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9章 另有目的
作者:讓你窩心      更新:2020-11-06 17:22      字數:3087
  過完年後,各部省逐漸進入狀態,他的工作量大大減小,除了例行五日廷議和朔望大朝,及主持樞密院的堂議外,並不需要在每日上朝聽政。每日批閱的奏章經過中書和門下雙重過濾後,數量已經大大減少,基本半日就可處理完畢。但為了能了解全麵的情況,還是要兩省提供簡報,尚書省提供施政反饋

  不過趙昺也閑不下來,他要開班培訓那些未來的‘科學家’,主持修訂和統一度量衡,這是一項十分必要的工作,隨著‘研究’的深入,許多新的概念和量化單位的引入,都要重新設定。以致他常想也許幾百年後,世界上沒有了什麽‘英製’、‘美製’,有的隻有‘宋製’。

  此外,趙昺還親自掛帥,擔任幾個科研項目的總負責人,這當然也是出於無奈,因為別人根本不懂,而他即使也隻是知道一知半解,也可以為提供研究方向,保證不會走向歧路。所以常常需要前往科學院,在研究的關鍵時候甚至要在行宮住上一段。

  不過相較以前,趙昺還是覺得輕鬆了許多,而這一清閑也就出問題了,德妃和淑妃再次有孕,隨之就是惠嬪和宸妃,最後賢妃也中招兒。而皇後最近在與他冷戰得以幸免,但是幾位妃嬪要養胎,她要主持後宮事宜,還要撫育幾個孩子。

  趙昺作為肇事者卻是正當年,精力旺盛,一不小心就‘偷了腥’,臨幸了西苑行宮的當值禦侍。這三位兩個是在征揚州城破之際,脫歡家人送上的兩位郡主——哈斯和塔娜一對兒姐妹花,還有一個是兩國和議時貢奉的高麗美女方婧株。

  脫歡家的兩個閨女送到宋營後,趙昺就將她們送回臨安,並沒有納入內宮,當然也不好當做普通宮女對待。而吳曦又不敢隨便放出宮去,擔心皇帝哪天想起來沒法兒交待,就被安置在西苑行宮中。這裏離著大內不遠,召見也很方便。

  至於蒙元送上的高麗美女,經曆卻是大起大落,她們由於乖巧伶俐,初時很受歡迎,被分配到大內各處。而隨著皇帝還朝,她們遭到猜忌,又被逐出大內,分配到京郊各處行宮和內苑,使他們遠離大內,無法觸及朝廷和宮中的隱秘。方婧株也是這個時候被送到西苑行宮中的。

  她們身為異族,在宮中地位肯定不會高,隻能擔任低級禦侍,也就是連伺候主子資格都沒有的低級宮女,隻有在侍兒不夠的時候,才可以當值。西苑在舊宮範圍內,雖然免於大火,但也已經破敗,隻留下幾座殿宇。皇帝一年也來不了一趟,分在這裏說是候駕,實際等同於等死一般。

  不過今年西苑卻熱鬧起來,現在陛下舉行親耕儀式,要途徑這裏,行宮被整修一新。而後陛下常常來科學院指導工作,就近在西苑行宮休息,召見學者。而過去又沒有準備,因此此處小黃門和宮女數量不足,一個個的忙得腳不沾地,那些低級禦侍也不得不當值伺候皇帝。

  人們感慨三人運氣之好,被皇帝臨幸後就一步登天了,從此成了主子。對於趙昺的‘荒唐’行為,太後倒是十分理解和寬容,現在皇帝妃嬪們紛紛有孕,老趙家添人進口這是天大的好事。而幾位後妃也沒有多說什麽,比之先朝的皇帝們,其已經算是收斂的了,宮中再添幾個姐妹也無妨。

  倒是外朝的幾位大佬聽說後,擔心陛下荒淫無度,貪戀女色,進而荒廢國事,紛紛進宮勸諫。趙昺當然是擺出一副受教的樣子,而心裏也是苦的很,這幫人真以為自己是個愛美女不愛江山的家夥了,根本不明白他的一番苦心,自己為了大宋這是把人都搭進去了,真當什麽人都能入自己的眼啊!

