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5章 非其真意
作者:讓你窩心      更新:2020-09-05 10:42      字數:3184
  想的是快打快收,給宋軍一個措手不及,但是當禿嚕領兵犯境,連接劫掠了數個城鎮後,便有些收不住手了,想著穀城囤積著軍糧,就打算幹了這一票就撤。可誰想到進攻並不順利,連日攻城不克,而駐紮在隨州的宋軍卻出武勝關欲抄他的後路。禿嚕聞報大驚,急忙撤軍,但宋軍已經先其一步攻克鄧縣,截斷了他們的退路。

  在宋軍前後夾擊之下,南陽軍損失慘重,被殲萬餘人,禿嚕兵敗被俘。宋軍乘勝追擊,收複鄧州和唐州十餘州縣,直撲南陽城。元軍各部星夜馳援,在南陽成為大小戰十餘次,敗多勝少,各拒營寨對峙。而宋軍也在調動二線部隊增援,南陽城危矣。

  桑哥與鐵穆耳皆驚,禿嚕也算能征慣戰之將,卻無一戰之力,尤其是他們輕騎快馬居然沒能逃出宋軍的圍殲,可見宋軍在機動能力已經不遜他們。而更為可怕的是南陽一失,則不僅中原在其攻擊之下,就是視為根本之地的漠南也在其覬覦之下。

  在地理形勢上,南陽雄踞於中原大地,長江、黃河之間,西鄰關陝,東達江淮,南通荊湖、巴蜀,北拒三都,像是關中、漢中、湖北與中原四者之間的一個樞紐,四麵即可進入,四麵亦可出擊。

  從全局的角度看,南陽盆地具有東西伸展、南北交匯的特點。在黃河與大別山之間,自北向南依次有汴河、渦河、潁河、汝河及淮河上遊主幹等河流成扇形展開。這些河流的源頭都深達中原腹地,下流匯入淮河,因而成為中原與東南之間的主要交通線路。

  南北相爭,這些河流每為雙方戰守之資,由中原趨江淮而臨東南,由東南出江淮而圖中原,都可藉這些河流為運輸線。自中原南逼江淮,由汴、泗二水南下,可趨泗口,略淮東方向;由渦、潁二水南下,可趨渦口、潁口,略淮南方向。

  襄陽和南陽分處於盆地的南北兩端,這兩座重鎮的形成南北雙方的對峙和膠著。南北對峙時,南北雙方往往各據襄陽和南陽而分享南陽盆地。在東西之爭中,無論是入攻關中,還是自關中東出,南陽盆地都是必爭之地。此外南陽盆地境內氣候溫和,物產豐富,可以蓄民養兵,對於任何一方勢力皆是一片富有吸引力的地域。

  而在川蜀地區宋軍在北伐結束後依然沒有停止向成都進軍,尤其是在得到援軍加強後,兵力已經達到十餘萬之眾。雖然元軍不斷調集境內兵力堵截,但是依然難擋兵鋒,沿途城寨紛紛失守。而他們一旦進入成都平原,以宋軍的攻堅能力,成都失守也隻在旦夕之間。因而鎮守四川的行省左丞,都萬戶也速帶請求放棄成都,撤往漢中,以保存實力,據守要道,阻敵進入關中……

  現下剛剛緩和的形勢,又再度緊張,元廷財政枯竭,難以再戰,因而真金再度下旨要李謙盡快與南朝達成和議,以求雙方盡快罷兵,為此授予他們機宜之權。除不得割讓開封、南陽,釋歸廢帝及重要宗室子弟外皆可相機應允,務必在年前達成和議。

  李謙三人此時皆麵色沉重,他們知道旨意雖然授予了他們機宜之權,卻也表明大汗對達成和議的急切,自己責任的重大。一旦和議失敗,那麽回去也必受嚴懲。且也擔心若是對南朝讓步太多,必定引發朝臣的彈劾,賣國之名是洗脫不掉的,而彼時大汗一推六二五,他們就是替罪羊。

  “各位上官,我們可不可以一換二,盡快與南朝達成和議呢?”而這時一直在李謙身旁沉默不語的一人問道。

  “李尚書,有何高見?”李謙眼睛一亮道。

  而桑哥與鐵穆耳也看向李思衍,暗道怎麽把這個人才給忘了。其為南朝饒州府人,德祐元年登進士科,擅於詩詞,但隱居未仕。至元十一年,丞相伯顏渡江,遣派武良弼下饒州,遍訪賢士,聞思衍賢名,便將思衍任為樂平令。

  李思衍‘順應形勢’出山應征。不久,又授袁州治中,後任國子監司業。後元世祖忽必烈因安南未歸附元朝,屢次派遣軍隊攻打,都沒有成功,於是下令禮部出使安南宣招撫諭,命李思衍作為副使隨行。元朝使團一行抵安南後,安南國王召見,唯獨李思衍不向安南國王行叩拜禮。

