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5章 事成
作者:讓你窩心      更新:2020-03-13 13:57      字數:3141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最新章節

  趙昺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立誌要做‘壞人’,這下可把倆老頭兒嚇得不輕。這孩子才六歲就已經折騰出這麽大事兒了,若是真變成壞人,還不得將天下全給禍害了。當下便輪番給殿下做起了思想工作,從三皇五帝,老子、孫子和孔子,最後直講到鄉野高人才算完。總之,就是要他學好,倆人這麽一折騰倒是仿佛早已忘記了剛才的爭執和所為何來。

  “先生,本王近日溫習《論語》,其中有所不明,可否解惑?”見倆人說的口幹舌燥才住了口,給他們斟上茶道。

  “殿下,請講。”應節嚴聽了趕緊撂下手中的杯子,正襟危坐道,說起來自己入府還是頭一次盡師傅的責任,而以他的經驗殿下絕不會無的放矢,不由的讓他心生警惕,琢磨這孩子又要玩兒什麽幺蛾子。

  “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遜也,寧固。作何講?”趙昺言道。

  “此句出自《論語?述而》篇,意思是生活奢侈便會傲慢和不謙遜,節儉就顯得孤陋固執。相對比較,寧可孤陋固執,也不要傲慢而不謙虛,也就是節儉能養德,奢侈則敗德。”應節嚴解說道。

  “嗯!”趙昺點點頭表示明白了,並沒多說隨後又問道,“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又做何講?”

  “此句出自《論語?鄉黨》篇,意思是糧食越精致越好,肉類切得越細越好。殿下可明白了?”應節嚴答道,但一時卻搞不明白殿下為何會將兩篇毫無關聯的話放到一起發問。

  “好,意思本王清楚了,但仍有不解。”趙昺笑笑說道。

  “殿下盡管問來!”應節嚴知道戲來了,打起精神說道。

  “聖人在前篇中教導世人要生活節儉,量入為出,不要奢侈。而其自己吃的卻要求精致,不嫌繁瑣,豈非自相矛盾,本王自以為其有欺世盜名之嫌。”趙昺笑笑說道。

  “這……殿下萬不可如此點評!”殿下之言把應節嚴嚇了一跳,一時間不知如何解答。可孔子乃儒家聖人,乃是他們這些士人的共師,其要是欺世盜名,大家豈不都成了這‘壞人’的弟子,隻能先製止道。

  “殿下,對此朱子曾批注曰:聖人飲食如此,非極口腹之欲,蓋養氣體,不以傷生,當如此。然聖人之所不食,窮口腹者或反食之,欲心勝而不暇擇也。而並非殿下所想之意。”還是江萬載書讀的多,想起後人的解說。

  “後人評述,不足為證。史載,聖人僅隻有三年做官,直至晚年方受到些禮遇,縱其生而言,其隻是一個布衣,雖不賤卻較貧之人。因而就其在國中地位和飲食生活當與常人無異,其半生飲食僅果腹而已。而朱子所言多有遮掩辯護之意,但其即以為蓋,說明也不敢確定自己的說法是否正確。再者朱子逝不過百年,其所為還有人知,其德行……”趙昺卻不肯認同,接著說道,可話未盡便被打斷了。

  趙昺知道自己幾斤幾兩,所言其實都是斷章取義,經不住推敲和考證的,因此隻求一鳴驚人將他們一下打懵,要不和兩個有真才實學的老書袋子論起經典來可就露怯了。而這詭辯的本事還是當版主時練就的,否則如何能擋住那些骨灰級噴子的進攻,現在卻要拿來對付這兩個古人。又想想自己幹點事兒怎麽這麽難,本來很簡單的事情還要跟他們繞個大彎子,不禁也有些悵然。

  “殿下,有話直言便是,且不可詆毀聖人。”江萬載已經聽出來了,殿下剛才的話潛台詞便是孔子太窮,想吃好的吃不起,可為了麵子自己隻能過‘節儉’的生活,其實也不過是個偽君子而已。那朱熹是本朝之人,當年也確實幹了些行為不檢的事情,現在被尊為大儒其中是有政治緣由的。但要反駁殿下的話還真不好弄,傳出去更是不好,想著殿下扯上這兩位肯定還有後話,因而幹脆打斷了他。

  “嗬嗬,本王的意思便是聖人也有七情六欲的,想吃的好點更不是什麽大事,卻並非有意詆毀。”趙昺笑笑說道,現在目的即已達成,而現在的世界是士人們的天下,自己再刨他們的祖墳就是與天下為敵,因此見好就收,主動致歉。

  “如此最好!”江萬載舒了口氣道,與邊上的應節嚴對視一眼都是搖頭苦笑,殿下小小年紀便有離經叛道之念卻不是好事,不禁對他充滿了同情,教這麽個思想活躍,又有主見的學生可不是件輕鬆的事情。而殿下好像話還未盡,又開始發表議論。

