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壞了
作者:讓你窩心      更新:2020-03-13 13:58      字數:2130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最新章節

  趙昺再次體會到了人多好辦事的好處,過去每每遇事都他自己苦思冥想尋找破題的方法,現在有了陳任翁和韓振兩個軍中俊才,又有幾個臭參謀爛幹事從旁協助,讓他省了不少心,自己隻需看過後查漏補缺或是提出疑問讓他們設法解決。

  陛下偷懶,可就苦了陳任翁幾個人,這場仗在他們看來就是局死棋。不說其它,隻談放棄陸上,連舟結寨對敵,宋軍便是放棄了進攻處於守勢,等於拱手將戰鬥的主動權交給了敵人。而敵軍大可輕易上島斷掉水源,不需多少時日便可將這十幾萬人渴死。若是想喝水就又不得不強行登陸與敵步戰,可蒙古二次攻宋後好像還沒有在步戰中取勝的先例。若是想跑,敵軍大可以逸待勞等著收網。

  如此已經夠苦逼了,可陛下還不肯放過他們,不斷的提出新問題。若是敵人兵分兩路進攻,如何應付;若是久戰不決,軍心浮動怎麽辦;若是水寨一麵被攻破,又如何處置;若是崩陣,當如何突圍……陛下每次看過都會從中找出破綻,幾個人就得點燈熬油的重新想辦法解決,甚至要推翻整個作戰計劃重新來過,幾經易稿後仍然不能令陛下滿意。

  昨日幾個人的方案總算讓陛下點頭了,但轉眼就給他們出了個更大的難題,陛下改變了作戰意圖,他要求不僅要保住行朝,還要設法利用護軍殲滅張弘範部,並救出文天祥。他們聽完臉和韓振都一樣黑了,剛剛過審的那點喜悅頃刻煙飛雲散,他們知道作戰目的的改變,等於整個作戰計劃全部報廢,還要重打鑼鼓另開張,接著想辦法。不過他們很快就解脫了,因為不待作戰計劃重新修訂完畢,大戰的序幕已經徐徐拉開……

  祥興二年元旦,幾個月的和平讓百姓們覺得似乎已經遠離戰爭,他們和皇帝一樣十分珍惜這難得的時光,島上雖然缺這個,少那個,百姓們依然竭力裝點出節日的氣氛,島上也是處處張燈結彩,營造出節日的氣氛。行朝照例舉行了‘元會禮’,趙昺理當出席,果然宮宴比自己在瓊州府裏辦的熱鬧多了,歌舞精彩、酒菜精致。眾臣雖強作歡顏,但依然難掩惶恐悲愁之色,倒是趙昺放得開該吃吃、該喝喝、該樂樂、該拍巴掌拍巴掌,什麽也不耽誤,高興的很,眾臣見陛下如此卻更感哀傷,太後也是暗自垂淚,這真是‘商女不知亡國恨’啊!

  即便如此簡陋的春節也未能維持幾天,正月初八便有哨船回報,初六張弘範率領五百艘戰船自潮陽港出海,行至甲子鎮時俘獲了行朝派出偵察的劉青、顧凱兩將。消息傳來幾位重臣立刻意識到行朝所在的秘密已經無法保住,而隨後又有回報,敵軍已過官富場稍後便會到來,次日便召集眾朝臣商議如何應對。

  “啟奏陛下,臣以為應立刻遣戰船出南崖門,禦敵於外!”當張世傑宣布元軍水師已臨崖山外海時,朝堂一片驚恐。身為左丞相的陸秀夫神色自若地站起身來,直陳已見道。

  “臣以為不妥!”陸秀夫話音剛落,張世傑再次出列道,“啟稟陛下,自福州下海,行朝便漂流海上,恐將士早有離心,動輒必散!”

  “臣以為太傅所言多有偏勃,賊此次出動戰船隻有五百艘,而我軍尚有戰船千艘。再者賊軍多為北人,不習水性,戰未必便敗。即便失利,外海廣闊,仍有回旋餘地,可南下瓊島,或另作計較!”劉黻隨即出列啟奏道。

  “劉大人,行朝頻年航海,何時已乎?今須與之決戰,以得安穩,再行發展!”張世傑看向劉黻大聲言道。

  “啟稟陛下、太後,太傅想以有退兵之策,還請太傅陳情,再行決斷如何對戰!”淮軍統製陳寶出列奏道。

  “準,請太傅進言!”不等趙昺請示,簾後的楊太後已然搶先發聲,顯然其已有些慌了,連規矩都顧不得了。

  “陛下、太後,臣以為應退陸還舟,於崖門之內結陣,用鐵索連舟結成水寨,著軍士披堅持銳固守,若其攻打則可憑寨殺敵。而敵行海上無法持久,日長必退。”張世傑言道。

  “太傅若是結寨固守,敵船便可任意進出崖山南北,屆時水寨必被夾攻,南北難以相顧,不若分兵固守兩門。”江鉦聽了出列急道。

  “江都統久在軍旅,應知聚則力強,散則力弱之理,分兵多處則易被敵一一攻破!”張世傑辯解道。

  “太傅此策實為不妥!”陸秀夫再次言道,“太傅通曉兵法戰策,當知三國赤壁之戰,曹孟德以連舟之法拒敵,卻遭吳蜀火船攻擊,戰船盡被焚毀,遭致大敗,太傅且不可重蹈覆轍。”

  “哼,某家自有拒敵之策,不勞陸相提醒!”張世傑臉色不善的冷哼一聲道……

  趙昺坐在禦座上看著下邊,現在殿中朝臣大多數還未從震驚中醒過味兒來,更別說想出如何退敵良策,隻是呆呆的看著兩位首官和幾位打醬油的爭論不休。而他聽著卻也有趣,朝中卻也有有識之士,看出張世傑連舟結寨的方法不行,卻也省的自己發言了。

  “太傅可還記得焦山之戰否?”。

  “壞了!”趙昺一看說話的是江鉦暗叫不妙,都說打人不打臉,說話別揭短,這還不把張世傑說急了。

  焦山之戰中,張世傑督四路軍與蒙元會戰,把一萬多大船用鐵鏈相連,被元一把火燒得大敗,攝行軍中事的江萬載不顧謝道清與陳宜中的阻攔,令江鉦率臨安最後一批軍力——殿前禁軍出援,才救回一些軍隊、船隻和張世傑、劉師勇、蘇劉義等軍事將領。現在江鉦又在大殿上舊事重提,暗示其鐵索連舟必敗,可也揭了人家的短。

  “太後,臣有一請。殿帥殉國多時,又因戰事繁忙一直未能修墓建祠,現軍中糧餉也缺。正好可遣江都統回鄉處理善後之事,並籌措軍餉!”張世傑未再反駁,而是向上施禮啟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