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生產線
作者:讓你窩心      更新:2020-03-13 13:57      字數:2084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最新章節

  時疫,也就是瘧疾在趙昺開出藥方後,多數病患都活了下來。而在他的關心下如今每個營帳中都配發了蚊帳,每個士兵腰裏皆掛著個驅蚊的香囊,營地低窪全部被填平,並修了帶有溝蓋的排水渠,減少蚊蟲的孳生。一係列措施實施後,使得瘧疾發病率得以大幅度降低,新增患者也在可控之內。不過這回神醫的榮譽歸了郝雲通,也憑此在醫藥院站穩了腳跟,再不必戰戰兢兢看他人眼色行事了。

  一直深受趙昺關愛的都作院在參與大規模的海防建設的同時,也抓緊自身建設;如今已經兵器作生產出第一批刀槍弓弩;而火藥作也已投入生產,試製出高爆黑火藥,並進行了細分,以裝配不同的火器;被服作日夜趕工完成蚊帳的生產,並為全軍每個官兵縫製了兩套軍裝換下了各自雜七雜八的舊衣;盔甲作也開始生產,但還是主要修補繳獲和收集的舊盔甲,現在一線參加巡邏的部隊都已配發了皮甲,都頭以上軍官配發了鐵甲。

  最忙的當然還是船場,帥府水軍的戰船有多半都是民船和商船,雖然也可以用於作戰,但畢竟有湊合的意思,可打仗不是湊合的事,因而趙昺一力要求必須經過改造,否則不準入役。這也幸虧瓊州這地方海上商貿的發展帶動起了修、造船也的發展,培養了不少熟練工匠,於是這些人全部被征調參與其中,才能保證工程的進度。

  而最令趙昺興奮的是十艘龜船皆以如期完工。為了保證能盡快形成戰鬥力,在組織路上模擬訓練的同時,他還命令摧鋒軍選派一批官兵在改造期間就上船熟悉船的結構和各部分的用途,這些人不僅要承擔試航,測試龜船各項性能的任務,還是擬定的船上各部門長。待他們能熟練掌握各種技能後將承擔起培訓新人的責任,趙昺就是欲通過以老帶新的方式保證摧鋒軍盡快成軍。

  因此第一艘龜船下水的時候,整艘船上從搖櫓的水手到負責指揮的船長都是軍官,且全部為超配。也就是一個職位有數位副手,光副船長就有五個,而趙昺要不是擔心試航時一旦出現事故,他恨不得讓十艘戰船的所有部門長全部上船實習。最後謹慎斟酌後還是打了個對折,否則船沉了,整個摧鋒軍的軍官便損失一半以上,他實在承受不起這樣的損耗。

  新船下水時,船上除了這些實習的軍官們,還有帥府按照慣例派出的書吏。這些人此次的任務不僅要像往常那樣記錄每個參與者的表現,還要負責記錄船在各種海況下的性能。比如在順風、海況良好的情況下,分別用帆、用櫓驅動船隻的速度,帆櫓並用時的最大速度等等。殿下事先已經繪製好了相應的表格,上麵標明了要記錄的項目和標準,他們隻需根據實際情況如實填寫就可。

  而無法參與試航的趙昺便能根據匯集的各項數據對船隻的各種性能進行評估,從而判斷哪些地方應該改進,哪些方麵應該注意,哪些行為是絕對禁止的。隨著數據積累的增多便能編製相應的操作守則,然後據此再編輯戰鬥手冊,這樣就可以知道在什麽情況下可以出航,什麽情況下可以投入戰鬥,可以在戰鬥中采用何種戰術,出現險情如何應對等等。

  趙昺如此做是無奈,也是形勢所迫。他清楚古代的軍事人才多是出身於行伍,靠著一槍一刀拚殺出來的,而這些武人多半肚子中沒有什麽墨水,甚至許多根本就是文盲,導致他們許多經驗隻能靠言傳身教進行傳承,這才有了將門虎子之說。許多軍隊的崛起往往都是隨著名將的出現而出現,一旦將死則軍隊很快便衰亡,這其中出了將領的個人魅力外,也有著傳承出現斷代的問題。

  大家也都知道古時的兵書說得都十分籠統,重於戰略而輕戰術。再者漢以前文臣武將並不像後世那樣區分嚴格,文武之分隻在於崗位的不同,以文代武或是以武為文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他們才能寫出傳世的兵書。而漢唐之後文武殊途,武將便難有前時風光,更多的是憑借個人的天賦和勇力博取功名。即便宋以後始設置武舉培養、選拔軍事將領,但更多的是注重勇力,疏於戰略戰策。這也是史上留名的名將以武入仕者寥寥無幾,更多的卻是像狄青、嶽飛、韓世忠這樣行伍出身的原因。

  趙昺知道帥府軍存在的致命弱點,真正懂軍事的將領除了應節嚴和江璆以外真沒幾個,即便是趙孟錦過去隻是一個副將,手下兵員也就是千人,所以更多的是用其勇,而非其謀。底下的基層將領更是如此,許多人入帥府軍前還都是鄉紳、農夫,軍事常識許多人都沒有,憑的皆是一腔熱血和威望聚起一班人,轉眼便成了軍官。

  可戰爭一起死傷是成千上萬,傷亡最慘重的也是作為軍中中堅力量的基層軍官,如果得不到及時補充必會影響戰鬥力。可趙昺現在沒有能力,也沒有條件建立軍校,隻能通過短期集訓的方式培養軍官,可他們也就是補補基礎的行伍知識,離一個合格的軍官還差的遠。尤其是水軍,與步軍相比這算是個技術兵種,麵對的情況更為複雜,需要更長的時間積累經驗,而培養一個新人也著實不易,一旦出現傷亡便無人接替。

  趙昺現在通過派遣書吏記錄訓練中的每一個細節,便是借此積累經驗。他可以通過多種數據分析出哪種訓練方式最優,操作方式簡便有效,剔除壞的、留下好的從而總結一套係統的訓練方案,大家照做就是。從而像生產線一樣生產出合格產品,達到加快人才的培養的目的。當然這種方法也有缺陷,容易使人思維固化,缺乏創造性,使得軍隊戰術呆板,缺乏靈活性,但這卻是當前解決問題最合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