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章 要官
作者:讓你窩心      更新:2020-03-13 13:57      字數:3201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最新章節

  王爺在府門口挨了應節嚴訓誡的事情在府中迅速傳開,而大家也發現殿下變得乖巧起來,他不但能按時起床習武,且不必督促也練得十分認真;而文師傅鄧光薦對殿下近兩天的表現同樣十分滿意,再無前幾日懶散、懈怠的模樣,其便也適當調整了授課時間,給了殿下些空閑,使得他能像往日一樣處理府中的事務。

  另外大家還發現王友應節嚴出現在被府中人私下成為‘小朝會’的早會上,王爺對其的態度十分恭謙,諸事皆問過其後才做決斷,而其所請也幾乎全部采納,很少駁回。而應節嚴也確實是有本事的人,無論文武之事都能提出獨到的見解,加上其曾為官多年,學問深厚,資曆又深,組織能力和見識都不是府中這幫‘老人’所能比擬的,所以迅速贏得了大家的信服。

  有能力,又倍受王爺恩寵,大家都覺得應節嚴隱隱已成為王府的二號人物,大有取代原來外府總管兼參議局主事蔡完義的態勢。而就當大家妄自猜測的時候,王爺卻下令撤銷內府總管王德所兼事務局主事的職務,轉由應節嚴接任。大家都知道事務局就是內府管理下的雜貨鋪,負責王爺的出行儀仗、護衛、采買和營造等一切瑣事。並沒有什麽實際權力,說得好聽點也隻是殿下的心腹近臣。

  結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蔡完義也是一陣恍惚,因為外府主管名義上說是和內府總管平起平坐,但稍微明白點的人都知道內府不過是伺候王爺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的,總共也沒有幾個人,看著風光卻沒有多大實權。而外府總管卻是掌握著府中人事權、財權和兵權的,管著上上下下幾千口人,那是絕對的實力派。

  任命一下,蔡完義壓在心底的大石被移開,感到前所未有的輕鬆,但更多的是感動。說起來自家人最知自家事,蔡完義清楚自己的能力不及應節嚴萬一,也沒有應節嚴崇高的威望與遍布朝野的人脈關係及王師的地位。而當其參與府中事務後,王爺對其是言聽計從,眾人也是隨風倒,應節嚴成為外府主管似乎已是眾望所歸,他因此也做好了隨時被撤換掉的準備。

  以人性而言,謀取高位,賺取巨額財富是人之常情,沒有人會願意放棄到手的東西。可蔡完義雖明知是這個理兒,心中卻並不舒服,自己畢竟屬於王府初創時期的元老,為府中出了大力的,就這麽被換下來總有被卸磨殺驢之感,不免心灰意懶。但結果是王爺並未喜新厭舊,而保留了自己的職務,應節嚴還要排在自己位後。不論如何,如今卻是保住了自己的官職,顧忌了自己的臉麵,他感到殿下這份情義太重了,簡直是無以回報……

  感到輕鬆的卻不止是蔡完義,還有趙昺。當那天應節嚴在府門前好不樣兒的拿自己開刀,起初也讓趙昺感到迷糊兒,按說這不是老奸巨猾的人所能幹出的事情。但他轉眼就想明白了,其這是想在府中立威,而為什麽選擇自己?答案也很簡單,誰讓自己是府中的老大呢!殿下都可以被其隨時訓斥的老老實實,其他人見了怎麽能不怕,不有所忌憚。而事情反常必有妖,應節嚴選擇這麽‘激烈’的方式急於立威,趙昺的腦子怎麽能不多轉幾圈,自己不能糊裏糊塗的當隻冤枉雞啊!

  於是接下來趙昺一邊配合,一邊思索。想著一個人急於立威,無外乎是想拔高自己,讓大家害怕,也就是說他想要權力。而應節嚴本身不是貪戀權力的人,否則也不會要求致仕,那其要權力幹啥?趙昺清楚這老頭兒即便已經離開朝廷多年,但以其聲望在朝廷中謀個有實權的省部級幹部也不是難事,如今偏偏向自己這個毫無前途的親王要權,隻能說明他決定輔佐自己完成計劃,且有了一定成功的把握,這才讓自己給他個可以施展的平台。

  作為王府的創立者,趙昺當然知道外府總管的份量,他也想將老頭兒空降到那裏,如此便於其工作。而比較難辦的是讓應節嚴當一把手,蔡完義則隻能降為參議局的主事,如此一來其權是有了,但必然讓人寒心,且得罪一大票老人,加上臨陣換將乃是大忌,並不利於穩定隊伍。可若是讓應節嚴就任參議局主事,以其資曆顯然委屈了,更是大材小用,這就會讓自己落個不知人善用的名聲,不利於以後招商引資。

