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7章 風雲變幻
作者:讓你窩心      更新:2021-03-03 17:31      字數:3152
  歲月荏苒,轉眼已經到了祥興十六年春天。三年來風雲變幻,對於趙昺來說未變就是案頭不見少的公文,一個上午他已經接見了十數位將要赴職的官員,除了勉勵,當然也少不了敲打一番。想想自己對這一套恩威並施的手段運用的越來越純熟,他不禁暗自苦笑,當皇帝真不是什麽好差事!

  “陛下,喝口茶吧!”看見陛下露出疲態,王德趕緊換掉已經涼了的茶水道。

  “還有幾個?”趙昺抿了口茶問道。

  “陛下,今天覲見的官員皆已麵聖!”王德回答道。

  “這一上午都忙糊塗了!”趙昺聽了翻看了下案上的名冊,搖搖頭自我解嘲道。

  “陛下,是最近太過操勞了,也該歇歇啦!”王德心疼地道。

  “是啊,身上都生鏽了!”趙昺起身伸了個懶腰道。

  “陛下,現在苑中春花開的正盛!”王德笑道。

  “轉眼又是春天了,走!”趙昺起身離座感歎道。

  殿後便是禦苑,趙昺在兩個小黃門的陪侍下,沿著廊道繞湖走了一圈,身上已然見汗,信步走到湖心亭中扶欄看向湖麵。在微風的吹拂下,湖水泛起漣漪,一的蕩開,而他的心也仿佛隨之蕩漾開來,飛出了宮牆之外……

  這兩年趙昺一直致力於變革和發展。在經濟上他按照既定的策略發展工商和海貿,使得去歲的財政收入達到了九千萬貫,而這兩項就占到了五成以上,並出現了盈餘。這不僅緩解了財政上的困難,使軍費和基礎建設的資金得到了保障,也為維持較低的農稅打下了基礎,保證了糧食生產的安全。

  當然海貿的發展也得益於水軍的強大,前年與波斯在香料生意上的競爭終於演變成了武裝衝突,他們派出艦船攔截和搶劫大宋的商船,並動用國家武力驅趕大宋商人,威脅沿途國家封閉海港不得為宋朝的商船提供補給,試圖重新占據歐亞地區的香料市場。

  趙昺早已意識到商業的衝突和利益爭奪,一旦上升到了國家層麵的競爭,戰爭就不可避免,這個時候就是誰拳頭大誰說了算了。不過這場衝突在他看來,也可以被認為是與蒙元在另一個戰場上的衝突,是中原戰場的延續。

  波斯地區波斯是伊朗在歐洲的古希臘語和拉丁語的舊稱譯音,也就是說波斯是伊朗的古名。曆史上在西亞、中亞、南亞地區曾建立過多個的帝國,如阿契美尼德王朝、薩珊王朝、薩法維帝國等。極盛疆域東起印度河及蔥嶺,西臨巴爾幹半島與地中海,南抵亞丁灣和紅海,北達高加索山脈跟鹹海。

  因而波斯帝國可以視為第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波斯興起於伊朗高原的西南部,自從公元前六世紀開始,希臘人把這一地區叫做“波斯”。直到近代歐洲人仍然一直使用波斯來稱呼這個地區和位於這一地區的古代君主製國家。

  但是在十三世紀初蒙古興起後,鐵木真親率十萬大軍武力入侵征服花剌子模,並鎮壓了花剌子模的三十個城市,後大伊朗地區均被蒙古國及後繼的伊利汗國統治。之後在曆任蒙古帝國最高統治者拖雷、窩闊台、乃馬真脫列哥那、貴由汗、斡兀立海迷失和蒙哥時代的地方總督繼續對亞美尼亞,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和羅姆蘇丹國的鎮壓。

  旭烈兀在大宋寶佑年間先後鎮壓木剌夷、阿拔斯王朝、敘利亞阿尤布王朝,正式建立大旭烈兀國,並為忽必烈所認定。當下的統治者阿魯渾是阿八哈之兒子,在祥興十二年推翻叔父貼古迭兒,繼任伊兒汗國的第四任君主,並得到了蒙元朝廷的冊封。

  因此在形式上伊利汗國依然視蒙元為宗主國,當在貿易爭端激化之後,趙昺一邊向蒙元方麵問罪,指責其在破壞和議;一邊以遠征軍為主力,並從三大水師抽調部分兵力,組成一支三百餘艘戰船,三萬餘人的艦隊,又以皇家海貿船隊近千艘商船為支援船隊,開赴衝突地區。

  以火器為主的大宋艦隊,又經過十多年的實戰鍛煉,實力早已雄踞各國之首,以摧枯拉朽之勢迅速擊敗了仍以帆槳戰船的衝撞和跳幫肉搏戰術為主的伊利汗國及附屬國的水軍,闖入了波斯灣,占領了阿巴斯港,控製了霍爾木茲海峽,扼住了其的出海口。

