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一難又一難
作者:讓你窩心      更新:2020-03-13 13:58      字數:4231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最新章節

  趙百忙之中關心活字印刷術的事情,不止是民族自尊心作崇,還有著巨大的現實意義。當下瓊州要發展,沒有教育是不行的,而此地文化落後,各類書籍匱乏,急需要大量的印刷供應市場。當然古人有‘抄書’的傳統,並有專業的抄手市場,但總歸不是長久之計,為了百年大計自己怎麽也得出分力。

  再有陸秀夫要恢複太學和州學,那些人還好,都有底子自己抄書就當加深印象了。可軍中不行啊,那些人都是些廝殺漢,文盲、半文盲占據了多數。此次選兵趙要求認識五百字才可入選,在現代來說也就是小學三、四年紀的水平,可除了侍衛營和老營一般人外,在護軍中居然挑不出五百人,隻能降低到三百字的標準。

  護軍之中的兵丁還是從各軍中選拔的精銳,其它各軍的情形可想而知,如果讓他們這些人去抄書,定然覺得還不如上陣廝殺來的痛快。所以抄書在軍中不但難以推廣,還會引起抵觸情緒,而以後各種規範會越來越多,且不像經史一類的書籍百年不變,而軍規卻需要不斷完善修改,可雕版是一次性的,刻上去便無法修改,還是活字印刷來的方便和快捷。

  趙知道最初的膠泥活字難以推廣,除了使用繁瑣不方便外,還有膠泥活字著墨不均,導致印刷出的字跡模糊。而後又有木活字出現,不過一旦保養不當就容易變形和開裂,以後還曇花一現的出現過銅活字,但也因刻寫困難,仍然沒有能夠大規模的推廣和應用。

  不過現代人卻都知道中國的活字印刷術在促進世界文化交流上產生了無可估量的意思,可趙以現在的情況來看未必如此。而他從發展史上知道中國的活字印刷術是否曾對歐洲產生影響,目前還真很難說清,但德國人穀登堡在十五世紀獨立發明西方活字印刷前,聽聞中韓已有此種印刷術的可能性也許是存在的,並受到了影響。

  確如有的中國學者所說,“即使穀登堡的發明是受中韓活字影響,活字的全部潛力,也要靠字母民族去發掘。其巨大潛力在很長一段時間與非字母民族絕緣,隻屬於字母民族”。由於使用拉丁字母製作活字,遠較漢字容易,因此穀登堡的活字印刷一經問世,便在歐洲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至於讓活字印刷在中國取代雕版印刷的技術實際是來自西方,當然也可以說是‘反哺’。從活字材料上說,穀登堡率先使用鉛銻合金製作活字,較中韓使用的銅活字、鉛活字熔點更低可以容易刻字、硬度更大使得活字經久耐用,從而得以被長期沿用。從刻寫方式上說,美國傳教士薑別利按照漢字特點,發明了電鍍銅模,出售給清朝的總理衙門及上海各報館等,而日本人本木昌造在薑別利的協助下,完善發明了更加優質的漢字印刷技術。

  雖然知道後世鉛字的成分,但是趙還是有些犯難。鉛和錫早在這個時代就已經被發現,並廣泛使用,所以這兩樣東西並不難找,難的是找到銻。他一個學機械的理科生當然知道銻的性質,當然也知道這東西是在十八世紀才被人發現和命名,當下的人即使發現並投入使用,跟他說‘銻’隻怕也是不知所雲。

  趙問明了情況便直奔宮內的禦作監,作為皇家禦用工匠,這裏當然聚集了手工業頂尖的大匠。而現在當然不能說這裏聚集大宋的頂尖好手,可要說是瓊州的卻也不假,當然他要做的不是什麽首飾、家具等等把玩用度之物。而是槍、炮、望遠鏡、手榴彈這些實用之物,可以說禦作監就是他的研究所和實驗室。

  “還是偏軟!”趙召集了幾個冶煉和鑄造方麵的‘專家’先從材料入手,在連續更改了幾次錫鉛比例後,硬度還是偏軟,有些失望地道。

  “陛下,要不咱們再試試?”一個工匠問道。

  “不必了,這已經是極限了,鉛的比例再提高,材料便太脆了,還需另想辦法!”趙搖搖頭,他知道是缺乏銻的緣故,其脆而硬,缺乏延展性,但是和錫鉛合金結合後就能減少脆性,提高了合金的硬度。