  李思衍義正辭嚴地說:“大國之臣不拜小國之君,禮也。”話一出口,在場的人都大驚失色。安南國王被他的氣度所折服,認可道:“敬其主以及其使,亦禮也”。李思衍在安南國王麵前,大宣元世祖德威,安南國王對思衍外交能力十分敬佩。次日,安南國王奉寫回表,並附上厚禮,賞賜元朝使者,唯李思衍堅持不受。

  回朝後,元世祖斥責正使不該接受賞賜。李思衍又巧妙應答道:“臣不收,全大國之體,其受,安小國之心。”一句話,使元祖轉怒為喜,誇獎思衍是個賢能的人才,也給了正使一個台階。同年十一月,世祖又命李思衍再為國信使,出使安南,宣諭安南國王陳日煊親身入朝,否則必再加兵。

  再次完成使命後,李思衍詔拜為禮部侍郎兼浙東宣慰使。任職期間,他十分關心民眾疾苦,主張寬減關市之稅,興辦學校,讓百姓過上安樂的日子。兩年後,升南台禦史,再擢禮部尚書。李思衍為人正直,居官清廉,為政皆有聲譽,此次受命同來南朝和議。

  “下官以為當下和議停滯,乃是雙方主要在劃界上難以達成一致,對開封皆不肯舍去,餘者皆據於次。”李思衍言道。

  “李尚書,坐下細談!”桑哥聽之有理,讓其坐在自己的下手,又令人布置碗筷,親手給其斟上酒道,“南朝對於釋還廢帝也不肯放手,李尚書何言意在劃界?”

  “稟左相,下官認為當初南朝廢帝北狩,降詔各地歸順我朝,又接受了我朝敕封。因此為南朝小皇帝嫉恨,其繼位之初便將所有受封的宗室開除宗籍,當年廢太皇太後靈柩送回南朝,其也隻是以庶民禮安葬,並未葬入皇陵。可見他對宗室的死活和歸否皆不在意,要求釋歸廢帝也隻是迫於朝野的壓力,做做樣子而已。”李思衍道。

  “那而今南朝皇帝就不怕來自朝野的壓力了嗎?”鐵穆耳好奇地問道。

  “前時南朝太學生伏闕上疏之事,大家皆有耳聞吧?”李思衍見他們點頭,接著道,“太學生上疏的條陳之一就是要迎回廢帝,但南朝皇帝在闕門親自會見他們,三言兩語將他們駁的辯無可辯,當眾認錯。而後將為首者開除學籍,遣送回鄉,終身不得科考;參與者二百餘人皆被除籍,數年不得參加科舉。而響應的一眾士紳及名士大儒皆被問罪監管,如此一來誰還敢再提此事。”

  “再有南朝朝臣皆是當年行朝官員,若廢帝釋歸,重新複辟,他們是將被清洗,這不符合大部分人的利益。而對於南朝小皇帝更是沒有絲毫好處,也會成為其的隱憂。因此對釋歸廢帝,並不願意,正想借我朝之手將其用留北方。”

  “李尚書言之有理,但當下士人及朝臣即使不提此事,而民間百姓卻對迎回廢帝呼聲甚高,且一直有真龍被囚,天下不安的傳言,其總不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吧!”李謙言道。

  “近幾日,平章沒有出去,想來不知京中又發生了一件甚是有趣的事件。”李思衍笑著道。

  “哦,又有何時發生?”幾個人都齊齊看向他,好奇地道。

  “十數日前,宮中曾有旨意尋訪高僧大德,奇人義士,經測試選中後,有大能者可封為國師,餘者為皇家供奉,因而吸引了不少僧道前去應征。”李思衍喝了口酒潤潤嗓子道,“世人皆言南朝小皇帝詭詐,此次下官也算見識了,他選拔奇人不考經文,不問德行,隻出了一題。讓他們‘辟穀’二十日,若是日滿仍能行動自如就算通過。”

  “何為辟穀?”鐵穆耳又問道。

  “辟穀,乃是一種修行之法。”桑哥接過話題為其解釋道,“據稱有能者可不食不飲,隻憑吐納食氣飲露,便可不死,仍然能行動自如,猶如仙人一般!”

  “左相所言不錯,但是有此能著皆是傳說,親眼見著幾無。”李思衍道,“小皇帝聲稱為保證公正,令人在舊宮宣德門外搭起高台,隔成數十間小屋,參試者衣食住行皆在其上,又遣兵卒看守以防作弊。此外又請京中耄老名士作為證人監看,而百姓也可圍觀。”

  “結果如何?”鐵穆耳問道。

  “在參試者齋戒三日,沐浴更衣後,這些人登台比試,不供給飲食,每日隻有宮人送來收集的露水為飲。初時三兩天,這些人尚能活動自如,談笑風生。五日後,便無人再出屋活動。七日後,半數人就已經饑餓難耐,紛紛放棄。十日後,餘者已經骨瘦如柴,難以行動,被抬走救治。十五日後,餘下的數人已經是奄奄一息,形如枯槁,眼見不活。”