  而後大宋水軍以此為基地再度展開進攻,連續奪取沿海五十餘城,占領了布什爾港、霍拉姆沙赫爾等重要港口,兵鋒直抵巴士拉港口,一舉切斷了伊利汗國所有海貿通道。麵對宋軍的進攻,伊利汗國水軍幾乎全軍覆沒,而在陸戰中也屢戰屢敗,折損了大量兵力。

  伊利汗國稱得上歐亞大國,兵威強盛,早已是周邊國家的宗主國,可當下卻被萬裏遠征的大宋帝國打得沒有還手之力,不僅舉國震動,也讓周邊國家膽寒。隨後在姍姍來遲的蒙元特使‘申飭’下,遭到嚴重打擊的伊利汗國不得不與大宋議和,而趙昺隻是意在打通海上商路,並沒有奪占其土地的要求,自然沒有什麽不願意。

  城下之盟往往就是失敗者的遮羞布,根本就沒有條件可講,答應大宋商船可以波斯海域自由航行,向大宋開放沿海港口,允許設立商行,並減免關稅;準許大宋租借阿巴斯等港設立水軍基地,保護大宋商人的安全和利益等等條件。

  反正這些條件對於前世學過近代史,背誦過大清與列強簽訂的一係列喪權辱國條約的趙昺來說,根本就不是什麽難事,隻要照抄就行了,隻不過換換甲乙方而已。不過他以為這場戰爭的勝利,並不是僅僅簽訂了一係列條約,最重要的是大宋商隊可以將觸手伸向了非洲地區,並獲得了‘火油’和銅鐵等戰略資源。

  與此同時,在趙昺的親自督促下,大宋終於完成了俢敕,製定了《刑律》和《民律》兩部基本法,開始依法治國。另一方麵,在他的指示下,禮部編撰了《聖人訓》作為道德規範讀本,其中又分為官員篇、軍隊篇、士紳篇、商賈篇等等作為各行各業的道德標準,可以說是法製和道德一起抓。

  在工業方麵,趙昺依托皇家科學院的研究,並充分利用的他們的研究成果推進發展。現在蒸汽機已經進入實用階段,雖然受製於當前工藝水平的限製,無法製造大功率的蒸汽機,但已經在機械製造、冶金開采和紡織行業投入實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蒸汽機已開始為船舶提供動力,可以驅動百噸級的船舶航行,大概相當於近代小火輪的水平。不過出於穩妥,趙昺還是沒有將蒸汽船投入海運,一個是動力尚顯不足,一個是長途燃料補給無法保證。且從曆史上來看,也是由機帆船逐步發展起來,逐漸代替風帆船的。

  所以當下製造出來的‘小火輪’隻是用於內河航行,且隻限於漕運中使用。不過小火輪主要並不是用於載貨,而是作為拖船使用,如此部分解決了漕運一直受水文和季節的製約,提高了運輸能力,也等於提高了運河的使用效率。在戰時同樣可以利用其搭載軍隊,用於輜重的轉運,提高機動性。

  而配合著汴河清淤和漢汴運河修造兩項工程的完工,使得部署於襄漢地區和淮北地區的部隊間可以完成快速調動。如此就使得宋軍在戰役部署上贏得主動,可以在短時間內將兩地部隊集中調度或快速分兵,使蒙元方麵無法判斷宋軍的兵力調動情況,迅速完成戰役部署。

  在軍工方麵,趙昺在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將在臨安的武器工坊拆析,分別在鄂州和南京兩地都作院基礎上擴建,生產子彈和炮彈,如此可以就近補充。而隨著發火藥的試製成功,研發後膛槍的時機已經成熟,他主持研製的一款後膛槍已經投入小批量生產,並在部隊小範圍的試用,以完善設計和對新戰術進行研討。

  在優惠政策的刺激下,兩淮地區的棉花種植已經達到百萬畝規模,棉花產量已經可以滿足當下的軍用,製造的棉衣已經優先配發給淮北駐軍和在雲貴地區的作戰部隊。此外棉花也大量用於醫用,棉質紗布和繃帶得以廣泛裝備部隊各級醫療機構。而趙昺相信隨著種植麵積進一步擴大,棉花價格也將會大幅度下降,轉為民用。

  在大宋進入深入變革的幾年間,蒙元方麵也在發生變化。鐵穆耳在闊闊真的力挺之下在忽裏台大會上,獲得了大多數宗王的支持順利登上汗位,並改元大德。他在繼位之後,繼續維持與大宋的和平,加強兩國間的貿易;而對內則采用強硬措施,集中了上都和大都地區的侍衛親軍,在草原軍的配合下兵出漠北討伐海都,曆時一年將其遠逐。

  經此一戰雖然漠北的形勢得到緩解,但國內的危機並未因此消除,並有愈演愈烈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