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正劇開演
作者:讓你窩心      更新:2020-03-13 13:58      字數:4197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最新章節

  趙昺瞅著一臉凝重的張世傑突然搖頭笑笑,真是屁股決定腦袋,若是前世還是小絲的自己知道了‘撤兵’的真相,一定會拍案大罵,然後在網絡上寫一篇言辭激烈的帖子。指責這種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綁架十數萬百姓,毀棄一座城市的惡行,無恥、卑鄙、混蛋、惡棍、騙子……這些詞語一定會充斥整篇文章。

  現在趙昺覺的行朝暫且算是一個國家,自己勉強稱的上是一國之君,但實際上充其量稱作一個‘暴力’集團的首腦更為恰當。不過自己有了這個身份,就披上了合法的外衣,能夠打著為了國家,為了大宋朝,為了百姓的幌子行苟且之事。

  如今趙昺登上高位不過年餘的時間,但猛然回首卻發現自己墮落成‘未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渣滓政客。搞起陰謀來壞水一個勁兒的往外冒不說,整起人來不僅絲毫沒有負罪感,反而會為自己的‘聰明’沾沾自喜,甚至是心安理得。而讓他產生這種優越感不過是因為屁股下的椅子,覺的自己做的事情都是在行大義之事,自己用些暗黑手段也未必不可。

  當下自己雖然沒有明目張膽的派兵強力驅趕,也沒有挨家挨戶的抓人,但是暗中卻采用危言恐嚇、製造災難這些軟手段達到了目的,迫使泉州百姓登上自己這艘隨時都可能沉沒的破船,可也犧牲了這些人的利益。手段不同,結果並沒有什麽不同,隻是讓人覺得他們是自願的,並不是自己強迫的,為的是自己的心理能舒服一些,

  “陛下,是不是為給泉州百姓帶來兵禍有些內疚?”張世傑見陛下臉色變換不定,小心的問道。

  “是啊,朕來了,卻又無力久駐,韃子卻要將仇恨撒在百姓頭上,給他們帶來無妄之災,思之甚是不安!”趙昺言道。

  “陛下切勿如此想。”張世傑施禮道,“陛下起兵收複泉州乃是行大義之事,救百姓於水火。而泉州本是我大宋之泉州,財富乃是陛下之財富,若非韃子入侵又怎有今日之事,一切肇源皆是韃子,卻非陛下!”

  “樞帥是在寬朕的心!”趙昺笑笑說道,不過卻有些苦澀。這種道理他聽的多了,無非是正義與非正義,但正義的標準是什麽呢?誰都會說自己行事是正義的,忽必烈不也是打著懲處背信棄義的南朝起兵南下的嗎!不過趙昺堅信自己做的是正義之事,畢竟是蒙古人是入侵者,跑到自家院子裏殺人放火的,若是連這點正義感都沒有豈不白受了那麽多年的教育。

  “臣並非寬慰陛下,說的乃是實言!”張世傑搖搖頭道,“韃子犯我大宋無非是覬覦江南財富,為此不惜殺人放火,毀我基業。百姓稍有不滿便刀槍相向,殺的血流成河,有的人舉義旗抗暴,有的卻是流離失所。看看行朝所至,百姓爭先捐納錢糧,鄉紳紛紛招義勇勤王,便知民心所向。而泉州一地為抗暴元死者何止萬千,但陛下且看這城下……”

  “哦,城中的人似乎增加了很多!”趙昺所在的高台高於城牆,能清楚的看到城中的一切,他順著張世傑的手指看去,按說戰鬥一起百姓們必會慌亂,理應利用城門尚未關閉的時機紛紛離城避難,可他看到街上的人並未減少,反而比往常多了許多。

  “陛下出巡的機會不多,對城中的變化知之較少,但臣每日在城中巡視卻都看在眼裏。”張世傑言道,“陛下攻城前告知百姓躲避戰火,此後又盡鋤城中的貪官汙吏、叛臣降將,懲處那些勾結韃子的大商,都是心存感激。待開城後紛紛將此喜訊傳播四方,那時便有忠於我朝的豪強、遺臣率眾入城勤王。不過此前因蒲壽庚尚未伏法,城外有百姓擔心王師不能將其鏟除,又無功而退,未防蒲賊不死複加報複而不敢入城。但蒲氏一族被斬於宗祠後,百姓便紛紛入城勞軍助戰,此刻已聚起數萬青壯隨時聽從陛下調遣,為君效命。”

