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政治賬
作者:讓你窩心      更新:2020-03-13 13:58      字數:4151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最新章節

  阿裏海牙接連下達一串命令後,屏退左右獨自登上帥船甲板看看星光燦爛的夜空,又瞅瞅燈火輝煌的海岸,再看看平靜的海麵,心中充滿了惆悵和無奈。如今的局勢他可以說比任何人都清楚,自然也知道這場戰鬥的結果將是什麽,但是他不得不如此為之。

  同時出兵占城和瓊州,乃至征討安南,其實打心眼裏來說阿裏海牙並不讚成。因為他清楚雖說江南已經平定,但是並不平靜,各處打著複宋旗號的起義此起彼伏,當下最急需的應當是安撫民眾,恢複生產,平息內亂,而不是急於四處用兵。

  至於瓊州,阿裏海牙以為應以招撫為上,同時封鎖沿岸嚴防他們劫掠內地,再警告占城和安南不得向瓊州提供物資。而瓊州地狹物薄根本養不起幾十萬人,更不要說養兵備武,這樣下去不需數年就能將他們困死。即便不降,再用兵也不會耗費多大力氣。

  但是忽必烈拒絕了阿裏海牙的建議,堅持要以武力盡快解決安南和瓊州之事。而後又封歡脫為鎮南王,主持湖廣行省事務,征討南部諸蕃國。阿裏海牙再傻也明白是怎麽回事了,歡脫是忽必烈的愛子,如此安排是想將汗位傳給其。不過蒙古人最重軍功,沒有戰功的話是即便傳位於他,也會引起諸王的不服。所以阿裏海牙清楚這打的是政治仗,自己作為湖廣行省的左丞也就不僅要算經濟賬和軍事賬,還要算政治賬,

  如此一來就把阿裏海牙逼到了絕路上,立儲乃是國之大事,即便一萬個不願意他也要堅決執行大汗的旨意,這瓊州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萬般無奈之下,他隻能將這碗夾生飯咽下去,己方完全處於下風,且處於死地的現實如何不明白。可是自己若是撤軍,不僅是自己的失敗,還是鎮南王的失敗,因此就是打得全軍覆沒也要堅持下去,然後將罪責攬在自己身上,他當惡人,把其摘出去。

  阿裏海牙明白帝王一怒伏屍千裏,為了樹立一個繼承人大汗是不會在乎這些損失的,至於自己深受大汗的器重,不過也隻是其手中的工具,或殺或赦都在其一念之間,不是他能夠揣摩出來的。但是他要撤兵回去,肯定是死路一條,即便是為了保住兩廣,遏製瓊州的壯大,但自己毀了一位繼承人,那就從哪個方麵講都是不可饒恕的。而這些還在灘頭死戰的軍將們,包括他自己,隻不過是新君上位的墊腳石……

  趙此時同樣也在算賬,他是一國之君,不僅要算政治賬,還要算經濟賬。這一仗對於瓊州來說就是個賠錢仗,不說參戰官兵都要發雙餉,夥食費也提高了一倍,陣亡的官兵需要拿錢撫恤,受傷的官兵要醫治,殘廢的要養起來。

  而戰後還有賞功,升職都需要拿錢來善後的。

  現代有‘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的說法,美帝為撒口氣一下扔了幾十顆導彈,可那也是五千多萬美刀跟著化成了灰,等於中國一個中等縣一年的財政總收入。這一仗火箭彈、開花彈、箭矢都是以萬來計數的,而損壞的戰船,衣甲器仗都要修理、維護,花費的錢就跟往外扔一般,而哪些繳獲遠遠不足以彌補自己的付出。當然從政治上講,此戰勝利能使趙的地位更為穩固,當然瓊州也可保幾年的安寧,這個可以說是最大的勝利,這些錢花出去是值得的。

  若是說趙起初的願望隻是能守住瓊州,別讓人追的狗一樣連個窩都沒有,那麽現在戰局雖然沒有結束,但以他的判斷勝負已分,底線既然已經滿足了,心思便就又活泛起來了,想從總再獲取更大的利益。從政治上讓自己的威名遠播,使得大宋遺民們知道他們的皇帝還活著,政權還在,趕緊來投奔;從經濟上講,廣西這地方雖然不太富裕,但是官府和那些元朝新貴們有錢,抄了他們的家等於打土豪了!

