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勝利在望
作者:讓你窩心      更新:2020-03-13 13:58      字數:4173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最新章節

  眼看小皇帝在前沿待的時間不短了,而敵軍隨時都可能發起進攻,莊思齊如何能保持冷靜,這時恰好有人來報稱右軍統領韓振率騎軍趕到準備入營,他便借此機會連拉帶拽的將小皇帝請到了後營的指揮所之中。此處雖然離前沿不過五百步的距離,卻是建在一塊巨大的礁盤之上,周圍以原木支撐,上麵又以多層原木被覆,足以抵抗拋石機的攻擊,又能看到海麵上的情況。

  “末將參見陛下!”韓振見小皇帝走過來立刻迎上大禮參拜道。

  “辛苦了,快快請起!”趙搶上兩步雙手相攙道。

  “末將來遲,陛下受驚了!”韓振起身再施禮道。

  “哦,將軍不必多禮,你來的夠快的了,朕以為你們還要一個時辰才能趕到。”趙抬手道,他知道江萬載治軍甚嚴,可禮數多了也讓人煩,自己也要小心慎言,尤其是那張總是沒有表情的死人臉讓人看著不舒服,反倒不如與那些‘粗人’們自在。

  “陛下,末將得知前方戰況緊急,接令後便先行率騎營趕來,步軍和炮營隨後便到!”韓振回稟道。

  “陛下、韓統領,還是在裏邊敘話!”莊思齊笑著言道。

  “不必了,裏邊太悶了!”趙擺手道,“當前之敵有三個萬人隊,一旦他們的船隊被毀,後路被斷,必會拚死爭奪以求立足,因而你們兩軍麵臨的壓力極大,切不可輕敵。”

  “屬下定盡全力!”韓振再次施禮道,他一聽說小皇帝在此,便已經知曉這裏戰事緊張,否則也不會親臨。

  “不是盡力,而是要盡死力。”趙板起臉說道,“此次敵軍攻瓊,阿裏海牙共調集步騎七個萬人隊,水軍戰船千艘,另外還在湖廣行省征簽軍萬人,佘兵兩萬。當前阿裏海牙以副帥奧魯赤領三個萬人隊占據白沙島,以此為跳板攻打海田島,其手中還有兵四萬為預備隊。而我侍衛親軍五軍已經全部調至海峽沿岸,水軍也盡數出擊,兵力懸殊,現在朕雖已經調殿前禁軍兩萬正趕來增援,但海口方向兵力仍遜於敵軍。”

  “屬下遵諭,右軍上下誓死不會後退一步!”韓振再次施禮道。

  “此處防守便暫由韓統領為主,莊統領你為輔。那邊戰事又起,朕要前往衛城,你們有事及時通報!”趙想想這倆人同級,若是不指定負責人,屆時誰也不服誰仗也就沒法打了,而自己又不能總在這裏協調指揮。韓振雖然不討自己喜歡,可是其確是個將才,且遇事冷靜;而莊思齊年輕喜歡衝動,打急了腦子一熱豈不誤事,於是還是決定以韓振為主帥。

  “謹遵聖諭!”莊思齊有些意外,但還是遵從了陛下的安排……

  因為退潮,社稷號吃水太深,趙擔心擱淺已經讓他們先行返回港口,本來要跟倪亮從陸路返回,可看看那邊海田島那邊打得熱鬧便改乘龍船回去。但是他並沒有上島,純粹是去示威,領著幾艘船將元軍剛剛架起的浮橋衝垮後,揚長而去,大有單槍匹馬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的意味。

  宋軍這邊看到是鼓聲雷動,齊呼皇帝威武,為陛下喝彩,一時間士氣大振;而元軍看著剛剛成型的浮橋又變成了一堆爛板,架橋的軍兵在海中掙紮,氣得是跳腳大罵,當然不忘萬弩齊發為他送行,可是又如何能奈皮糙肉厚的龍船如何?當然留給他們的一臉沮喪,隻能繼續去拆船板重新來過。

  “陛下,玩兒的可好?”