  “唉,是朕對不起這些百姓,朝廷愧對他們的忠心啊!”趙昺心中反而更加難過,自己正是在哄騙和利用這些忠於自己的百姓,歎口氣黯然道。

  “陛下體恤百姓,愛護軍兵,乃是仁義,但切不可如此想。戰爭一起不是你死便是我亡,豈有無辜之人。臣看著那成千上萬的兵士倒下,心中同樣難受,但是不將韃子殺死,我們又如何能活下去。同樣這些百姓希望重新回到大宋治下,過上從前的日子,自然也要出力,也許會搭上性命!”張世傑有些激動地說道。

  “是啊,有勝利就會有犧牲,朕明白了!”趙昺突然想起前世偉人曾說過的一句話,為了整體犧牲局部利益倒也是辯證法的原則之一。而自己現在經曆的戰爭是兩個國家、兩個民族之間的戰爭,是一個民族和一個國家的生死之戰,卻不是為了個人利益和生死之戰。棄一地、失一城也是為了以後的勝利,那麽自己此刻憐憫隻是小義,同情泛濫將是以後的災難,絕非是大義之事。

  “陛下如此最好!”張世傑仿佛也鬆了口氣道。

  “嗬嗬,多謝樞帥開導,朕謝過了!”趙昺衝張世傑拱拱手笑笑道。他沒想到張世傑行伍出身卻也看明白了這世界,雖算不上大徹大悟,但也明白了世間炎涼。

  “臣哪裏敢當,不過是有所體悟罷了!”張世傑趕緊還禮道。

  “那今日我們君臣便好好教訓下唆都,告訴忽必烈咱們大宋不可欺,漢人不可辱!”趙昺知道自己不管想通還是想不通,既然坐上了這把椅子,那自己就已經避無可避,擔起這幅救民救國的重任。此刻戰場上殺聲又起,而萬千戰士正看著自己,他再次打起精神道……

  進攻連連受挫,且天將傍晚,唆都似乎沉不住氣了,調遣大軍發起了強攻,大有一舉踏平宋營之勢。他仍采用蒙古騎兵慣用的戰術,以騎兵不斷上前輪射尋找宋軍防禦的弱點,但是他們之間隔著一道壕溝起到的作用並不大,加上趙昺指揮右翼炮群中軍重炮不斷的發炮攔截,他們反而丟下了一地的屍首。

  “陛下,唆都似仍將右翼作為突破口!”張世傑同樣密切關注著戰場,在他們將注意力放在那些騎軍上時,敵步軍借機扛著雲梯向前,似乎要強渡壕溝,他向皇帝建議道。

  “嗯,蒙古人最擅長使用聲東擊西之策,告訴莊統製,中軍和右翼的兵將勿要輕動,要守城的中軍做好隨時增援準備。”趙昺看著元兵在弓箭手和弩炮的攔截下,成片的倒下,卻仍然不退拚命上前,而其左翼和中軍卻是紋絲不動,這太不正常。而此刻傻子也看的出,即便他們能突破右翼也會付出極大的傷亡,可傷亡慘重之下又如何能擴大突破口,進而奪取城外的大營,唆都除非被嚇傻了,否則不會連增援右翼的準備都不做。

  “陛下,是懷疑他們真正的攻擊位置是在左翼,那裏是兩軍的結合部,防守上可能會出現縫隙,唆都這廝確實狡猾!”張世傑又觀察一番後,點點頭道。

  “朕也隻是猜測,並不敢斷定,如此安排不過是謹慎些罷了!”趙昺知道自己還在學習戰爭,積累經驗的階段,哪敢在老將麵前賣弄。再說隨著水軍進城接替中軍維護治安,並有護軍充任戰略預備隊,自己可調用的力量還很多,秉承小心無大錯的原則,他還是做好了應付突發狀況的準備。

  “陛下麵對元兵,多些謹慎是對的,臣當年若是能如陛下一般謹慎,先敵布下外圍防禦也不會無功而返,讓蒲賊囂張到今時。”張世傑黯然道,“這些韃子作戰前狡猾的很,虛虛實實讓人摸不清其意圖,但是一旦決心一下便會不顧傷亡奮力衝殺,大有不死不休之勢,而我軍若非堅強之軍,往往懾於其勢不戰自潰,其勇猛讓臣都心悸不已!”