  不過現在問題是這幫大臣們都對趙的提議不大支持,自己又不能單幹。可機會難得,錯過了不知道何時才能夠再碰到。而如何能說服這些人讓他發了愁,那怎麽辦呢?他琢磨了半天,猛然想到既然現在支持自己的是少數,那麽再把這個範圍擴大一下效果可能就不同了。

  “陛下,後軍防地對麵的敵軍好像發生內亂,他們相互擊殺,有人跑到陣前請開寨門,韓、莊兩位統領為此發生爭執,張樞帥不敢做主,請陛下定奪!”這時有侍衛進屋稟告道。

  “前來投降的是什麽人,又有多少人?”趙聽了急問道。

  “陛下,他們自稱是簽征的漢軍,約有數千,其中還夾雜著些降軍。”侍衛轉稟道。

  “有那麽多人!”趙有些吃驚地道。

  “正是因為人數眾多,韓統領才擔心敵軍使詐,而莊統領以為遲了就被敵軍殺光了,所有才起了爭執!”侍衛稟告道。

  “你去將傳信之人帶進來!”趙想想自己又不是當事人,也不是目擊者,如何判斷是真是假,他們卻把這棘手的事情塞到自己手裏,真當自己是神仙了。不過他還是很開心,起碼他們還是很尊重自己的。

  稍時前來送信的人被帶了進來,據其講元軍連續幾次進攻被擊退,傷亡很大,其後又有一路元軍來攻,可他們卻突然打著白旗扔掉武器,大喊著自己是南人要請降。而後元軍便遣兵前來追擊,雙方爆發了激烈的衝突,隨著攪入的人越來越多,弄的他們也糊塗了,隻是提高警戒並沒有攻擊,於是逃到寨前的人是越來越多,他們也不知該如何處置。

  “令他們打開寨門接入寨中,但是一定要提高警惕,除必須將隨身武器拋到寨子外邊,以百人編為一隊逐次入寨,然後開辟一條通道迅速將他們引導到寨子外,朕會派軍接應約束!”趙想了想言道。

  “陛下,這是不是太冒險了,若是有詐,豈不誤事!”陸秀夫聽了謹慎地道。

  “不會!再遲這些人就被殺光了,傳諭去吧!”趙擺擺手道,令人趕快去傳令。

  “陛下,這麽做是不是太草率了!”陸秀夫見陛下不容自己分說,就下旨收容所謂的降軍,大為不滿地道,當然人家是有修養的,並沒有掛在臉上。

  “左相,戰機稍縱即逝,如今元軍敗相已生,不可再猶豫,朕以為是開始反擊的時候了。”趙沒有跟他做過多的解釋,淡淡地說道。

  “反擊?!”陸秀夫有些驚訝地道。

  “對,敵軍連番攻擊失利,軍心已經不穩,而兵敗如山倒的道理左相比朕清楚。”趙言道。

  “陛下,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現在敵軍雖損失慘重,但實力尚存,要小心他們反噬一口啊!”陸秀夫言道。

  “嗬嗬,朕當然知道狗急跳牆的道理,但是我們隻要將他們的水軍徹底擊潰,那些困在岸上的敵軍就是進退不得,得不到滴水,他們想咬朕恐怕都沒了力氣!”趙笑道。

  “陛下言之有理,隻要敵船被毀,元軍必然軍心大亂,兵無鬥誌!”陳仲微讚許地點點頭道。

  “不錯,韃子來視簽軍如草芥,每逢大戰必為前驅,傷亡亦是最重,他們叛亂也在常理之中。而那些降軍隻怕也已心存異誌,生死關頭之際必不會力戰的。”徐宗仁也同意皇帝的看法。

  “臣以為左相所言不無道理,陛下還是應謹慎一些,要知阿裏海牙也是能征慣戰之將,切不可莽撞。”應節嚴捋捋胡子言道。

  “嗯,先生教訓的是,那我們就先令水軍發起攻擊,先斷了他們的後路,左相以為如何?”趙點點頭,他知道老頭兒的心思是不想讓陸秀夫太難堪,會意的征詢其意見道。

  “陛下以為如此比較穩妥,可以令水軍發起攻擊,先讓敵軍亂起來!”陸秀夫對這個保守的意見還是接受了。

  “各位愛卿,朕以為現在情況已明,敵軍已經將兵力全部壓在了海口。為保險起見,是不是將所有兵力北調,防敵反撲,以保證府城萬無一失。”趙知道陸秀夫行事謹慎,尤其是在主政後行事更是趨於保守,他說話也就隻能講點兒策略。