  “陛下,可不可以加些‘連錫’試試?”又一個工匠插言道。現在禦作監,包括匠作監的工匠們都知道小皇帝對於能解決問題的人,從來都是不吝賞賜的,因而大家的積極性都是很高的,且跟著其幹活還是能學到很多東西的,再說即便錯了,浪費了材料,陛下也隻是灑然一笑從來不會追究,性價比這麽高的事情,大家當然也不從不藏私的。

  “連錫是什麽東西,這裏有嗎!”趙想了想真不知道是什麽玩意兒,皺皺眉道。

  “陛下,這是常用之物,此處就有!”那個工匠見小皇帝感興趣,立刻答道。

  “常用之物?”趙奇怪地問道。

  “陛下,咱們用的銅錢若是隻用銅錫鑄造,則質地偏軟,用的久了便會很快磨損,但是隻要加入些連錫則會變硬了。”工匠解釋道。

  “哦,還有此物,拿來朕看看!”趙點點頭道,他知道這可能是一種微量元素,添加後能夠影響到鑄造的結果,具體是什麽還得看過再說。

  “陛下,連錫便是此物。”很快有工匠拿來一塊白色的不規則塊狀物。

  “這……這不是銻嗎?”趙拿過仔細的看了看,驚喜地道。

  “銻?!陛下識得此物!”小皇帝嘴裏的新名詞讓眾工匠都愣了一下,相互看看問道。

  “嗬嗬,朕正想找此物而不可得,沒想到它小名叫連錫啊!”趙拿著銻塊咧著嘴笑道。

  “陛下,那麽說加入連錫就能解決問題了。”工匠試探著問道。

  “當然了,有了它今天的事情就成功一半了。”趙沒想到自己苦尋的結果居然又以偶然而圓滿,看來古人的智慧比現代人一點不差,他轉過身言道,“哦,劉靈去支五百貫錢,你二百貫,其餘的人五十貫!”

  “謝陛下厚賞!”幾個工匠聽了咧著嘴齊齊施禮道。而那個提起的工匠更是興奮不已,一句話就給自己在府城換來個小院子,以後再不必租房子住了。

  有了銻,問題便迎刃而解,三元合金的優點是熔點低,熔融後流動性好,凝固時收縮小,調配出合適的金屬比例,雕成的活字字麵飽滿清晰。次日趙又讓周翔找來印刷業的行內工匠做指導,根據前世記憶設計了鉛字的樣式和字號,然後又找來翰林院書局的那幫人按照選定的字體書寫範字。再交給雕工們用銅雕刻字範,鑄造鉛字,試製後在上墨試印。

  忙了兩天,趙才總算敲定了所有程序和細節,算下來這造字工程確實不小。不僅需要多個工種相互配合,還要財力、物力都跟的上,也就怪不得書商們不願意做,這也就是自己能夠調動各方麵的力量,又集中了頂尖的工匠,還不惜財力才促成了此事。

  工藝雖然已經確定了,但是常用的漢字便有兩三千,且一頁書中還有很多重複的字,少者十幾個,多者幾十個,且要分成不同的字號,所以最少也需要上萬字的字庫才能夠開門營業,這還不算可能出現的生僻字。考慮到時間緊,任務重,趙立下重賞,一月為期完成後所有參與人賞賜五十貫,沒提前完成一天獎金增加十貫。

  想著光有鉛字也不行,還需印刷所需的工匠和排字、校對、審核等等一係列的人手。趙想想就先將印刷廠掛在翰林院名下,那裏閑人多,皆是識文斷字的,且也算是從事文化事業,專業對口了,還有利於保密。於是從所屬四局抽調人手成立印書局,聽起來也算高大上,並在宮城裏辟出一個院子辦廠……

