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融合
作者:讓你窩心      更新:2020-03-13 13:58      字數:2126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最新章節

  趙昺清楚曆史上金屬的身管火炮正是出現在宋元時期,但有人說火炮是漢人發明的,‘突火槍’就是證明。他來到這個時代後突火槍是見過了,可那玩意兒用來傷人除非直接崩到臉上,否則隻能把人嚇一跳,他看著與明朝流行的‘三眼銃’倒是親戚。當下火炮的說法倒是有,隻不過凡是與火藥沾邊的武器都能這麽叫,並非後世所說的火炮。

  可今天自己實實在在的挨了一炮,趙昺根據所看到的判斷,他懷疑那橫行世界八百年的殺人利器出現了。要知道龍船的舷板是用四層硬木搭接而成,為了放火又蒙上了生牛皮,加上勇敢軍的戰船都是去年才裝備的新船,別說一般的弓弩,就是小型弩炮也難以將它擊穿。可今天敢為號竟被打了個洞,能不讓他心驚嗎?

  “陛下,敵軍又開炮了!”正當趙昺難以確定之時,觀通手又報告道。

  “不錯,正是這家夥!”趙昺也趕緊端起望遠鏡向西岸看去,隻見江邊一處土坡火光一閃,隨之便是一聲悶響,硝煙騰起。緊接著‘噗通’一聲,一枚重物落在他們船隊外側的江麵上,濺起朵水花。雖然看不清是什麽東西在發射,但根據種種征兆他可以斷定就是火炮在發射。

  “馬上轉向,靠東岸行駛!”趙昺還不想成為曆史上第一艘被真正意義上的火炮擊斃的皇帝,於是下令避避道。

  “是,陛下。要不要還擊?”劉猛答應一聲,又問道。

  “不必!”趙昺搖搖頭。他已經看出元軍的火炮射程有限,他們在江心行駛距對岸至多有一百五十步,射程也就在二百米以內,且準頭很差,剛才命中多半是蒙的。

  “倪亮,你讓鄭永帶幾個水鬼今夜潛過去給我搞一個過來!”果然不出趙昺所料,那邊連連發炮,趙昺根據閃光的位置判斷大概有五到六門火炮。他很好奇此時的火炮已經發展到了什麽階段,便想著讓人偷回來一門研究一下。

  “嗯,我知道了!”倪亮知道陛下喜歡稀奇古怪的玩意兒,其這是又看上韃子的好東西了,點點頭道。

  “唉,真是霧裏看花!”在前世的說法中,中國發明了黑火藥又用於軍事,並發明了金屬身管火炮,但現在事實上卻不是這樣,火炮首先出現在了蒙古人手中。趙昺想想可能是隨著蒙古人的西征將火藥帶到了西方,並俘獲了大批工匠,也許正是他們或是共同與東方的工匠研製出了最初的火炮。

  所以真相大概正像有人說的戰爭毀滅文明的同時,又促進了文明的融合。而從廣義上說,元朝也算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個朝代,並非外人,趙昺想想反正都是中國人發明的,自己又何必糾結到底是宋,還是元呢!不過在他們航向偏離江心後,元軍的炮彈卻沒有再能打的更遠,這也可以說明火炮技術還十分不成熟,射距和威力還不如弩炮,在短時間內無法超越,但還是讓趙昺感到了危機,自己必須也要動手研製金屬火炮了……

  戰船沿著晉江行至泉州北城城壕外才靠岸,早有前軍的士兵看到稟告了都統黃顯耀,船一靠岸其便親領兵將來接,將陛下迎入營中。趙昺邊走邊看,經過七八天不間斷的修築,防禦工事已經初具規模。外壕中已經引入江水,沿壕築起了城垣,每隔一段便修有加裝頂蓋的掩體,裏邊布置了弩炮,平日可以屯兵,戰時便是火力支撐點。其後又加修了二道防線,配備了重型弩炮,一則加強防禦縱深,二則可以支援一線作戰。

  視察一番後,總體上說趙昺十分滿意。他在建立帥府軍的時候,出於現實考慮便有意的加強水軍建設,到達瓊州後更是大力發展水軍,使其具有強大的攻擊力。而步軍則定位於防守型的軍隊,主要用於防敵登陸,而非攻城掠地,因此對他們的訓練也是重點進行防禦和反衝擊,築壘更是必訓的科目。

  趙昺隻是個軍事愛好者,讓他因形就勢創建一套防禦體係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他會‘山寨’,而說起防禦作戰除了中國古代的築城技術外,他還知道一個外國人,其將弩炮和野戰工事結合起來創造了一種新的戰法,而趙昺創建的步軍體係就是脫胎於其的軍事思想,也算是融合了西方軍事技術。

  趙昺以為古羅馬自凱撒大帝之後,塞普蒂默斯?塞佛留也許可稱得上是最能幹有為的古羅馬統帥。他極其精通野戰防禦工事的運用,並能配合使用戰場上的移動式作戰機械——彈射器和拋石機。他在位期間,古羅馬的常備軍於公元三世紀初增加到四十個軍團。他始終保持三十四個軍械工廠,忙於生產各種武器裝備,特別是小型作戰機械。

  不過當時的塞普蒂默斯?塞佛留和趙昺麵臨著同樣的問題,小型彈射器的發射速率很低,且隻能用來殺傷敵人,因此光靠小型彈射器是難以抵擋敵人的衝鋒。即便是最強大的拋石機,除了彈體自由落下時的重量所產生的作用力外,隻有很小的一點彈能,幾乎無法攻破古代及中世紀堅固的城牆和防禦工事。

  但是他發現將小型彈射器部署在帝國邊境沿線的防禦陣地裏,卻取得了十分明顯的效果。重型拋石機在攻防作戰中對付敵人的步兵和機械時則非常有效。進攻時,拋石機和彈射器能使城牆上的守城部隊難以行動,這樣攻城槌,攻城塔架和雲梯就可以在它們的火力掩護下架設起來;防禦時,又可用它們嚴重幹擾敵人的攻城作戰行動。

  因此塞普蒂默斯?塞佛留便將拋石機和野戰工事結合起來,使規模較小的羅馬軍隊一方麵配備有足夠的輕型作戰機械,另一方麵野戰工事又使其戰鬥力量倍增,因而往往敢於跟兵力強大得多的敵軍交戰,並嚴重消耗敵軍的力量。然後,發起反攻,或者由預先安排好的後備隊將敵軍包圍,從而給敵軍以沉重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