  “韃子自立國便攻城掠地戰事不斷,征戰四方,手下之兵越戰越勇,而鐵木真又禦下有術,長於軍事,絕非一般之軍所能敵的!”趙昺當然清楚蒙古軍的強大,其戰術之精妙,士氣之高昂,作戰之勇猛,即便放在現代世界上與其相比肩軍隊的都難尋。

  戰至此時,元軍死傷足有上千,鋪滿了進攻的道路,但仍攻勢不減。而宋軍雖然弩炮犀利,火力凶猛,但畢竟數量有限,加之射速強差人意,難免出現火力間隙,元軍就不斷利用此向前突進,甚至有軍兵冒著箭雨攻至壕前,將雲梯架到壕溝上踏著顫悠悠的衝過來,而有的敵兵已經迫不及待的跳入壕溝,拋出鉤索向上攀爬。

  後軍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他們除利用既有工事的掩護不斷以弓弩射殺靠近的敵兵,頑強的與近在咫尺的第弓箭手對射外,還衝出戰壕與過壕的敵兵拚死搏殺,以手雷轟擊跳入壕中的敵兵,在他們堅強的阻擊下元兵始終無法突破壕溝,但他們也開始出現較大的傷亡,而莊思齊仍然遵守陛下的命令,沒有調動中軍和左翼的軍兵增援。

  ‘嗚嗚……’正當右翼的戰鬥進入白熱化之際,敵軍方向號角聲再度響起,連綿不斷,敵中軍和左翼之兵開始動了。

  “被陛下說中,果然是聲東擊西!”張世傑皺皺眉言道,同時他知道這是唆都預備的最強有力的一擊,此時右翼雙方激戰正酣,弩炮全力右翼尚顯不足,若是將最具威力的弩炮轉而壓製攻擊左翼的敵軍則有可能被敵突破。但是明顯左翼的攻勢更大,僅憑幾十門小型弩炮恐怕難以擋住敵軍的權力一擊,現在形勢對宋軍是極為不利,讓他有些擔心隻憑後軍能否守住防線。

  “嗯,人海戰術!”趙昺點點頭喃喃道。這種不顧傷亡以密集隊形,多波次衝擊敵陣的戰法,即使作為現代人的他同樣也不陌生。

  據他所知,人海戰術可能是人類最古老的進攻方法了。冷兵器時代,進攻方無不是在特定位置和時間投入優勢兵力來獲取戰術優勢。進入火藥時代,密集隊形更是保證己方火力投放數量的必要手段,如經典的“排隊槍斃”。直等到馬克辛機槍大量裝備部隊,在一戰時產生了許多大屠殺一般的戰例,這才迎來步兵戰術的革新,逐漸被屏棄,但仍未消失。在近現代的戰爭中仍然頻頻在使用,而這種極為殘酷的戰術對進攻方和防守方都是嚴峻的考驗。

  “陛下,還是調中軍出城吧,臣擔心隻憑後軍是無法頂住敵軍的進攻!”張世傑雖然不清楚陛下所言的人海戰術是什麽東東,但是清楚一旦防線出現缺口,敵軍便會蜂擁而入,那時再調援兵就遲了。

  “好,樞帥便令中軍接手預備陣地,後軍全部進駐一線!”趙昺點頭道。

  “是,臣遵旨!”大規模調動軍隊同樣是個技術活,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混亂,趙昺自知才能有限,因而才要張世傑要親自指揮。

  “陛下,敵騎已經進入小型弩炮射程,步軍距壕溝還有七百步!”觀通手報告道。

  “令火箭營集中火力打擊敵步軍,弩炮發射開花彈阻擊敵騎軍!”趙昺下令道。他已經料到敵軍很可能會在久攻不下的情況下動用人海戰術,因為在武器簡陋,缺乏現代火力強大的武器的古代,持續作戰能力不強的部隊,多波次密集進攻顯然是很容易選擇的戰術。

  可由於傳令手段原始,指揮員往往本能的把突破口選得小一些,另一方麵,進攻需要組織者對部隊進行有效的控製和指揮,必須用盡量多的兵力兵器迅速進入突破口展開強有力的進攻,所以進攻麵不會選擇的太大。火箭彈適於對密集目標進行殺傷,不過由於準頭太差,又難以對小範圍的目標保證較高的命中率,因此在敵集結進入攻擊位置的時候便是最佳攻擊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