  在禦作監折騰了半天,趙雖然隻動動嘴不用親自動手,可那裏煙熏火燎的,他不免也是灰頭土臉的。回到淡泊閣後,蘇嵐一見便連忙預備好熱水侍奉陛下沐浴。

  “哦,再加些涼水,今天太熱了!”趙在熔爐邊上待了半天出了身臭汗,現在還覺的火燒火燎的,下了水後就叫道。

  “官家,可好了?”蘇嵐往浴盆中舀了半瓢冷水低著頭輕聲道。

  “多加一些,今天在爐子邊上烤了半天,都快成魚幹了!”趙還是不滿地道。

  “官家不能再加了,驟冷驟然之下會生病的。”蘇嵐卻婉拒道。

  “哎呀,哪裏那麽容易生病的,快加!”趙看著依然垂首的蘇嵐,撩起一點水潑向其道。這小妮子年後已經升了職,已經是尚衣局的押班,可他發現從在太後宮中吃過年夜飯後,其就變得怪怪的,說不出是什麽感覺。

  “官家……不要鬧了,會著涼的!”蘇嵐受驚之下扭過臉,又急忙將陛下按回水裏道。

  “你怎麽管的事情越來越多,朕又不是弱不禁風的小娘子!”趙不滿地道,卻發現其臉色緋紅,鼻尖冒汗,伸手刮了下其鼻子道,“看看你熱的臉都紅了,也出汗了!”

  “官家,你若病了,太後豈能饒過奴婢!”蘇嵐起身用絲巾給其擦身道。

  “唉,你現在已經不是朕的人了,而成了太後派在朕身邊的眼線了!”趙拍了下水嘟囔道。

  “官家……”蘇嵐聽了沉默了片刻道,“剛剛周主事送來了官家設計的新軍裝,可又等不到便先走了!”

  “是嗎?他給朕也做了一身嗎?”趙聽了興奮地道。

  “當然,周主事怎麽會忘記了官家呢,還叮囑奴婢一定要給官家試穿。”蘇嵐言道。

  “好,那快一點!”趙也顧不得水的冷熱,催促著蘇嵐道……

  趙以最快的速度洗完了澡,想著自己總算能夠穿上身‘正常’的衣服了,還是忍不住有些興奮。這次他分別設計了步軍和水軍的軍服,好在瓊州這地方不分冬夏,暫時也不必分什麽冬裝和夏裝了。而已經‘抄襲’成性的他自然也是大量借鑒現代的軍服,而此次就是已二戰時期德軍的作訓服為藍本設計的。

  希特勒雖然不是什麽好人,可趙還記的希特勒曾經說過:“軍服一定要帥,這樣年輕人就會義無反顧地投軍效勞。”在這一思想下設計製作出的納粹軍裝,被公認為是軍裝當中有史以來最漂亮的。而他在前世就十分喜愛那種筆挺收腰的德軍上衣和那寬襠馬褲,再配上一雙馬靴,真是帥呆了。

  “官家,這怎麽穿啊?”蘇嵐拿過一套軍裝,一下愣住了,不知道如何穿戴了。

  “朕自己來!”趙一把搶過道。他知道這套軍裝在這個時代太另類了,取消現在流行的右衿樣式,而是采用現代的正衿,為了防止過於前衛還是忍痛去掉了心愛的小翻領。他飛快的先套上件圓領t恤,再穿上馬褲紮上內腰帶,披上上衣係好衣扣,最後扣上寬大的武裝帶,蹬上齊膝的馬靴。

  “唉,這頭發真的該剃掉!”帽子當然是平頂軍帽,但是這個時候男的都是長發飄飄,短發才另類。為了活動方便都是簪起來的,可戴上帽子後就會凸起一塊,太難看了,他不禁嘟囔道。

  “官家萬萬不可,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切不可損傷!”蘇嵐聽了卻是大驚道。

  “這可怎麽辦呢?”趙聽了臉一下就黑了,心中不免喪氣,自己做點事兒怎麽跟唐僧取經似的那麽難呢!

  他知道蘇嵐說的沒錯,這句話是孔老二說的意思是身體、毛發和皮膚,都是父母給的,既然受之於父母,就應當體念父母愛兒女的心,保護好自己的身體毛發肌膚,不敢稍有毀傷,這就是孝的開始。古人崇尚“百善孝為先”,由此士人們大肆推崇留發。既然所有的善都以孝為先,那麽,保護好自己的身體毛發肌膚,是“孝之始”,那麽也是所有善的開始。因此,古人把所有毛發都留下來,穿上長衫寬袍高靴,保護好自己的每一寸肌膚,便除了和尚都不能留板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