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2章 此行隻為棋
作者:讓你窩心      更新:2020-03-13 13:57      字數:3410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最新章節

  趙昺這幾日確實很忙,自從朝會回來之後他就知道離開潮州已成定局,因此他召集眾人一邊命護軍抓緊訓練,一麵暗中做撤離準備。但趙昺對於是否與朝廷同行一直下不了決心,如果與朝廷一起行動,也許能得一時安穩,可結果就是重演曆史慘劇;如果要走,同樣困難重重,首先是如何才能穩妥的脫離朝廷,還有便是要去往何處安身。

  讓趙昺擔憂的另一個問題便是自己的護軍,他清楚護軍成軍日子尚短,缺乏訓練,又兵器短缺,必然導致戰鬥力低下,而途中難免遇敵,屆時即便勝了恐怕也會賠光本錢。衣甲兵器可以拿錢買,但練兵不是用錢能解決的,那是是需要時間的,那能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隻能從武器上想辦法。

  前幾天趙昺以二千石糧食從郢州軍處換了一些軍械,主要是些弓弩箭矢和刀槍皮甲,雖然使得軍士們不至於空手奪白刃,但依然不足。而將來的戰鬥很可能是發生在海上,這個時代的水戰還是以碰撞和跳幫過船戰為主。可元軍長於近身戰鬥,一旦跳幫成功宋軍往往難以抵擋,尤其是對於剛成軍的府軍,很可能就是崩潰的結局,因此趙昺覺得必須得有‘殺手鐧’,以避免這種情形的發生。

  能改變戰鬥形勢,甚至戰爭勝負的超級武器,擁有前世記憶的趙昺不用思考也能說出幾十種,但在這個時代就不要想什麽核彈、氫彈了,即便是最原始的前裝火炮也不是短時間內想造就能造的,尤其是現在缺東少西的不說,時間也允許。他現在需要的是一種結構簡單,製造容易,殺傷和震懾力同樣大的武器。

  趙昺前世好歹沒白在論壇中混,腦子雖沒有應節嚴那麽變態,但為了打擊對手還是下了些功夫的,一番思考後還真想起有兩樣東西可用。於是他連夜計算數據,繪製出圖紙,可一想這個時代的工匠還看不懂現代的視圖,不得不又親自動手做了小樣,然後讓周翔找來靠得住的工匠開工製作,而出於保密,試製地點就設在府中的後花園,他想不出還有比那裏更安全的地方。

  經過幾天連夜趕工,今天零部件已經製作完畢,準備總裝調試的關鍵時刻了。忽然有小黃門跑來稟告江萬載和應節嚴前來拜訪,已經等候多時,俞國公讓趙昺趕緊去接見。

  “陳墩,你可知這應節嚴是何等人物?”趙昺知道江萬載,但除了在朝堂上見過一麵外並無交情,而這個應節嚴根本就不知道是哪位了,他轉身問正興致勃勃地看著工匠們忙乎的陳墩。

  “殿下,應節嚴你都不知道嗎?”陳墩一臉驚訝地說道,可看殿下茫然的眼神,就明白自己多此一問了,於是將自己所知合盤托出,唯恐殿下聽不明白……

  應節嚴浙江溫州平陽人,自幼天資聰穎,幼時開始習《九經》即:易、書、詩、春秋、三禮、孝經、論語、孟子、四書。就能誦若懸河,諸子百家過目輒記,七歲中神童科。他考中童子舉後,讀書還是非常勤奮。而平陽地方的陳鼇、陳鶚兄弟前時先後高中武狀元後,帶動當地習武成風,出了不少的武進士。應節嚴在讀書之餘,也拜師學藝,學習武藝時非常刻苦,在淳祐四年三十四歲時一舉考中武進士。

  但應節嚴在高中武進士後,雖然之前已考中神童舉,按道理已經是文武雙全了,但他對自己還不滿意,他想再考一個貨真價實的文進士,繼續發憤讀書,又經過六年寒窗苦讀,終於在南宋淳祐十年又考上了文進士,成為文武雙進士,名動全國,被時人稱為傳奇。

  入仕後應節嚴曆任淮西漣水教授、浙江東路轉運司幹官、知福建長樂縣、通判江西贛州、遷兩淮製置司機宜文字、淮南西路提點刑獄、兩浙轉運判官、權知臨安府。內任國子監書庫、太學錄、國子監薄、司農丞、軍器監、刑部郎官右司、直寶章閣、司農卿、樞密院檢詳、秘書監、右文殿修撰、權弄部侍郎、吏部侍郎、寶謨待製;積階初授修職郎、通籍改奉議,自奉議凡八轉,至中奉大夫,共曆四朝為官。

  應節嚴為人正直,對於不合禮法的事情敢於挺身而出,不顧慮個人得失,有前代賢臣的遺風。他又有經世濟民之才,且識大體,慮事周密,負責戰前謀劃、審案斷案、軍器糧餉等事務時,無不兢兢業業,恪盡職守。

  忽必烈繼承蒙古大汗位後便命阿珠領兵南下入侵南宋,進犯兩淮地區,當時應節嚴擔任兩淮製置使司主管機宜文學參議,他一邊向兩淮製置使印應雷獻上應敵之策,一邊親自登上城樓,冒死守城,元兵攻城時非常凶猛,他在城樓英勇拒敵,巋然不動,和眾將領經過誓死拚殺擊退元兵,邊境得以保全。但臨安失陷後他的事情陳墩就不知道了……