  哈斯和塔娜出身於蒙元鎮南王府,是忽必烈的嫡親孫女,真金的親侄女,身份自不必說,比之自己的幾個後妃都要高。而哈斯還有另一個身份,其母是脫歡的王妃陳氏,其不是出身蒙古,而是安南。陳氏的父親就是安南王陳煚,安南開國陳朝的開國皇帝。

  陳煚曾接受宋朝的敕封,也曾成功抵禦蒙古帝國入侵,後讓位給兒子陳晃,自稱上皇,對國政仍有影響力,死後稱陳太宗。繼位的陳晃是陳氏的哥哥,不過在景炎年間就已經退位,稱太上皇,現在的國主是她的侄子。不過陳晃的政治生涯並沒結束,在蒙古入侵時又披甲上陣,指揮抵抗入侵的元軍。

  安南雖然向蒙元稱蕃,但實際上被沒有實際被其統治,這其中當然也有趙昺的功勞。在瓊州時,他故布疑陣,假作與安南達成共同抗元的協議,騙了出使的留夢炎,從而提早引發兩國的戰爭,減輕了瓊州的壓力。結果自然是趙昺得力。

  不過現在隨著大宋收複江南,安南和蒙元實際上已經處於物理隔離狀態,關係已然斷絕。但是其位置正處於大宋下南洋的航道上,是重要的停歇地,而安南也有意與宋朝重新修好,在新年遣使入宋朝賀。而趙昺如此做也是在向安南時候,大家都成了拐彎的親戚,有什麽話不好說呢!

  當然這其中也有和蒙元‘和解’的意思,現下趙昺封哈斯為婕妤,塔娜為美人,這兩個封號地位不高,但是象征意義大。而為了示好,他還釋放了脫歡被俘的妻妾及幾個兒子,讓人護送他們歸國。而真金也很醒事,冊封哈斯為寧國公主,塔娜為安國公主,抬高了兩人的身份,且給賜給她們投下各兩千戶。

  至於娶敵國公主,趙昺怕不怕?他當然怕,晚上身邊睡著兩個心懷國仇家恨的公主,給他弄點兒藥,甚至捅兩刀,豈不玩兒完了。但他很快發現並非如此,蒙古人的習俗就是相互爭搶、吞並,收敵人妻女是太正常的事情了,而那些女子往往也會認命,為其生兒育女,操持家務,不會謀害親夫的。

  想想成吉思汗後宮五百佳麗,大部分都是搶得敵人的妻女,日日與他們生活在一起,若是有了殺心,隻這個女子兵團就把他給弄死了。趙昺想明白了,自然也就放下心來。

  那個高麗美女當然也不是讓趙昺可以一見傾心的,而是其身份特殊,她是當下蒙元宮闈中的內侍總管方臣祐的堂妹。為了能將方臣祐收為內線,趙昺可以說也是拚了,將其堂妹收入內宮,封為美人,以安其心。當然他也知道方臣祐是在給自己尋後路,想左右逢源,在兩國夾縫中撈好處。

  趙昺有時也覺得自己有些下作,為了個閹人娶了個媳婦兒。但想想也是值得的,不說現在為了實現除掉伯顏的計劃,就是以後也是有用的著的地方。方臣祐的舊主子是忽必烈嫁到高麗的女兒齊國公主,後來公主見其善於察言觀色,機敏靈活的緣故。頗得公主的喜愛,公主就把送到中國,給了他弟弟真金。

  齊國公主孛兒隻斤·忽都魯堅迷失,她是元朝開國皇帝忽必烈的嫡女,母親是阿速真皇後,是高麗王王倎的王妃。當然這也是場政治聯姻,而作為宗主國的公主下嫁一個蕃國,必然是十分強勢的。實際上這個王倎也夠憋屈的,不過趙昺覺得他應該叫王腆更合適,腆著臉求來個公主,也給自己找了個奶奶,百般討好不說,還得挨打受氣。

  早在元朝建立前,蒙古就一直對高麗用兵。眼看國將滅亡,高麗王王皞在清理了權臣崔氏之後,向蒙古稱臣,並讓世子王倎入蒙古為質。王皞病逝。忽必烈便讓兵士送王倎回國繼位。為了讓王倎穩定政權,又下令對曾經反抗過蒙古的官吏百姓,不論罪刑輕重,一律都予以赦免。

  忽必烈建立了元朝政權,王倎以藩國國王的的身份前來朝拜,得到了忽必烈“完爾舊疆,安爾田疇,保爾家室”的承諾。同時王倎也承諾,一定盡到納質、助軍、輸糧、設驛、供戶數籍等義務,與忽必烈建立了良好的朝貢關係。

  不過,高麗權臣權勢仍然很強,對王倎的王權有著極大的威脅。王倎為了能得到忽必烈的支持,以鞏固王位,便數次請求能迎娶公主。忽必烈身為宗主國,國力強大,根本不屑於與弱小貧瘠的高麗國和親,因此數次拒絕了王倎。

  王倎又遣世子王昛和朝中重臣入元,願意把他們留在元朝為質,希望能得到忽必烈賜婚。忽必烈見王倎很有誠意,再加上他一心想以高麗為中轉站,攻打日本。所以他便答應了王倎的請求,將他招為嫡公主忽都魯堅迷失的駙馬。

  王倎之所以要苦苦向忽必烈請求和親,他心裏可是打著小算盤的。而與這位王腆相比,趙昺覺得自己的目的還是純潔的像小白兔,心裏的負擔自然又輕了幾分,自豪感多了幾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