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啟幕
作者:讓你窩心      更新:2020-03-13 13:58      字數:2108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最新章節

  在趙昺看來,蒙古人的隊伍就是由漢奸組成的,不過細想這話也不準確,應該說是由多民族叛逆組成的民族軍,但讓他不解的是這些各族叛逆為啥甘願由蒙古人驅使,是金錢、高官、還是殺戮?而若是評選‘蒙元時期十大叛逆’,他以為李恒應該占據一個名額,因為這廝不同於其他背叛本民族、本國的附庸者。

  李恒是正宗的西夏宗室後裔,其祖父在蒙古人攻西夏時不屈戰死,其父李惟忠被俘,不知道是聰明伶俐,還是乖巧懂事,不但沒有被一貫喜歡斬草除根的蒙古人殺掉,反倒被位蒙古宗王收養,後來官至達魯花赤。李恒出生後,又被蒙古宗王宋王移相哥的王妃看上了,再度被收為養子。不過趙昺對蒙古人喜歡收其他族人幹兒子這種行為,腹黑為變相扣押人質。

  有了這樣的好幹爹,李恒似乎忘記了國仇家恨,或是根本沒有慕容複那種世代不忘複國的心思,而是安心理得的做了蒙古人的爪牙。中統三年,在幹爹移相哥的幫助下,李恒被任命為尚書處斷事官,且不忘奸細本分告發李璮謀反,因而被忽必烈授為淄萊路奧魯總管、佩金符。

  至元七年,李恒改任宣武將軍、益都淄萊新軍萬戶,隨元軍伐宋。元軍攻襄陽,守將呂文煥以漁舟渡漢水窺視元軍軍勢,李恒設伏擊敗呂文煥,又切斷襄陽通往外麵的水路。至元十年春,李恒率精兵渡過漢水,自樊城南麵先登城,元大軍繼上,樊城遂破。之後,襄陽亦降。他以功升明威將軍,佩金虎符。次年大敗宋製置使夏貴,攻破鄂州、漢陽,以功遷升為宣威將軍。

  之後李恒又隨丞相伯顏順長江東下進攻江浙。至元十二年,李恒隨右丞阿裏海牙至洞庭,擒宋將高世傑。接著攻下嶽州、沙市。不久,元軍分三道出兵,他為左副都元帥,隨都元帥唆都出兵出江西。一路追逐宋相文天祥至空坑,俘獲其妻女,降眾二十萬,擒捉宋軍招討使趙時賞等二十餘人,共降宋兵二十餘萬。後又敗宋兵於梅嶺。

  至元十四年,李恒任參知政事,行省江西。至元十五年,李恒任蒙古漢軍副都元帥,攻破廣州,又來到了崖山。他可以說參與滅宋的曆次戰役,為元朝立下了汗馬功勞,踏著漢人如山的屍骨一路高升,成為滅宋的急先鋒……

  此前崖山島爭奪戰中,元軍不但未能重新奪島,且死傷甚重,疲敵之計也隨之破產。主帥張弘範鑒於己方出戰日久,輜重難得補充,又再難獲得援兵,因此決定近日發動決戰,可在如何打的問題上卻發生了爭執。鑒於幾次攻打失利與宋軍火器犀利,眾將以為應集中大船為先鋒利用上麵搭載的大型投石機將宋軍用大船結成的水寨砸開,然後再破寨殲敵。

  但是張弘範沒有采納,他以為用投石機打破宋軍船陣會逼其衝出大洋逃散,難以完成在此全殲的任務,不好向上交差,主張還是以船對船、麵對麵攻打。李恒也認為,雖然已經圍敵,但宋軍可以隨潮水上下進退,且雨季的到來也讓切斷樵汲路沒有了意義。因而最適宜急攻,不然對方可乘大風大潮逃遁,最後也不能成功,等於白費軍力。於是,在兩位主帥的力主之下形成了南北夾擊的戰術。

  此刻李恒率部利用夜暗和漲潮的時機從崖門出海從島東向北迂回到敵後,但他一路行來總覺的不踏實,似乎有一隻眼在盯著自己的一舉一動,覺得這不是去偷襲宋營,而是在迫不及待的跳進一個陷阱中。當然這種感覺並不是因為他沒有戰勝宋軍的信心,而是來源於個沙場老將的直覺。

  “停船下錨!”在投降元軍的宋將引領下,李恒一路水軍繞過了眾多礁嶼,成功利用上漲的潮水通過了東能洲狹道進入內海,他隨之下令泊船,熄滅燈火,等待潮退的到來。

  漆黑的夜晚,宋軍水寨的燈火顯得異常明亮,而島上也是燈火通明,更鼓可聞,這讓李恒心中稍安,他以為若是宋軍有所覺察肯定會將島上的駐軍撤入水寨加強力量,或是集中兵力於陸上背島而戰。現在兵分兩處不但難以相互支援,且會使兵力分散,削弱水寨的防守力量,隻要攻破水寨,島上的宋軍就沒了後路,不戰自降。

  “派哨船前去看看是否藏有伏兵!”副將薩赫裏看退潮還有一段時間,而他們的泊船之地離宋營尚有十餘裏看不清其中景象,便想命人前去探營。

  “不準!”李恒聽了立刻製止道,“宋軍早已成驚弓之鳥,必會派出哨船在附近巡視,若是與我軍相遇必會示警,則難收奇襲之效!”

  “是,副帥明斷!”薩赫裏雖然是蒙將,但對李恒還是十分心服的,便也不再說話。

  李恒回首看看自己的船隊,自己從廣州帶來的一百二十餘艘戰船已經在與宋軍的激戰中損失了盡四成,且大多數毀於其鐵背龍船和火器,因此此次出戰不得不從主帥那裏調撥了五十艘戰船補充不足。讓他心痛的是自己從江西帶來的那支勁旅也在奪島中損失不小,雖補入了些降兵湊足了額數,但戰鬥力明顯不如從前。可心底的不安卻並非來源於此,而這種不祥的預感卻越來越強烈,找不到原因,又無法擺脫,這讓他心情煩躁。

  “副帥,潮水退了!”胡思亂想中不知過了多少時候,這是副將提醒道。

  “各軍聽令,滅宋一戰即在此刻,各軍要奮勇向前!”李恒聽了使勁甩了甩頭,他知道大戰將至,自己不應當有這些不切實際的想法,他登高大聲吼道,似乎要將胸中的悶氣一同喊出去,“起錨,調轉船頭,以船艉接敵!”

  開始退潮了,海麵波瀾乍起,江水隨著海水一起向南湧去,隨著李恒的一聲令下,全軍起錨順流向宋軍水寨衝去,一場可能會彪炳史冊的決戰終於徐徐啟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