  “當前的局勢已經證明陛下初時的判斷是正確的,吾以為在崖州的禁軍可以北調,左相以為呢?”應節嚴言道。

  “既然形勢已明,吾以為可以。”陸秀夫沉吟片刻道。

  “好,命右相即刻領殿前禁軍三軍自萬安速回瓊州府城!”趙言道,“告知樞帥點起烽火,令水軍展開攻擊,圍殲敵水軍。”……

  宋軍沒有等到天亮,更沒有等到漲潮,水軍便發起了全麵進攻。戰至天亮時分,陳奕率領的水軍抵擋不住,瓊州水軍殺人運輸船隊,這些船滿載著物資和尚未上島的軍兵,雖然尚有抵擋能力,但是宋軍根本不與他們近戰,火箭彈、弩炮,輪番轟擊,龍船穿插突擊,被擊沉、擊傷百餘艘。

  阿裏海牙雖極力維持陣型,以免危及登陸部隊,但是潰散的船隻反倒將他們衝的七零八落,潰不成軍。陳奕見大勢已去,指揮著十幾艘戰船強行衝開一道口子護著阿裏海牙的座船向西而去。帥船一動,其餘戰船也跟著向西突圍,頓時海麵上亂作一團。

  劉洙令董義成率澄邁水軍追擊阿裏海牙的座船,其餘兩支水軍圍殲其餘的敵船,待天大亮之時海麵上的戰鬥已經基本結束,上百艘敵船降下船帆,放倒桅杆請降。他命令各船打撈落水的敵兵,同時開始支援步軍作戰,向聚集在海灘上的敵軍展開猛烈的炮擊。

  西岸上的元軍此刻成了三明治,被水軍轟的向灘頭跑,可守在壁壘中的宋軍待他們一已進入射程便也不客氣。而他們唯一的出路就是能奪下宋軍城寨,取得立足點據守待援,否則失去了退路的他們隻能喂了魚鱉。脫溫不花為了擺脫困境,親自領兵衝擊,但是在他剛剛衝到沙堤下便被擲下來的十多顆手雷炸的粉身碎骨。

  阿裏海牙‘逃走’,主將身亡,本已經極度士氣衰落的元軍再難維持,軍兵開始逃散。齊榮祖帶著親兵試圖阻攔,卻被亂兵所殺。而這時宋軍出寨反擊,遭受慘重打擊的元軍再無當初的凶悍,潰亂四方,忙兀難以禁止被亂兵裹挾著向西逃去……

  白沙島現在還算平穩,宋軍給了他們最高的禮遇,隻是將送他們上岸的戰船或是擊沉,或是奪占,並沒有向島上發一炮。而奧魯赤當然明白自己的處境,令軍兵以擱淺或是擊毀的戰船船板和戰死者的屍體修起了一座簡易城寨,準備據守抗敵。但是島上的局勢也不妙,上島的兩個萬人隊和二萬佘兵經過一日的戰鬥,死傷已經萬餘人,士氣就不用說了。

  現在天已亮,太陽升起了老高,島上連棵樹都沒有,隻能幹曬著。曬著倒也無妨,還能補鈣,可問題是肚子空著,嘴裏幹著呢!奧魯赤眼看著饑腸轆轆的兵丁三一群、倆一夥的或坐或躺的窩在泥濘的地上茫然的望著海麵,似在期盼己方戰船能夠出現將他們帶走,而最慘的是那些傷兵痛苦的哀嚎著,卻沒有人能給他們任何幫助,隻能眼睜睜的瞅著他們咽下最後一口氣。

  “那邊怎麽啦?”奧魯赤突然聽到島南一片喧嘩,他急忙問道。

  “副帥,漲潮了,島南的那些佘兵想要上島,可就這麽點地方如何放的下,便起了爭執!”一個親兵言道。

  “唉……”奧魯赤看著海水漸漸上湧,其中混雜著戰死者的屍體和殘破的船板被推上海島,翻卷的海浪中滿是猩紅色的浮沫,島嶼眼看著在縮小,已經半幹的河流、小溪又很快長滿了水。他對此又能如何呢,歎口氣搖搖頭走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