到兩年派人到那裏,按照一定的標準,挑選一百名或一百名以上最美麗的妙齡女子。當她們入宮後,又另外任命一組人再次進行考察,從中選擇大約三、四十人留在他的臥室聽用。

  選拔的妃子由一些年長的宮娥分別照顧監護,這些宮娥的主要任務是在夜間確定她們有無隱秘的缺點,睡後是否安靜而不打鼾,全身各處有無不好的氣味。她們經過這樣嚴格的考核後,才被分成五組,每一組在大汗的內室侍奉三晝夜,要她們做什麽就做什麽,他要怎樣支配她們就怎麽支配她們。

  她們在服侍期滿後由另一組接替,這樣輪流下去,一直到全部輪完為止,然後再從第一組的五人開始侍奉。而且當一組在內室服侍時,另一組就住在相鄰的外室。大汗如有什麽需要內室的一組可傳令外室的一組辦理,以便可以得到所需之物。

  更讓趙喪氣的是翁古特居民的女兒這樣被大汗強迫娶去,他們不但不會感到憤怒,反而會認為這是大汗賜給自己的一種恩惠與光榮。凡是有漂亮女兒的父親,看見大汗來選擇他們的女兒,都非常高興。他們以為自己的被大汗選為偶妃,這將是其最好的歸宿。反之,如果女兒舉止失當,或遭遇不幸,而不能獲選,父親就指責這是由於她的星宿的戾氣招致的。如此情況下想要安插進去女刺客幾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