  “啊?!先生怎麽來了?”結局雖然還不明了,但是今天能痛快一下,確實也讓他出了口惡氣,這些日子為了這麽點事兒,是吃不好也睡不著,點燈熬油的琢磨如何守住瓊州。本來興致勃勃的,可剛上城樓就聽到冷冷的問話,他定睛一看確實應節嚴,立刻像霜打了似的耷拉著腦袋訕笑著行禮道。

  “陛下都親自領兵上陣了,右軍也急急增援,臣怎麽能在城中安臥啊!”應節嚴冷冷地笑道。

  “先生,朕錯了,絕不會有下次啦!”趙急忙承認錯誤,看看陸秀夫等幾個留守府城的大臣也來了笑著說道,“呦,幾位愛卿也到了,你們怎麽還不上茶,晚飯也未用吧?”

  “陛下此次偷偷溜出宮就不提了,可為何又親自上陣呢?若有萬一我們如何向太後交待,如何向大宋子民交待啊!”應節嚴還是埋怨道。

  “先生,朕見韃子攻勢太猛,一時情急便忍不住了。”趙拉著應節嚴的手像小孩子似的搖著道。

  “陛下,這……”小皇帝撒開了嬌,把應節嚴弄的也沒了脾氣,再不好意思訓斥。

  “應知事就不要再責備陛下了,也幸好陛下及時指揮帝舟連番發炮,將攻打河口及海田島的元軍擊退。”張世傑見誰也不敢為小皇帝求情,而其卻又恰恰是自己阻攔不住,想想上前笑著解釋道。

  “是啊,應知事。陛下尚年幼,做事莽撞些也情有可原,再說又事出有因,就不要苛責了。”陸秀夫也附和道。其實他也對陛下頑劣,不守規矩十分頭疼,可其偏偏自己又勸服不了。想想有現在其有個怕的人也非壞事,因而並沒有勸阻,可張世傑開了頭,自己再不吭聲就不妥了。

  “哼,陛下時刻不要忘記乃是千金之軀,係國家和黎民於一身,切不可再擅自涉險了。”應節嚴冷哼一聲道。

  “左相和先生都到此,那府城豈不無人看守了?”趙暗暗向陸秀夫和張世傑拱拱手算是謝過了,可轉念一想,大家都跑到這裏來了,老窩豈不唱了空城計。

  “哦,陛下勿急,臣已經令兵部尚書江和知府趙與珞領義勇協助禦前護軍防守城池,可保不失!”陸秀夫稟告道。

  “嗯,江尚書擅於用兵,趙與珞又在瓊州頗有聲望,兩人守城正好。”趙點點頭道。

  “陛下,還請移駕都統府,那裏方便一些,也能休息一下!”張世傑建議道。

  “咳……陛下,請吧!”

  “好、好,剛剛在後軍那裏吃了一大碗肉,正好朕也口渴的緊!”城樓高大,站在上麵前方的局勢一覽無遺,趙當然不願意離開,可聽到應節嚴一聲幹咳立馬改變了主意,順從地道。

  “哈哈……”看到陛下如此忌憚應節嚴,忍不住大笑起來。

  “唉……”趙見狀長歎一聲當先出門,大有用人不淑之感,卻惹來眾人更大的笑聲。

  其實說實話他現在不說帳下謀士如雲,但是也隨便能拉出來百、八十個來,因而已然沒有如從前那樣迫切需要一個能替主持大局的人,按說也沒必要如此忌憚應節嚴。但是他依然對其恭順如昔,一是不忘舊恩;二是對其人品的敬服,值得自己尊敬;第三也是給眾人看的,若是自己對誰都不怕了,定會讓人以為自己會恣意妄為,引起眾臣的不安。而自己有所敬畏,那麽就讓他們安心了。

  張世傑留在城樓上繼續指揮各軍,趙與陸秀夫等人下城前往水軍都統衙門,衛城本就不大走幾步就到。而倪亮已經令侍衛營布置好了警戒,王德也領著一班內侍布置好了飲食,他們一到茶水早已準備好,並送上點心。他也先到後院先洗了臉,換下被硝煙熏得髒兮兮的戎裝,才來到衙門後堂。

  此時各處已經全部接戰,戰報也雪片似的不停送來,自有書辦和侍從及時將最新戰況標在沙盤上,畫在地圖上,使眾人能一目了然。白沙水軍當下已經擊破元軍護航船隊的船陣,擊沉、擊傷敵船百十艘,己方損失甚微,現在仍在激戰中;澄邁水軍和昌化水軍已經從敵側後發起了進攻,雙方正在激戰中,迫使敵運輸船隊向海岸加快靠攏。

