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私鹽販子
作者:讓你窩心      更新:2020-03-13 13:58      字數:2079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最新章節

  一粒鹽,從海水日曬蒸發到自然結晶,快則四五天,長則十二三天。躺在鹽場上的鹽不值重金,但一旦進入流通市場便可價升十倍,充分印證了這個行業“產鹽的人窮死,賣鹽的人賺死”的怪現象。流通生成財富,掌握了鹽,也就握住了古代社會的財源;販賣鹽的人,就是當時財富的持有者。自從西漢以來,鹽鐵專賣就成了一個封建王朝的重要財政收入之一。

  但是,事情往往是這樣:越是官府禁止、官府獨家經營的項目,就意味著越是缺乏競爭;而越是缺乏競爭的行業,就意味著利潤就越大。在壟斷專營的背景下,食用鹽業被賦予暴利的濃重色彩。鹽的利潤在一切行列之首,因此,本著“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一原理,因為“鹽鐵專賣”而在江湖上行走的形形色色的人中又衍生出來的一個群體——私鹽販子。他們也隨著鹽鐵專賣製度的實施產生,並伴隨著中國的封建王朝存在,且一直存在到了現代社會。

  隨著私鹽販子的產生於是就出現了私鹽,這專指指違有關禁令而私自生產、運輸、銷售的食鹽。私鹽的產生和泛濫通常同政府的食鹽政策,特別是食鹽專賣政策關係密切。一般說來,在食鹽由民間自由生產、運銷的時期,既不存在為官府壟斷經營的官鹽,自然也就無所謂私鹽了,所以,私鹽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食鹽專賣製度的直接產物。

  趙昺知道在這個時代販賣私鹽,利潤等價於現代的毒品,但由於鹽鐵專賣的收入對官府的重要性非凡,因此曆朝曆代的官府,都針對私自販賣經營私鹽項目的行為立下了嚴刑峻法。同樣暴利的存在讓以身試法的私鹽販子屢禁不止,膽有多大利就有多高,很是殷實了一些不怕死的。也使私鹽販子逐步成為了隻能由亡命之徒才能經營的項目。

  也因為有著嚴刑峻法的存在,古代私鹽販子需要承受的風險等同於如今毒販子需要承受的風險,久而久之,如同今天國外有著很多大毒梟擁有自己的武裝一樣,私鹽販子們也一樣擁有著自己的武裝。趙昺就知道在東南一帶特別是淮浙及福建江西、廣南交界之地,私鹽販子活動極為頻繁,他們數百人為群,持甲兵旗鼓,往來虔、汀、漳、潮、循、梅、惠、廣八州之地。所至劫人穀帛,掠人婦女,與巡捕吏卒格鬥,至殺傷吏卒,若遇清剿則起為盜,依阻險要,官府捕不能得。

  不過趙昺知道事情都得從兩麵看,雖說私鹽販子和毒販子所需要付出的風險差不多,但是,毒品和食鹽是不同的。毒品是害人的,而鹽是可有可無的。如果老百姓覺得官府的鹽價格公道合理而且吃得起,私鹽販子自然也就絕跡了,正因為原本就吃不起鹽,所以,私鹽販子才有存在的市場。而老百姓對這幫敢於挑戰鹽鐵專賣政策的大盜並非特別反感,甚至很有好感,在他們心中私鹽販子為自己提供了便宜的鹽,不啻為扶危濟困的俠。

  趙昺卻還知道這幫老百姓心中的‘俠’,絕非一般的大盜,他們中可是真真的出現過幾個名震史冊的大人物。黃帝和炎帝為了爭奪解池的鹽爆發了阪泉之戰,勝者成為中華始祖。唐朝的私鹽販子黃巢推翻了立國近三百年的王朝;混亂的五代十國時期的吳越國,就是由一個叫錢鏐的私鹽販子開創的;張士誠在元朝末年以販賣私鹽起家,群雄逐鹿,幹出一番驚天地泣鬼神的事業。

  即便此時的元朝也是因為幾個私鹽販子的造反而傾。這些看似逐利的‘俠盜’們,有些直接參與了農民起義,即使有些沒有參與軍事鬥爭,卻是許多造反起義的支持者,反而成了王朝的掘墓人,所以趙昺清楚他們是股絕不容輕視的力量。而他還知道鹽不僅影響過中華民族的命運,在世界曆史中,鹽同樣扮演著重要角色。

  無獨有偶,美國南北戰爭,也是鹽決定了南方軍隊的命運。戰爭爆發四天後,林肯總統下令對所有的南方港口進行封鎖。封鎖導致北方生產的食鹽無法流通到南方。種植園主用海水煮鹽,但這根本無法解決問題。北方軍隊很快認識到南方鹽的短缺對於北方軍隊來說是一種重要的戰略優勢,每占領一處鹽場,他們就立即將鹽場破壞。鹽在南方越來越稀缺,肉類逐漸從人們的餐桌上消失。在被解放的奴隸的幫助下,北方軍隊繼續通過攻占鹽場來削弱南方軍隊,並最終摧毀了佛聖安德魯海灣。至此,南方軍隊已無還手之力,兩個月後,戰爭以北方軍隊勝利而結束。

  趙昺現在覺得自己就是曆史的攪局者,他此時已經改變了曆史的一個重要節點,那麽索性就搞大些,把這個世界攪得天翻地覆。所以他並不隻是將鹽作為掙錢的手段,且還有拿鹽作為推動曆史前行的催化劑。因為他知道曆史上隻要鹽業財政出現問題,就會群雄並起,僅在南宋後鹽民由於受剝削愈甚,武裝暴動也日趨頻繁。

  紹興初年,浙江明州發生鹽民持杖遂保正事件;慶元三年,廣東寶安大奚山鹽民舉行暴動;嘉泰年間,浙西鹽場亭戶與士兵聯合暴動;嘉定二年,淮東楚州發生胡海領導的鹽民起義;寶佑二年荻浦領導浙西亭戶暴動;德禱元年,已是大宋滅亡的前夜,還因為拖欠鹽戶的工本錢激起浙江明州鳴鶴東西場發生徐二百九、葉三千四領導的亭戶起義,史稱浙東一帶“千裏驚擾”。

  趙昺當下的打算就是利用手裏的鹽衝擊元朝的市場,賺錢的同時擾亂敵人的經濟,再在損人利己的基礎上將元朝的鹽政攪得千瘡百孔,製造一個亂局。而這些事情當然他無法去做,也不能大張旗鼓的來搞,隻能假手於這些天不怕地不怕的私鹽販子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