  思來想去趙昺也沒有找到一個妥帖的方案,可應節嚴卻主動上門跑官來了。其也沒有為難殿下,不想要做外府的一把手,或是護軍的都統,而是看上了內府事務局主事這個位置。大家都是聰明人,趙昺也沒有多問,隻能暗自佩服老頭兒眼毒,苦笑著答應了。

  在眾人看來,內務府事務局就是殿下為安慰鄭虎臣臨時成立的單位,幹些內侍們不方便做的閑事。而應節嚴的眼光卻與眾不同,他發現事務局雖然屬於內府管理,且主事也由王德兼任,但從未見王德過問過局裏的事務,全由副主事打理,可他來了幾天都沒有見過那神秘的副主事,其他人也是神秘的很。由此判定這個事務局實際上由殿下直管,獨立於內、外兩府的機構,具有諸多的特權。

  再有應節嚴他熟知軍政事務,知曉凡是一個方麵的軍政主官,按照慣例都要遵循一定程序成立幕府,為其出謀劃策,參議軍機,處理日常文書往來,協助主官管理地方和指揮軍隊。而他早已獲知殿下欲開府瓊州的計劃,清楚彼時外府各局必然轉化為執行機構,擔負管理地方行政事務的職責,這就會造成殿下身邊無人可用的窘境。

  應節嚴在府中考察的日子中便發現這個獨立存在的事務局中有許多殿下搜羅來的各色人物,卻沒有給他們安排具體的官職和事務,隻是如同門客一般的養在府中。他不相信殿下那麽聰明的孩子會養一幫閑人在府中,應是作為儲才備用。待時機成熟,殿下就會以這些人為班底遴選出自己的智囊團,事務局也就順理成章的變成府中最為核心的機構——幕府。

  幕府作為一府的神經中樞是個超然的存在,看似沒有實權,但本朝的幕僚既是主官的參謀,也有相應的官職,可以負責具體的事項,也可作為救火隊奉主官之命指揮協調各方處理突發事件。應節嚴想的很好,自己一旦入主幕府有了王命那就相當於手拿禦筆的欽差大臣,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指揮各方。

  應節嚴主動要去事務局,趙昺也覺得老頭善解人意,如此一來不僅為自己解憂,且避免了人事調整帶來的波動,有利於王府的穩定,也可以為以後的發展儲備人才。而事務局歸於內府管理,大家都看得出,憑王德哪裏用得動應節嚴這尊大神,說起來還是直接聽命於殿下。因此這個位置是職雖低卻位高,外人看起來也好看,可以說麵子、裏子得到兼顧,上上下下都高興。

  應節嚴有了名分便開始改組事務局,設總管一人,主要佐助殿下出謀劃策,應付突然,權衡利弊,通權達變,總括計劃謀略,保全百姓生命安全,不用問這個職位是留給他自己的。以下有參議官五人作為副手,主要負責謀取安穩解除為難、消除隱患之道;評論官員品德才能,選拔人才,嚴明賞罰製度,任命官位,判決嫌疑,決定可否。

  另又有比較得力之數人:主要擔負重大任務以維持艱難處境,修壕溝挖陷阱,治理營璧堡壘。學思淵博多能多才的二人:主管補錄缺漏,彌補過失,應對外來的使者,評論是非,消除隱患接觸凝結。管權謀戰略的三人:主要從事策劃奇特而機謀的戰略。偵探數人:主要負責來往於敵國之間,探取各國士民及軍中情報。

  能言善說者數人:主要負責對外宣揚名節榮譽,使聲威能震動四方,以削弱動搖敵人的軍心。說客數人:主要負責遊說於敵國之間,窺伺其內部作亂等候策變,以此作為間諜。精通道術、佛法之士數人:主要以詭詐的手段,依托鬼神來迷惑眾人之心;通曉方術的三人:主管製造各種藥材研究治病的方術。

  其下再分設數案作為辦事機構:記室,主管王府往來信件,檔案、書籍、起草文書;司戶,主管屬地民眾,統計戶籍、田畝,開墾土地,興修水利,計收稅賦,籌措糧草、軍費,運輸糧秣。計算消耗,儲備積蓄物資,疏通運糧道路;司法,掌治刑獄,審理案件,處理民事糾紛。

  司功,掌管軍法,刺探舉發不守軍令法則的人,獎勵有功,處置不法;司兵:主要講解評論各兵法的異同,作戰成敗的原因,選擇訓練各種兵器,討論研究兵法戰術;監天,主要掌管天文、氣候的預報,推算時間的變化,查考符驗核對災異,從而能掌握並利用天候的變化之機。察明地形的利弊條件,遠近險阻與平坦,水源的枯盈與山勢險要之地,而不失戰略上有利的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