  戰況最為激烈的仍然是河口與海田島。河口在右軍加入後,無論是兵力,還是火力都得到了加強,敵軍的密集攻擊難以再奏效,進攻的路上鋪滿了屍體;白沙島現在已經是人滿為患,不僅是島上,連潮水退去的海灘上都滿是待命的敵兵,他們將拋石機送到了島上與守島的宋軍對射。元軍一邊在拋石機的掩護下架設浮橋,一邊利用水位下降以盾為舟泅渡過海向島上衝擊,雙方激戰正酣。

  最為激烈的時候,元軍竟不顧灘塗泥濘,強行以騎軍衝陣。但瓊州各部死戰不退,以弩炮和手雷幾次將逼近沙堤的敵騎擊退,遺屍幾以沙堤平齊。多次進攻無果後,元軍果如趙所言展開多路突擊,而宋軍兵力在寨子中難以展開,也在危機時刻隻能派兵下寨展開反衝擊,將敵軍殺退。

  天黑後,江鉦率殿前禁軍中軍和前軍及炮營、火箭營趕到,趙即刻令他們架設了衛城通往江西及海田島的浮橋,便於各部機動和運輸傷員、補充物資。而沿海駐守的前軍和左軍都嚴陣以待,防止敵偷襲,各州縣也組織義勇守護治所,加強海岸巡視,搜索潰軍以防從它處上島……

  這注定是個不眠之夜,外邊炮火連天,殺聲陣陣,硝煙遮住了星月。趙和一班臣僚都守在後堂的沙盤前關注著戰場上時刻變化,激戰一直持續到子時,爆炸聲才逐漸稀落下來,但是大家仍然不敢大意,趁機補充彈藥,搶運傷員,並將打了一天的後軍撤下休整,換上殿前禁軍前軍。

  “陛下,現在白沙水軍已經擊敗敵軍護航船隊,俘敵船八十餘艘,叛賊陳奕趁天黑率三十多艘戰船敗走。當下三營水軍以合兵一處將敵船大隊困於沿岸,隻待天明便可發起決戰,如此我朝已經勝了一半了。”陸秀夫看著指點著沙盤道。

  “嗯,現在局勢已經向好!”趙點頭道。

  “現在我們隻要守住灘頭不失,明日便可轉為攻勢,將敵盡殲!”留守營中的劉師勇言道。

  “元軍已經苦戰一日,已是人困馬乏,而白沙島上沒有淡水可用,數萬人聚於島上如何能持久,戰力定將逐漸下降,無力再戰。戰船再被毀,難以撤離,隻需圍困他們就會不戰自敗。”應節嚴捋捋胡須笑道。

  “臣先恭賀陛下了,此戰大捷我朝定將聲威大振,韃子再不敢犯我瓊州!”陳仲微笑笑拱手道。

  “當下還不敢言大捷。”趙擺擺手道,“諸位愛卿,此刻敵盡調湖廣行省之兵南下,且敵福建宣慰使之兵已前往占城,敵東南沿海諸省防守必然空虛。若我們擊敗阿裏海牙後,則借機攻打廣南西路沿海諸州,是否可行呢?”

  “臣以為陛下之言有理,廣南兩路敵已無可用之兵,卻正是我們用兵之時,待王師一到,各地百姓必群而應之,盡複失地!”禮部尚書徐宗仁言道。

  “臣以為還需慎重,此戰我朝各軍盡出,苦戰多時定也困乏,難得補充,且軍資器械消耗頗多,一時也難以補充。”陳仲微卻表示反對。

  “臣以為戰機難覓,若是錯過待敵援軍到來,則付出的代價更大!”劉師勇言道。

  “左相有何看法?”見意見不一,趙扭臉問陸秀夫道。

  “陛下,我朝隻有步軍十萬,若是用兵兩廣,則顯不足,即便能收複失地,敵大軍前來必難以守住。而廣南西路多山嶺,現在又是旱季,江河水位下降大船難以溯流而上,物資運輸困難。且當下瓊州雖略有積蓄,卻也難以持久!”陸秀夫沉吟片刻答道。

  “陛下,左相言之有理!”應節嚴也真是頭疼,這孩子的腦袋怎麽長的,形勢剛剛好轉就想著要用兵兩廣收複失地,想想道,“當年我們入瓊之事,陛下曾言要行韜光養晦之策,積蓄力量再行複國。此戰雖勝,可也折損甚重,強行用兵,必有損傷。敵若再犯瓊,我們將無力阻擋!”

  “嗯……”趙想想也是,可這麽好的機會放過去又實在是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