  “如今之世,豺狼當道,虎豹橫行,在外夷入侵之下已經禮崩樂壞、人心不古,再無當日仁義之風。現在朝中正氣不顯,小人立於朝,本王以為依舊對其以道義行事,拘泥於禮教,難免束手束腳,以致受製於人。”趙昺言道。

  “因此殿下就要做個壞人了?此說豈不是與小人同流合汙,坑瀣一氣了。”應節嚴不禁莞爾,殿下真是小孩子,居然能想出這種辦法。

  “先生曲解了,本王是要做一個心有大義的壞人!”趙昺有些氣悶,與這些‘書袋子’說話真是費勁兒,不得不重複一遍道,“本王以為行事隻要以大義為先,即便所為有失德行,手段陰損也不為過。以今日之事而言,江大人德高望重,清正廉明而今江大人隻想為江氏留一絲血脈卻不能,隻因忌憚有人說為親而失大義,致聲名有虧。而那些滿口仁義的宵小卻可行苟且之事,任意提拔故舊門生,肆意貪贓枉法,甚至可以做出背主忘恩之事。這豈不是好人吃虧,小人得利,豈能讓眾人信服。”

  “殿下所言之意對小人要以眼還眼以牙還牙,若犬噬人,人也要反噬之?”應節嚴覺得殿下之言過於幼稚,笑笑說道。

  “非也!”趙昺暗樂這狗咬人人咬狗的話題在前世就有過爭論,豈能難到他,陰笑著說道“其若先咬我,必拔其牙,斷其爪。其沒了爪牙豈敢再咬我,隻怕隻聞我聲便遠遁了。”

  “這……”應節嚴訝然,殿下這回答不符合常理啊,應該引經據典的駁斥我,可其就隻用這麽簡單粗暴的方式給解決了。

  “本王開府瓊州之事江大人一直不肯應允,怕也是擔上戕害皇子,陷太後於不義的惡名吧?可即便江大人不答應,怕也一樣難逃風言!”兜了半天圈子,趙昺有些急了,不再和他們鬥嘴,直奔主題,“如今朝中眾臣對派員出鎮瓊州已有定議,隻差太後和陛下恩準,而大人遲遲未置可否。若不成,眾人必言大人弄權,挾製太後和陛下,以致朝議不得執行,乃致誤國誤君,必會遭到彈劾。而他日若有變,大人更難逃其咎。”

  “再有江翊善之事,本王也以為大人考慮欠妥。”見江萬載張口欲言,趙昺搶先打斷道,“大人於安排江翊善返鄉為父修墓守孝,但可曾想過都昌早已陷入敵手,以其性情必不會坐視韃子猖獗,隻怕會重舉義旗,聚眾抗暴。然其既無強兵,又無外援,孤軍奮戰又豈是敵手,隻怕落得個兵敗身死的下場。”

  “而瓊州雖也是艱險之地,但國本尚存,又有天塹相隔,勝負尚難料;即使失守,瓊州四麵臨海,也可出海繼續與敵周旋;且本王又怎會讓忠良無後,必會護其周全。若大人仍存疑議,本王即可上書陛下,將其開籍出府,旦有責難全由本王一力承擔,斷不會使大人清名有損。”

  趙昺一氣說完定定的瞅著江萬載,他已經盡力了,成與不成就看其的了。不過他也打定主意即使仍難成功,也隻能獨自行動了,因為這是自己逃脫宿命的最後一絲希望,至於後果如何也暫且顧不得了,隻能先做再看,聽憑天意了。

  “好…老臣今晚便入宮勸諫太後,促成殿下開府瓊州之事。不過……”江萬載低頭沉思良久,終於下了決心。

  “大人請講,但有本王能出力的地方,絕無推辭!”趙昺心中大石落地,興奮地說道,此刻隻要不要他的命,什麽條件都可以答應,如果江萬載無條件的幫忙他心中還多少沒底兒,但張口求自己卻讓他安心不少。畢竟老理說得好: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老臣先謝過殿下了!”江萬載略施一禮道,“宗傑在王府中也有些時日了,其本為我族中人,雙親早亡,被老臣收為義子於府中撫養,視若親子。老臣已到風燭殘年,自知時日無多,再難以照看於他,想請殿下一並收入府中效力,也好為其家留下香火,也對得起他的爹娘。”

  “大人盡請放心,本王必待其如兄弟,絕不背棄,如若有違此言,天誅地滅!”趙昺聽了馬上應了,並抬手舉誓。

  “老臣這便放心了,就先行告退了!”應節嚴起身告退,即刻離開王府直奔宮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