  “殿下,我知道的這些都是從父親那裏聽來的,應該不錯。不過我覺得殿下比他還聰明,神童之名當讓與殿下。”陳墩認真地說道。

  “謝謝你的誇獎。”趙昺笑笑說道,“既然此人如此有名氣,我就去見他一見,隻不過我與其素不相識,他貿然前來不知道所為何事?”趙昺想想依然沒有印象,但他也不大在意,數千年的曆史上各朝各代名人賢臣、奇人異士多去了,即便史書也難以一一記載,更何況自己還是個理科男,不知道隻能怨其還不夠有名。

  “殿下都猜不出來,我就更不知道了,可我想以其為人總不會是壞事的。”陳墩搔搔腦袋說道。

  “嗯,那這裏你就看著點,不要讓無關人員進入。”趙昺又叮囑了一句,他知道小孩要是認真起來比大人要可靠,而陳墩怎麽跟他又攪在了一起,說來也是緣分。

  趙昺原先猜測的不錯,陳墩確實出身名門,乃是參政知事陳文龍的幼子。撤離福州前陳文龍出知興化,他隨之前往,結果通判曹澄孫開城投敵,他們一家被元軍俘虜,陳墩卻趁看管不嚴逃出了城,隱於城下射死了曹澄孫。但他卻無法救出家人,於是便想回朝向朝廷求救,可那時朝廷也是東躲西藏,他輾轉追尋到了甲子鎮,想想一個孩子獨自走了數百裏,受的苦便可想而知。

  找到了朝廷,陳墩卻發現自己還是求救無門,朝廷自身難保,更不會派兵去救人。他身上的盤纏也早就花光了,隻能與一幫流浪兒混在一起,並很快成了老大,後邊就是隱瞞身份混進了衛王府,才找到了個安身之地。而當陳文龍死在杭州的事情傳開後,陳墩大哭不止要去為父親收屍,眾人才知道了他真實身份。

  即是忠烈之後,趙昺當然不能坐視不管,便將陳墩接入內府好言安慰,又一再許諾定讓他上陣殺敵,為父報仇,現在隻需學好本領,等待時機。此刻趙昺也正在研製‘超級武器’,他知道小孩子容易被新鮮玩意兒吸引,轉移注意力,於是就將其帶在身邊,起初隻為讓他暫時忘記悲傷,意外的是一向與他不對付的陳墩見了趙昺製作的模型後,竟態度大變,對他佩服的五體投地,居然成了自己的小跟班……

  “兩位大人久等了,還望不要見怪。”趙昺洗漱更衣後便前往後堂的偏廳,哪裏是他處理事務和接待訪客的地方。一進門就看到兩個老者在俞國公的陪伴下用茶,他拱手道。

  “殿下客氣了,是下官來的倉促。”江萬載也趕緊起身見禮,“這位是應先生,現已致仕,遊離到此與下官敘敘舊,今日一同前來,還請殿下勿怪。”

  “哦,久仰應大人之名,今日得見不勝歡喜,哪裏敢怪。”趙昺轉向應節嚴拱手道,眼睛上下打量,心中嘖嘖稱奇,心道這老頭真是好賣相。看年紀其有六十多,卻皓首蛾眉,身板挺拔,精神矍鑠,很有點仙風道骨的樣子,與小說中的得道高人形象十分相符。

  “草民唐突了,殿下海涵。”應節嚴上前施禮道,同時也在觀察趙昺。初看這孩子並沒有出奇之處,若說有隻能說有一身的胖肉,圓滾滾的十分可愛,舉止也算中規中矩,但與自己心中的神童形象相差甚遠。

  “聽說殿下功課甚多,還要打理府中之事,很是辛勞啊!”大家重新落座、上茶,江萬載說道。

  “哪裏有許多事情,府中的事情有眾人幫著,現在又有外公總管府中事宜,並沒人煩我。”趙昺答道。

  “嗬嗬,殿下過謙了,每日練武也是很辛苦的。”江萬載笑笑道。

  “哦,辛苦倒還談不上,隻是元妙大師的板子落在身上才叫苦。”趙昺一愣,自己隨元妙練武的事情隻有府中的人知道,江萬載如何知曉,但轉念一想就明白了,其在自己府中有內線,江宗傑是他的兒子,府中有事自然瞞不住其。果然是官做到這個位置都不是省油的燈,老頭如此說正是點醒自己。

  大家聽了都是哈哈一笑,江萬載是以武入仕,應節嚴同樣是武進士,自然知道學武的苦處,接著他們又問問趙昺學了些什麽,有何體會,免不了也指點幾句,談些自己的經驗。寒暄之中,大家都少了些尷尬,氣氛也熱絡起來。

  “老臣聽劉大人說殿下精通棋藝,不免一時技癢,今日實是想討教一局,不知殿下可否賜教。”一杯茶盡,江萬載言道。

  “本王隻懂得些皮毛,劉大人是過譽了,隻要江大人不嫌技藝低微,對弈一局也無不可。”趙昺知道正戲要來了,下棋不過是個引子,但想要知道他們前來的目的,自己也隻能應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